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心堂随笔 “山那面”的风景

 老魏的新视界 2022-10-15 发布于甘肃

吴映寰 文

现代著名作家周立波因为农村题材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而载誉文坛。湖南省益阳县清溪村是周立波的故乡。2022年国庆前夕,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老师应邀到清溪村参加了中国作协“新山乡巨变”创作工程文学交流活动。李春雷老师在讲述自己参加这次交流活动的散文《走向山那边》一文中有如下一段话:

人生和艺术的境界,不过有三:山这面,山里面,山那面。最初时,你看到的只是“山这面”,高耸入云,神秘莫测,不明就里;当你真正走进“山里面”时,看到的是山高路远,狼虫虎豹,处处危险,从而心惊胆战,甚至失望绝望;但当历尽艰险,幸运地翻过这座山,走到“山那面”时,你会豁然开朗,心明眼亮,智慧倍增,从而心想事成。
无独有偶。禅宗中关于参禅的三种重境界是:参禅之初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时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彻悟时是“看到山又是山,看到水又是水了”。但是,此时之山水,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谈到人生和做学问之三重境界:第一种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个人以为,李春雷老师关于人生与艺术的“山这面、山里面、山那面”三重境界之说,换个说法,也就是“进门、登堂和入室”,这与禅宗的三重境界说、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重境界说,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春雷老师说:可惜,世上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只是呆在“山这面”,观山品山,小试浅游;小部分人虽然走进了“山里面”,却又畏难畏险,退了回来,或在深山里兜兜转转,迷失其间,直至日暮衰阳;只有极少数人,走到了“山那面”。
巧的是,甘肃兰州著名作家、旅行家许曙明老师正是一个从“山这面”走进“山里面”、又走到“山那面”的作家。许老师少年时代就立志“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四十年之后,实现了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中国目标的他已经成了著名作家和旅行家,出版了《走出大山》《走遍天涯》《走进山水》等著作,被誉为“当代徐霞客”,但是他却谦逊地说:“只有旅行与写作,才能举起我的生命旗帜,扬起我的生活风帆。”“我知道自己走过的只是一条小河,后面还有一片汪洋。”

北宋王安石在其《游褒禅山记》中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已故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在其诗作《热爱生命》中说:“我不去想是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只顾风雨兼程。”我想,文学创作也好,一个人的人生也好,只有心怀梦想、不畏艰难、坚持不懈、踔厉奋进,才有可能“走出大山”,领略到“山那面”的美丽风景。(1087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