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海龙:用真情实感叩开战士心扉

 hab图书馆 2022-10-15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黄继光!”“到!”每晚的点名,官兵们齐声替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黄继光老班长喊“到”。负责点名的是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连”第37任指导员余海龙。作为这支英雄连队的“领头羊”,余海龙是如何做好战士思想工作,守住新时代“精神高地上甘岭”的呢?

荣誉不能“巧取豪夺”,贡献不是“鸡鸣狗盗”

一次,连队参加空降作战演习,成绩优异,远超第二名,官兵们欢呼雀跃。原本也沉浸在喜悦中的余海龙,却无意间听到两名战士的交谈:“我昨夜去勘察了场地,目标在哪我们都知道。”“我一个老乡负责靶场移动靶标操控,靶标的运动时间和轨迹我早就了解到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余海龙心中一沉,“这成绩来得有猫儿腻!”随即,他召开检讨反思会,先对几名沾沾自喜的同志点名“表扬”,感谢他们为连队所做的“贡献”,随即,话锋一转,说:“荣誉不能'巧取豪夺’,贡献不是'鸡鸣狗盗’,今天演训场上弄虚作假,等同于将来战场上投敌变节!”刚才还洋洋自得的几名同志反应过来后,一个个羞愧难当。余海龙趁势而下,说明实战化的重要性:“打仗不是打靶,好成绩不等于好战绩。不是靠真打实练取得的成绩,怕是经不起打仗标准的检验。什么事情都能复盘,唯有战争不能重来。瞄准实战做准备,就是制胜未来战场的唯一机会。”

遮丑丑更丑,揭短短变长。面对一些战士动“歪脑筋”、事先做标记、搞“定点”、打“死靶”而得来“皆大欢喜”的成绩,余海龙在弄清真相后,敢于不讲情面,勇于揭短亮丑,及时批评纠错,因为他深知这不符合实战需要,靠投机取巧得来的荣誉更不光彩。他的话可谓切中肯綮,一针见血,有利于战士们克服虚荣心,培养正确的荣誉感,把心思用在真打实练上,积累过硬的打仗能力。

学会负重前行,才会有诗和远方

战士向祺是一名高学历兵,作为湖北宜昌夷陵区理科“状元”、华中科技大学本硕博连读生,他一到连队就在“知兵卡片”上写下“立功入党求体验”七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训练中,向祺表现得眼高手低,总带着几分傲气。没多久,余海龙就找他谈话说:“当兵为什么?当兵干什么?老班长黄继光的故事,你了解吧?老班长惊天一跃,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为的就是战争的胜利,他被追认为共产党员、追授为特级英雄,在他献身的那一刻,他一定没有想过立功入党。保家卫国才是军人的天职,军人的荣耀在训练场、在演习场、在战场。学习好、学历高不代表能力强,但是学习力可以催生出专业能力和战斗力。如果你想在部队寻找'诗和远方’,首先要学会负重前行,把身心投入训练场,脚踏实地去践行,你就会发现别样的精彩。”年轻的向祺脸红了,从此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文状元”变成“武状元”。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滴水,它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它却懂得融入其他水滴,汇成小溪,结成河流,终至茫茫大海,集澎湃之大力,奔腾向前。余海龙深谙其理,并以此中真理去引导教育过于看重个人成就、注重个人名利的“状元兵”向祺,使他认识到放下自我、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梦想的重要性,把“诗和远方”变成脚下的踏实奋斗之路。

如果有一个人做出牺牲,希望是我

余海龙说:“只有当好备战打仗的排头兵,立起好样子,才能带出模范连。”为此,他在全连官兵面前给自己立下规矩:“训练考核带头上,空降跳伞带头跳,险重任务带头冲;一日三餐最后吃,休息宿营最后睡,训练结束最后撤。”有一次,连队随团接受上级临机抽检,部队需要空中远程机动一千多公里,全装空降到陌生地域参加演习任务。这是一次使命大考,临出发前,余海龙集合全连官兵发誓说:“如果有一个连队参战,希望是'黄继光连’;如果有一个架次跳伞,希望是我的架次;如果有一个人做出牺牲,希望是我。”无须再动员,战士们群情激昂,全员实弹实装实跳,56小时连续作战,交出一份圆满答卷。“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一步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富有行动性的话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也最有价值、最具感染人心的力量。余海龙的“三个带头”“三个最后”和“三个如果”,字字铿锵,句句千钧,既包括了他对自身的基本要求,又概括了连队在急难危重任务面前应有的责任担当。一腔热血真切诠释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让人颇有共鸣。

永远保持冲锋的姿态

战士程强是连队的“名人”。汶川地震救灾中,12岁的他高举条幅“长大我当空降兵”被媒体广泛报道。6年后,18岁的他如愿入伍当上空降兵,因成绩出色被推荐参加预提士官集训……一切顺风顺水,让他有点飘飘然,训练成绩一度从第一滑到十名开外。余海龙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素质不行可以练,思想滑坡很危险。进了'黄继光连’,我们就是黄继光,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要忘记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老班长黄继光直到牺牲都保持着冲锋的姿态,这种精神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想一想,如果你是黄继光,你该怎么做?当你支撑不住的时候,请想一想黄继光老班长,他是怎么拖着断腿残躯扑向敌人机枪射孔的。”一番话说得程强低下了头。从此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还凭借过硬素质当上“黄继光班”副班长,真正兑现了“长大后就成了你”的诺言。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对自负自满、思想滑坡的“地震男孩”程强,余海龙能敏锐地发现并及时用老班长黄继光的事迹鼓舞他,匡正他的思想,净化他的心灵,激发他的斗志,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冲锋姿态。一番话事理兼明,情理兼备,让人入耳、入脑、入心。

余海龙带出的兵个个叫得响、人人过得硬,连队被授予“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他个人被空军表彰为“优秀基层主官标兵”。战士们说:“余海龙指导员是托举思想明灯的'领路人’,让我们心中有了魂、脚下有了根。”(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19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