分享

《乡土中国》

 若歌sweet 2022-09-02 发布于山东

《乡土中国》

1
作者简介

作者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在清华大学攻读社会学及人类学,获得硕士学位;在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教书,而此书也是费先生年轻气盛之时,一边传授学生一边和学生探讨,而后整理成集的。费孝通的博士论文是在国外经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完成的,因此整个读下来,会很强烈的感受到费孝通的功能论

2
写作思路

作者主要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而明白了乡土社会,就能够明白中国社会的样貌。

作者采用的方法:不对某个村庄社会进行具体描写,而是从具体的村庄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这些概念作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去认识乡土社会。

1

前三章通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作者阐明了乡土社会的的本质是熟悉社会(定型社会),在这里,人在熟人中长大,在熟悉的地方长大。人与人之间靠着上一代人传递下来的共同的经验(即文化)来进行人际交往,他们不需要文字,靠语言(口口相传)就可以习得几乎一切的东西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由小到大,由人到村落再到社会,最后引出的两类社会,分别用概念来解释乡土社会。乡土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整日同土地打交道,离不开泥土。从乡下人离不开泥土来看,就造成了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他们的生存空间是不流动的,人亦是不流动的。不流动的人多了聚集成村落,

第二章是文字下乡。作者对当时国家政策的“文字下乡”持怀疑态度,乡下人在城里人的眼睛里是“愚”的,他提出愚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对“愚”字概念的解释反驳城里人的观点。进而作者从文字的产生过程(功能论:动作-语言-文字)(空间)来说明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乡土社会的本质是不需要文字的。

第三章是再论文字下乡。上一章从空间上论述文字的产生远远不够,还需要从文字在时间上的阻隔来说明白,时间上的阻隔分为两种:个人的今夕之隔;社会的世代之隔。从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来论述,对于乡土社会(定型社会)的人来说,他们有着深入的生理基础的习惯帮助他们养成“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是多余的;对于社会而言,在一个每一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在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

总之,通过二、三两章,作者阐明了乡土社会的本质决定了文字是庙堂性的,作者对于当时国家的文字下乡政策持怀疑态度,作者直言: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2

第四、五、六、七章分别是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从差序格局引出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第四章),这种差序格局又是怎么维持的呢?差序格局中的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这需要社会道德将私人关系联系起来(第五章)。中国乡土社会中基本的社群是家族的繁衍生息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差序格局的维持。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促成了这种差序格局的稳定。

第四章差序格局。乡村工作者认为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费孝通因此把社会结构的格局—差序格局拎出来了。对比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从血缘与地缘论述,从孔子的“人伦”出发,引出差序格局就像丢石头形成的一圈圈的波纹,每个人都是社会影响所退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具有伸缩性。每个人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同的。

第五章是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对于西洋社会的宗教观念:每个人在神面前平等以及神对每个人都是公道的,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发生了权力和宪法的概念。而在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重要的是克己复礼、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的出发点。这一切都根据和己的关系加以某种程度的伸缩,是模糊的,没有标准。

第六章是家族。家庭除了具有生育功能之外,还有其他的功能。家族—氏族,家是绵续性、事业型的组织,是一个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第七章是男女有别。感情的淡漠有利于稳定社会关系。费孝通提出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社会的稳定靠着男女之间互相的了解,乡土社会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不妨碍男女之间的了解。是男女之间的生理的差别阻碍了了解,阻碍了社会的稳定。为了经济的合作和家庭事业的开展,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

3

第八、九、十、十一章分别是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

第八章是礼治秩序。对比西洋社会的法治,乡土社会是一个“无为而治”的社会,这不是混乱,而是一种不需要外力维持的“秩序”,人们主动服从规律自动形成的秩序。

第九章无讼。对比现代社会出现的律师、权利、宪法,现代的司法制度在乡间产生了副作用,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因此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对比、变迁的冲突)

第十章无为政治.。这是乡土社会中的权力结构。这一章分了两种:基于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利;基于社会分工的同意权力。自古帝王靠着横暴权利夺得天下,而在天高皇帝远的乡村农民靠着同意权力进行社会分工合作,这是无为的政治,人民的实际生活是松弛的和微弱的。(在这里不是绝对的横暴权利和同意权力,相对重要而言的,费孝通先生也曾多次解释)

第十一章是长老统治。上一章分析的两种权利不足以说明乡土社会的政治基层的性质,于是作者提出长老统治(社会继替)。借用亲子关系、文化与政治的区别、成人关系、长幼有序来说明乡土社会的基层政治。作者在论述乡土社会的同时,都会讲到变迁的冲突,比如,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4

第十二、十三、十四章分别是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第十二章是血缘与地缘。长幼有序发生的社会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利,这是血缘的基础。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里,地缘是血缘的投影(籍贯)。“生于斯长于斯”生是血,决定了地。血缘到地缘是如何发生的呢?从血缘的局限性出发,论述了地缘产生的原因(地缘是商业里发生的社会关系)。

第十三章是名实的分离。除了上述的横暴权利、同意权力和长老权力,社会结构本身也会变动。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是什么?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新方法需要有人发明(这个能有所发明的人就是靠知识创造出了时势权利)。因此在变迁中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领导阶层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而一旦跟不上这种变迁的速率,那么社会就会像旧式大家庭的孩子一样,表面听话,但是实际上却阳奉阴违,这就是名实的分离。

第十四章是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中人是依欲望行事,现代的人依据计划、需要行事。

3
《乡土中国》总结

作者每一章基本都是围绕现代社会对乡土社会的冲突作为出发点,通过对比分析乡土社会本身是什么样子的,以及若是忽视乡土社会本身强行加入现代社会的元素是不可取的。

同样的,还是问题为导向引入的。

《乡土中国》虽然很薄,但是我个人觉得并不好读,我不知道是不是读书少的原因。我很难一开始就明白它在讲什么,总是要再回过去看一遍才能捋清。所以看书很慢,再则放假了,大家都回家了,也懒了,没有心思读书,闲下来就去追剧了。看来知行合一实在是太难了。

4
矛盾(怀念/进步)

在文字下乡那一节,我感触颇深。

今日的新乡土中国,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是,据我观察,我的村庄里的人在网络方面除了学会使用手机聊天之外,并没有学会如何利用手机学习、读书,进入更加广阔的世界。也就是说,乡土社会的人在激烈的社会变迁之下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那么我们现在常提的要给农民搞培训,要让农业专家下乡,要搞农业教育,我承认,我们需要办来应对这个变迁,现在的乡土社会已经从熟人社会被迫像现代社会转变了。但是农民的乡土观念不改变,乡土社会本身的性质(不需要文字)的前提下,我们能办好吗?或者,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使农村发展的更好?

另外,其实我也很矛盾,在本书,作者笔下的熟人社会,不管人是为何原因而聚集起来,我都觉得是多么的宝贵与珍惜。可是,随着现代化的进步,这种熟人社会在渐渐萎缩了。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和隔壁的两个邻居,夏天,我们常常在平房上一起吃饭,伴着蝉鸣叫的声音,平房上的风清凉又可爱,有时,大人们一高兴,还聚在一起喝酒。小的时候,我们为了去姨姥姥家拼车省钱,我们家会和妈妈那边的亲戚一起包一辆很大的车大家一起去串门,在车上,唱歌、拉家常。

而现在呢,每家每户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除非是结婚这样的大喜事,我们家和邻居家不会再聚起来一起吃饭了;现在家家都有车了,我们也不再很多亲戚一起去串门了。

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的宽裕,使得我们不再经常性的互帮互助的往来,我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效率以及一家人的空间了。

但我又常常怀念那些时光,那些熟人社会中肆无忌惮的,去邻居家玩的时光。似乎,我们的进步、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了很多,是吗?还是我有些偏激了。

最近的电影《无问西东》,毫无疑问。朋友圈刷屏了,朋友圈的作者们都在反思其现如今的大学官僚行政化,职称泛滥化,学生功利化,似乎所有人都在怀念西南联大,那个最穷的学校,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人们怀念它思想自由,教授治校,刚毅坚卓。我想,是这样的。我们的时代在缺失什么,我们的人就在怀念什么,可是,我们却做不到当年的教授那般自由、学生那般刚毅。

乡土中国之下,诚然是这样的。我们怀念民风的淳朴与真实,可是我们却不再那么淳朴与真实了。

尽管有些感伤,可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真实、勇敢的人。借用电影的台词: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不问西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