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华县农村的高材生

 华州文史荟萃 2022-10-15 发布于北京
感悟人生——古稀之年的记忆
作者:孙登高

谨以此书集敬献给呕心沥血生我养我的父母亲,敬献给曾经养育我成长的所有亲人以及在危难之际帮助过我的同学、同事,朋友和村邻。我只是以自传的形式尽量准确贴切地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用理性思维的解剖刀无情的解剖自己。因为有太多的遗憾和愧疚,为了求真求实,哪怕把自己解剖得体无完肤也在所不惜。我期望给自己以中肯的评价而不是文过饰非,也期望在有生之年给逝去乃至熟知我的人以客观公正的交代。更期望给后人谱写新篇章时以警示和启迪,期望《感悟人生》成为我人生的一面镜子。

第五章 步入人生
(一)

1968年冬季我终于以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农村生活。那时村里的高中生极少,加之我上学的学业优秀的影响比较大,村里干部、乡亲都很器重我。当时我们生产队老队长周德成是斗大一字不识的文盲,亲自到家里请我担任生产队记工员。记工员虽然职位不高,却和家家户户的劳动报酬,收入多少息息相关。在我担任记工员期间,队里无论大事小事,周队长都要和我商量。

柳枝丰良村 刘焕民摄

后来由于公社革委会的直接抽调,我无奈辞去记工员工作。1969年春,我正式进入柳枝公社工作队。当时工作队的带队领导吴大安是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是个可与公社一把手相抗衡的实权派和强硬人物。我被安排担任秘书工作,各专案组材料的审查,领导的讲话,报告都由我负责完成。我跟随工作队先后深入全公社矛盾最尖锐,斗争最激烈的张桥,张山、新庄、沟峪、西沟,石家沟等六个大队。那时候我工作非常紧张,没有上班下班之分,熬通宵写材料简直是家常便饭。

那时的生活非常艰苦,工作队纪律很严,要求在贫下中农家吃派饭,不准到富裕户家吃饭,不准私自买的吃饭。一天就是1斤粮票、三角钱的伙食标准。吴主任是个没有多少墨水的大老粗,信任我的文字功底和审查材料的能力,只要我审查过的材料,一般情况下常常是看也不看,就在签发栏拿大笔一挥,写上一个大大的“发”字。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领导的耳濡目染使我学

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公社工作队的任务结束后,我又参加了党内以吐故纳新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组,我虽然不是党员,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参加党内工作组对几个大队吐故纳新人选和支部班子的组建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较大的影响力,结束后,党委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到公社机关工作。然而父亲、祖母去世的沉重打击,维系家庭于危难的沉重压力,迫使我放弃了领导好意的安排。后来领导又征求我的意见,让我参与组建公社拖拉机站,但冥冥之中的预感使我感到一场人生苦难的风暴正在向我袭来,我同样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了到村办的丰良小学担任民办教师。

丰良村学校 毕新升

那时候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无论是公办教师还是民办教师一律是工分加补贴。公办教师每月三十个劳动日,再加上劳动日值与本人原工资的差额,比原来拿工资更划算。民办教师每人每月三十个劳动日(生产队的全勤)外加几元钱的生活补贴,虽然补助数目与公办教师的补贴相差甚远,但在村里人看来能挣全勤工分就比村里人挣的多,更何况还有假日,还有几元钱的补贴,这就很风光了。

学校里几任校长刘甲友,邓学智,吴吉庆对我都很器重,让我担任最高年级的班主任,并负责学校的教务工作。由于我年轻、敏感,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比较快,给这沉寂守旧的小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1970年10月5日,刘甲友离校荣任大队副书记与全体教师留影。从左向右中排:孙登高、张思贤(大队副主任)、刘甲友、大队贫协、邓学智;后排:宋香兰、杨竹兰、孙绒雀、王琴侠。

我讲的课学生乐意接受,老师耳目一新,教育教学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此间我家虽发生了几次不幸,但我忠于职守,克服困难,牺牲个人利益,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感悟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