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岁儿子写诗找父亲要钱,全篇20个字没一个钱字,好友:我要把女儿嫁他!

 文史馆 2022-10-15 发布于辽宁

古人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幼年时期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像北宋的王安石,小时候过目不忘,下笔成文,有神童之称,长大后成为了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民国时期,也有这样一位神童,他在7岁时写了一首诗,向父亲索要生活费,全篇却没有一个钱字,连父亲的好友看了此诗,都惊叹不已,立马就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1- 神童黄侃

这个孩子就是黄侃,父亲黄云鹄是黄庭坚的十七代孙,他文采出众,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在清廷做着二品大员,由于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被称为”黄青天”,但也因此受到权贵的打压,官越做越小,还被迫能辞官归隐。

黄云鹄在67岁时才有了儿子黄侃,老来得子,自然对这个儿子十分宝贝。后来他辞官归隐,积蓄又不多,为了养妻活儿,维持生活,他就在朋友的引荐下,去了江宁教书育人,妻子和儿子黄侃则留在家中。

在黄侃7岁那年,有一次黄云鹄连续两个月,忘记给家中寄生活费,妻子对年幼的儿子说,再不提醒你父亲,家里就真揭不开锅了。年仅7岁的黄侃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立刻写了一首小诗寄给父亲:

“父作盐梅令,家存淡泊风。调和天下计,杼轴任其空?”

意思是说:父亲当年为官清廉,所以家中尚有淡泊名利的家风,如今父亲终日在外为大事忙碌,难道任凭家中无米下锅吗?全诗通篇没有提一个钱字,却把家中的困境告知了父亲。

黄云鹄看完儿子的诗,百感交集,一方面对自己忘寄生活费,让妻儿生活窘迫而感到内疚,另一方面又为儿子的才华而感到欣慰。这时碰巧好友王鼎丞来找他,看到黄侃的这首诗,又得知孩子今年只有7岁,惊讶之余,立刻拍板决定把自己小女儿王灵芳嫁给他,就这样因为一首诗,黄王两家的娃娃亲被敲定了。

果然王鼎丞没看错,黄侃长大后饱读经史、博览群书,是个能诗善文的大才子,后来还成为了著名的语言文学专家,被后人尊为国学大师。

王灵芳和黄侃也结为了夫妻,但两人婚后却感情不睦,聚少离多。黄侃还是个风流才子,已婚的他依然追求那些年轻貌美的姑娘,他先后用假名字结了九次婚。

其中有一个叫黄绍兰的女老师,为了跟黄侃在一起,被父亲赶出了家门,断绝了关系,却在怀上黄侃的孩子时,知道他又追到了另外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学生,黄绍兰为此痛不欲生,自杀身亡了。

王鼎丞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这个结局,他为女儿找到了一个才华绝世的丈夫,却没有给女儿带来一生一世的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