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在杭州四处游荡的MAVA漫玩旅行~~ 很多年前做杭州老城主题拍摄的时候,去过很多次吴山,对那一带老底子杭州的生活气印象深刻,这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再访吴山,却不经意沉沦在了它的美食里——3块钱的油墩儿、5块钱一对的葱包烩、7块5一斤的酒酿、十几块一碗的炸酥鱼、人均30几的牛杂火锅……来到这里,吃路边摊的快乐仿佛又回来了,随便吃吃,好像10块钱就能管饱。 一个月五次到访的成果就是吃出了一张手绘版吴山美食地图。大家都说杭州是美食荒漠,这片正在被遗忘的“南宋皇城根”或许还能给人一些人间烟火味的安慰吧。 ![]() 这篇文章要说的吴山美食主要分布在城皇牌楼巷、大马弄、察院前巷、中山南路等4条巷子(马路)围合成的一个正方向区块里,在这一小片地方深藏着将近30家值得打卡的小店,文章摘选推荐了其中12家亲身尝过的小店。
![]() 吃了五六七八次吴山以后画的吴山美食地图 虽然和其他真正的美食之城比,吴山的美食不管从种类还是味道上来说都并不起眼,但在平时热豆浆、热油条都很难吃上的杭州,他们的存在实在太可贵。 大马弄:最有烟火气的街 ![]() 全长不过230多米的大马弄可以说浓缩了一整个老杭州的生活气,经典的杭式卤味、熟菜、各种蔬菜水果、河鲜肉类应有尽有,我最爱的小王油墩儿、侯大街葱包烩以及手工酒酿都在这条小巷子里。 01. 徐奶奶地道杭菜 杭州卤大肠界的佼佼者
从察院前农贸市场对面的“大马弄”牌坊进来,走不了几步就到徐奶奶地道杭菜了。店门口日常摆着小方桌和装着卤大肠的高压锅,随意到就好像一户正等着开饭的普通人家。这朴实无华的门面,感觉稍不留神就能准确地错过。当然,如果仔细找,你也是绝不可能错过的。毕竟,红色底的徐奶奶杭菜招牌,是一直从室外挂到了室内,门口的墙上还贴着有那么一点点褪色的卤大肠照片以及同样朴实无华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手写菜单。 ![]() 图片来自网络 徐奶奶是个风趣的老奶奶,做了几十年卤大肠,处理大肠的功力绝对是一流的,内壁处理得很干净,肠子用高压锅焖得也是恰到好处地软糯,吃起来完全没有异味。老奶奶会现场直接给大肠剪成段,除了大肠,毛豆臭豆腐、梅菜扣肉、笋丝小炒、毛豆炒腊鲞、素烧鹅都是他们家的招牌菜。 ![]() ![]() 虽然店里没有座位,但老奶奶说了,只要你乐意,门口的小方桌就是你的餐桌!在这人来人往的小巷子里,被围观着吃饭的感觉一定也很奇妙吧!? 02. 小王油墩儿 好吃到咬一口就决定再来一个
我吃过最好吃的油墩儿在建德,而小王油墩儿是个人认为杭州最好吃的油墩儿。从做法上来说,油墩儿有点类似泉州的浮粿苏州的萝卜丝饼,先在一个模型勺子里铺一层面糊,再放上馅料(一般是萝卜丝+咸菜),然后再浇上一层面糊固定住馅料,放到油锅里炸熟即可。 ![]() 油墩儿做法看似简单,但每家小店做出来的味道也是天差地别,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馅料和最后出锅的酥脆程度上。萝卜丝馅要处理得不软不硬、不咸不淡,出锅时表面要足够酥脆又没有脆到太老,这种看似细微的差异,往往也是决定了油墩儿是否好吃的关键所在。 ![]() 小王油墩儿就在徐奶奶隔壁,老板告诉我他们做油墩儿的手艺还是隔壁卤大肠的老奶奶传授的呢!他们家的油墩儿是我每次路过大马弄都必吃的,好几次碰到别人也是一吃即被惊艳,走了没多远又折回去再加购。油墩儿一定要吃现炸的,最好再加点辣椒酱!杭州本地的同事告诉我,在她上学的时候,油墩儿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还很常见,可是现在在杭州城里已经很少再能买到油墩儿了,如果有,大概率也是和小王油墩儿一样,深处在菜市场里或者菜市场附近。 03. 张记牛肉店 凭手工甜酒酿出圈的卤味店
大马弄上有好几家卤味店,对张记牛肉店印象深刻的原因倒不是因为他们家的卤味多好吃(毕竟也没吃过),而是因为他们家的甜酒酿实在是太出圈了——酒酿是放在那种古古旧旧的缸子里的,纯手工制作,每天新鲜供应,才7块5一斤,称重的时候老板会非常实诚地把汤汁都撇掉,称完以后再舀上分量足足的汤汁,最重要是的甜酒酿的味道,仍是记忆中小时候外婆家吃的那种甜酒酿的味道。 ![]() ![]() ![]() 据说老板是外地人,小店也已经在这条巷子里开了有些年头了,因为卤味的原料和口味一直都很不错,已经积累了很稳定的老客户群,有些甚至是大老远跑过来的。像这样为数不多的犄角旮旯的小店,真的很希望它能一直一直存在下去。 04. 侯大姐葱包烩 老居民公认的葱包烩届NO.1
葱包烩说说是杭州最特色的传统小吃之一,但整个杭州现在能吃到葱包烩的地方也不多了,即便那种专门为游客打造的美食街区也未必有!侯大姐葱包烩不算太有名,知名度比不上附近中山南路的网红孙奶奶家,但味道和性价比其实都更胜一筹。 ![]() 葱包烩可以选择加油条或者素烧鹅,个人推荐的是加油条,外面的皮是脆的,里面的油条又有一些韧性,你不一定爱的大葱是画龙点睛的味道。 城隍庙巷:早市买卖市井最盛 ![]() 城隍牌楼巷是吴山这四条街中小吃店最多的一条街,也是最适合吃早餐的一条街,馄饨、生煎、烧卖、粽子、片儿川……都是老杭州人喜欢的早餐类型。还有一家温州牛肉馆,个人感觉整条街最佳。 05. 牛小隆牛肉面馆 一周吃3次都不会厌的神仙小店
和这一带的其他小店一样,牛小隆牛肉面馆的门面真的毫不起眼,光看“脸面”根本无法想象就这样一家小店每天饭点都是需要排队的状态。作为一家温州风味的牛肉小馆,它可以说百分百还原了温州当地的牛肉、炒粉、牛杂汤锅的味道,连温州本地人来了都忍不住要给满满的“赞”。还记得第一次邂逅这家店的那个月,我带着不同的朋友连着去吃了四次。 ![]() ![]() 个人最喜欢他们家的牛杂汤锅,类似火锅的吃法,锅里自带娃娃菜、番茄、牛杂、油豆腐等配菜,还可以额外加各种牛杂,汤底应该是真材实料的牛骨头熬制的,喝起来有一点点鲜甜,光光是汤我就能喝至少三四碗。三四个人点一个小锅就够,如果还需要点主食,牛杂鸡蛋炒粉干强烈推荐,温州细粉的味道本身就很奇妙,再加上软软糯糯口感的牛杂,写着写着,就忽然又想去吃了。 06. 小劳馄饨 本地电视台的明星馄饨店
小劳馄饨就在牛小隆牛肉面馆边上,属于那一圈的老居民们公认的老牌馄饨店,还一度是本地电视台、纸媒争相采访的民间小店。第一次去吃的时候,隔壁桌的客人还一直帮老板打广告呢,说他们一直吃小劳家的馄饨,每天现包的馄饨料很新鲜也很足,可以说是杭州最良心的馄炖店了。 ![]()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馄饨的味道确实还不错,如果不是顺路经过倒也没必要专程去吃一次。比较推荐的是全家福、鲜肉荠菜和笋尖鲜肉馄饨,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太常见的生煎馄饨。另外他们家的葱包烩并不推荐,因为价格比前面说的侯大姐贵味道还不如前者好。 07. 周萍粽子店 重达半斤的“巨无霸”粽子
这家粽子店的口碑两极分化有点严重,说它名不副实的都是因为太咸了,说它巨好吃的多半是因为和家里的味道一毛一样,一句话总结就是:味道是偏咸口的家常。 ![]() 他们家的粽子,看价格表并不便宜!蛋黄肉粽12块钱一个,最便宜的白米粽子也得5块钱一个,但粽子的分量真的很足,一个粽子标的是250g但实际可能得有将近一斤,里面的馅料也是妥妥的生猛!就拿肉粽来说,一个有两大块肉!是两大块哦~一个粽子绝对够管十二分饱。 ![]()
中山南路:一家游埠豆浆足矣 ![]() 还记得早几年的中山南路,每天晚上都有夜市,有美食小吃夜排挡,也有各种小摊小玩意儿,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夜市已经成了历史,很多小店在这里开了就关,关了又开,很难持续,而一家叫游埠豆浆的小店,则是带着杭州708090后们的记忆依旧天天门庭若市。 08. 游埠豆浆 杭州人童年里的早餐味道
游埠是一个地名,位于金华兰溪,这里有着古老的喝早茶习惯,因此还衍生出了一连三天都吃不完的早餐类型。打着游埠名号的游埠豆浆自带游埠好吃的基因。游埠豆浆在我看来是一家很神奇的店,不管是跟7080后还是90后杭州人提这个名字,不管他们住的地方离这里有多远,他们都能发出相同的感慨——童年味道的早餐!我最喜欢的是他们家的油条和豆浆,油条是鲜炸的,酥脆酥脆;豆浆是原汁原味的,还带着一股特别的焦味。 ![]() 虽然早餐的种类很多,虽然味道也不赖,但你要说他好吃上天其实也并没有,就是平平常常的早餐的味道,就这样的小店放到三四五线小城或许并不起眼,只是在如今的杭州就真的略显有点珍贵,不然你可以好好回忆下自己到底有多久没吃上热乎的油条豆浆了?杭州实在是太缺这样烟火气的早餐店了! 09. 孙奶奶葱包烩 开在家里的网红葱包烩
葱包烩届的网红店,有说孙奶奶和老爷爷人很好的,也有说葱包烩贵且不好吃的。相比前面只要5块钱一对的侯大姐,他们家得10块钱的价格确实不便宜,但是10块钱对应加的料其实也是更多的,有油条、大葱和素烧鹅,相比多了素烧鹅。味道嘛个人觉得确实不如前面的侯大姐,但同事们觉得似乎也还可以。 ![]() ![]() ![]() 可能是没有证件不让开的原因,孙奶奶的店有时候就没摆在门口,需要经过一条窄窄的弄堂,走到他们家厨房才能吃到。他们家隔壁还有一家葱包烩,门面和照片看起来都差不多,每次他们两家一起站在门口招揽生意的时候,都有一种他们分分钟就要打起来的感觉。 10. 芝麻核桃专卖 满街都是他们家的芝麻香 看着不起眼,但其实已经开了很多年的小店,路过的时候总能闻到浓浓的芝麻香。他们家卖的芝麻酱、花生酱都是现磨的,还可以加茯苓、山药、荞麦等。芝麻干净新鲜,关键价格也非常公道——才20元一瓶。另外,店里还卖一些干果,是记忆中的那种杂货店的感觉。 ![]()
察院前巷:菜市杂货一条街 ![]() 猫星人看店主人睡觉 察院前巷一侧是太庙广场和察院前农贸市场,另一侧是一排应菜市场而生的杂货店——炒货店、粽子店、肉铺、海鲜店、小卖部……巷子里没什么小吃店,但倒是有几分小镇老街的氛围感,街边晒衣服的竹竿上晾的是各种腊肉,街坊们直接在店门口聚会打牌,就连杂货店都是八九十年代风格的……有一次在慵懒的午后到达,一家小店里,主人睡着了,胖嘟嘟的猫星人倒是像模像样地当起了临时掌柜子! 11. 蒋师傅酥鱼 好吃到能让人“哇”出声的炸鱼
蒋师傅酥鱼就在察院前菜市场门口,是那个片区小吃口味榜排名No.1,不喜欢吃鱼且带着质疑前往的我,最后也被它们家鱼的味道给惊艳到了,酸酸甜甜的、酥酥脆脆的,又开胃又好吃。不愧是营业了十多年的老店啊。 ![]() ![]() 老板为人低调,从未对自家店的人气进行过半点吹嘘,每天清晨5点多拉着新鲜的鱼来,傍晚五六点在排长队中售磬收摊,鱼都是现场杀现场处理现场下锅的。 ![]() ![]() 鱼分草鱼和小白条两种,草鱼是切成块的,肉感厚实,会有一些刺;小白条就是小小的一整条的,炸完以后鱼骨头都是酥脆的。新鲜的鱼直接下锅油炸,一共需要过两遍油,第一个锅的油温更高一些,锁住水分,第二个油锅的温度略低,将表面炸得更酥脆,炸鱼出锅后需要过一遍老板家秘制的酱汁,这酱汁也是炸鱼酸酸甜甜的口感的精华所在,最后再洒点葱花才算真正完成。 12. 邹记召文炒货炸物 菜市场版的“老婆大人”
开在察院前巷和中山南路交叉口的一家炒货店,店里卖各种炒货、果铺等,有点像菜市场版的“老婆大人”,但他们家最出名的其实是只卖几个月的糖炒板栗,每天现炒现卖,有开口和不开口两种,味道香糯还特别好剥,关键是价格也比较实惠,高峰期的时候买栗子的队伍能排得老长老长。 ![]() ![]() 老板做生意特别有头脑,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卖不同的东西,例如秋天卖板栗的地方,到了夏天就被改造成卖西瓜和花生了。有一段时间甚至还买过炸鸡腿等小食,话说排队的人还不少,只是因为证件的问题没卖几天就被叫停了! 相比其他吃城,杭州的吴山实在也算不上什么——小吃的种类不多,特色也没那么明显,口味很多人可能都觉得算不上惊艳。但如果只是把吴山放到杭州这片美食荒漠来看,它又不得不推荐,3块钱一个的油墩儿、5块钱一对的葱包烩、7块5一斤的酒酿、人均30几的牛杂火锅……胃口不大的话,人均10块钱就能管饱。 在杭州要说什么幸福感,我觉得在吴山这样难得的有老底子杭州烟火味的地方大口吃饭,就是生在杭州的一种很具体的幸福感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