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阴篇小结

 经方人生 2022-10-15 发布于四川

少阴病本证,分寒化证和热化证两大类别。

寒化证是心肾阳虚,寒邪偏盛,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审证提纲。由于阴盛阳虚,除提纲脉证外,多伴有恶寒,蜷卧,四肢厥逆,下利清谷,小便清白等证。因此,治疗原则是扶阳破阴,如脾肾阳虚,中外皆寒的,治宜四逆汤温运脾肾之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治宜通脉四逆汤通达内外阳气;阴盛于内,格阳于上的,治宜白通汤宜通上下阳气。服用温阳方药发生格拒的,治以白通加猪胆汁汤咸苦反佐。下利便脓血,滑脱不禁的,治宜桃花汤涩肠固脱。寒化证阴盛阳虚兼水气浸渍,治宜温肾阳,利水气,选用附子汤真武汤

热化证主要指阴虚阳亢,心中烦不得卧证,治宜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热化证阴虚有热兼水气不利,治宜猪苓汤滋阴消热利水。此外肝胃气滞,阳气内郁的四肢厥冷,治宜四逆散疏肝和胃,透达郁阳。

少阴咽痛证,有属于虚火上炎,治宜猪肤汤;有属于客热上干,治宜甘草汤桔梗汤;有属于咽伤生疮,治宜苦酒汤;有属于客寒上犯,治宜半夏散及汤

少阴病属里虚证,在治疗上一般禁用汗、下,但不是绝对的,如少阴阳虚兼太阳表邪,里虚尚轻,治宜温经解表。可选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阴虚兼阳明燥实,真阴将竭,治当急下存阴

少阴病的病情较他经危重,预后的诊断极其重要,就寒化证来说,主要取决于阳气的存亡。一般是阳回者可治,阳不回者,预后不良。关于热化证的预后,论中未有论及,应是取决于阴液的存亡,阴存者可治,阴亡者死。后世温病学说对此有较详的补充。可作参考。

---摘自《伤寒论讲义》(第五版)

校对  │  朴杨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