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俊宜 || 甲骨文创作琐谈

 朝歌淇水悠悠 2022-10-15 发布于河南
1955年11月生于贵阳,祖籍江苏太仓,198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图片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甲骨文创作琐谈

文 | 包俊宜

图片

自1899年殷墟发现甲骨文以来,经过罗振玉、董作宾等先贤的创造性开拓,甲骨文已经成为书体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独到的书写方式和审美形式,为广大书家和人民群众所喜爱。作为早期汉字,甲骨文有着明显象形、象意的“图画性”,一个字往往有繁有简,异构很多,还有不少的合文,偏旁部首的写法及位置也常不固定,字的长扁、大小,反正也略无定则。但从总体上看,它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从书法的角度来观察,甲骨文质朴、古雅、自然,清瘦挺拔,有一种古朴烂漫的意趣。甲骨文的结体自由活泼,有较大的随意性,但也注意笔道分布的均称、平衡、疏密,讲求字的体势美。特别是对那些还保留着绘画笔意的象形字,既注意到作为文字的笔画安排,又不失却其素描式的写意神态,虽为文字之形,却有图画之神。甲骨文的章法布局讲究疏密变化,字的大小、长扁错落有致,向背适宜,疏处不觉空旷,密处不显拥挤,既有错综之隐曲,又有整齐的明快,整个幅面十分协调、平衡。   

甲骨文的创作在忙忙碌碌特别是心灵不是那么从容自然的状态下的作品,很难说能得到到一种厚重古朴感和淡然的书卷气,从而让读者产生出强烈共鸣。虽然在书写技法上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终归付之于纸上,是作品本身张力的凸现,这种凸现是极难的。既不能剑拔弩张似的豪迈雄强,又不屑精致细微的故作工稳,其间尺度的把握,笔与墨的关系,留白空间的拿捏等等,即是有意为之,又要处处彰显雍容潇洒,一句话,是有意的创作,又想呈现自然书写的状态,矛盾之大,难不可言。这种矛盾冲突,书者如果未能真正深入其间,哪知其中的难,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啊!没有东坡先生所谓的“使君才气卷波澜”那般气质的我们,这种学习中的难终身未有尽头,然而难中又有奇观,又有一种非常人能领会的乐,一种书的会意,感悟,发现,或稍有一点进境,都叫人终日浸淫在自我观照之中,那一种今日不妨畅怀放浪,夜饮数盅不能过瘾的快感,是特别令人兴奋不已的。然而当十几天后再面对原作,又会产生一种惊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惊讶呢?一种强烈的自我否定,所有的笔墨关系,色彩构图,均在失望之中。唯一的方法是回归起点,每日书之,在不经意中发现只要轨迹不变,意思自然会有,快乐之感也就油然而至,此中乐,就在苦中藏着,乐中忐忑,反复交错耗尽日月光辉,待到耳顺之年,作品稍有几张可称耐看时,此时方能些微悟到其中三味,总之不易也。

甲骨文的创作离不开意在笔先。不过也应该记住,有点想法不意味着就好,只能说追求比墨守成规有意义,但需先审视传统经典学习得怎样。书法之道,理应先在传统上下功夫,经典中求轨迹,才有下一次可说之句,如果相信任笔为体,抑或为标榜创新,而自称是当代什么大家云云,那就着实有点可悲了,既要入得进去,又需跳得出来,这非常人所能办到,但在书法艺术中,永不间息的努力,则是真实不虚。这是一切力图达到彼岸的想法与实践的唯一途径,其它都无从谈起。

甲骨文多象形,依想象描绘,难免繁复,不易书写。由于历史原因,甲骨文没有产生诸如在行草书中的二王、唐颜、柳、欧、褚,宋苏、黄、米、蔡,元明大家等,恰因如此,甲骨文的初创性导致书写多样性及没有完整的规范性。在今天看来,正好为后人展示了汉字发展变化特定阶段的图案性和古人的审美意趣,为今人的甲骨文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开启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能让我们畅游其中而恣意想象,这正是当今研习甲骨文者的难得机遇。所幸,在清末及民国众多书家努力下,由规矩到写意,给我们今日留下了继承与发展的巨大空间,这既是对甲骨文艺术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也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学习思考。

我以为甲骨文的笔墨语言与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传统,突出刀笔味。刀笔味是甲骨文的基本特点,是甲骨文书写及其发展变化的基础和出发点,失去刀笔味就失去了甲骨文的神韵。要做到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挺拔遒劲,镌刻粗犷,如铲如凿。体现出自由开放,灵活变动,横斜率直,随意所适的书风。

二是强化象形,突出甲骨文的象形特征,丰富其图案形式,以夸张的手法增强甲骨文的形式美。这些千姿百态造型多样的表现手法显得富有美感,有远古崖画之美,也有一种神秘感和巨大的想象空间。丰富的动感,使整个字仿佛活了起来。这种把象形发挥到自然状态的艺术创作,使得甲骨文的艺术表现力丰富而饱满。

三是兼容并蓄,吸收各种书体之长,丰富甲骨文书写的艺术形式。各种书体,形式有别,各有特色,然内在相通,都是以线条和结体及章法为基本审美的艺术。书法的圆是一种含忍之力,是蕴涵在线条之内的美感。书法的方是一种果敢之力,是表现在线条外部的力量感。因而把汉隶、魏碑那种开张的方笔气势和雄强厚重的笔力用于甲骨文,引方入圆,化圆为方,以圆写方,逐渐形成自己的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力求得到大气磅礡的艺术效果。汉隶的古朴、厚重,魏碑的刚健、雄强,都可以作为甲骨文书写的学习借鉴。

四是做强形式感。在遵循汉字结构的基本要求和规范的前提下,把对甲骨文的艺术想象和夸张在不损害笔法与线条的前提下尽可能到位。在笔法上,线条时长时短时粗时细,时而上行时而下行。在结字上,或简洁或繁复,或收紧或开张,尽量求得统一中寓以变化。在章法上,有时几个字都是小的,有时几个字都是大的,各占一个块面,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如此形成一篇较为完整的婀娜多姿的作品,给人试图书写出壁立千仞之峻峭,大河奔流之雄浑的气势。

还是老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艺无止境,如何在有意创作与无意中获得新的理解与认知,只有在有生之年追求艺术创作的路上不断实践与体悟,从而获得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的一切结果,才是使我们能永远走在路上的唯一途径。

2022年7月20日



图片
甲骨文字歌



图片
鸟语花香联



图片
临安春雨初霁


图片
阜谷鲁鱼联


图片
赠刘景文



图片
文山五柳联



图片禹庙



图片

学有人无今联



图片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图片
文学利名联



图片
甲骨文字歌



图片
柳子杜公联



图片
杜子美五律诗一首



图片
大明湖畔漱玉集中联



图片
秋月



图片千秋笔有联



图片
惊呼此字何奇崛……



— 致谢 —
艺术综合
编    辑    洗桐斋
图片及作品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