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最顶级的养生:好好吃饭(建议永久收藏)

 悠然人生书屋 2022-10-16 发布于福建

人生无处不修行。吃饭,其实也是一种修行。

有人曾问:“历史长河五千年,养生方式千万种,最切实可行的方式是哪种?”

最高赞回答只是简单四个字:“好好吃饭。”

儒家经典《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从古至今,吃饭都是人生大事。

一个人对吃的态度,能折射出身体状况,更能反映出人生的真实态度。

你有多久没好好吃饭?

在2015年的一项科学调查中,发现人体很多疾病都与不良饮食有关。

结论更是证明:饮食紊乱的人群比健康饮食人群更容易破坏自身免疫系统。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物正是每个人生命的传感器。

食物看似渺小,却在无形之中藏着你的健康与运势。

上海滩最后的贵族,郭氏家族四小姐郭婉莹可谓是一代传奇。

家族没落,生活翻天覆地,环境很糟糕,但她依旧照常生活,好好吃饭。

没有蒸具,便用饭盒蒸出美味的蛋糕;没有烤箱,用铁丝也能烤出可口的饼干。

精致的下午茶更是必不可少,虽缺乏茶杯,但用碗也能做出独具匠心的茶杯。

就这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人郁郁寡欢,抱怨而终。

而郭婉莹用心过好每一天,吃好每一顿,最终安享余生。

现今,好吃的东西越来越琳琅满目,好好吃饭的人却越来越少。

《黄帝内经》中关于养生提到了:“饮食、起居、运动。”

饮食位居第一位,由此可见吃饭的重要性。

吃饭时,若是思虑太多,很容易消耗元气,若是心中烦闷,会难以消化。

要知道吃饭并不是为了满足一时的胃口,更多的是感知幸福,维护身体的健康。

所以想要长命百岁,就要学会好好吃饭。

之前的每一顿饭塑造了当下的你,而当下的一蔬一饭,一饮一啄会塑造你未来的人生。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普通的男孩,下了班会认真的逛菜市场,挑选食材,亲自下厨做一顿可口的晚餐。

到了周末时,更是会换着花样做一大桌子美食犒劳自己。

就这样,平凡而普通的生活被他过成了诗和远方。

在平稳而循序渐进饮食规律中,他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注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动力。

工作上一路高飞猛进,取得诸多成就,生活方面更是井井有条,美好事情接踵而至。

作家杨熹文曾说过:“一个人对待吃饭的态度,折射出来的是对生活的态度。”

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好好做饭,好好吃饭的人,内心丰盈而充沛。

不仅能将平淡无奇的生活过得津津有味,更能创造别样的风采。

一代文人苏东坡,经历了很多人不曾经历的磨难,却能在最糟糕的环境中品味最珍贵的美食。

羊肉太贵,猪肉贫贱,便发明举世闻名的“东坡肉。”

被贬炎热的惠州,甘甜可口的荔枝便是最爱,为此还有千古佳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

在文化上,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诗词宝藏,在美食上,开创了许多新领域。

但在人生态度上,更是让无数人敬佩。

纵然颠沛流离,都能泰然处之,在逆境中寻找光明,在苦味中品尝那一抹甜。

人生之路也许风雨无常,但一口一口吃饭,一步一步走路,你会发现一切困难都会烟消云散,一切困惑都会柳暗花明。

好好吃饭,是淡定,是从容,是即使命运多舛,也要从容应对的精神和气魄。

其实关于好好吃饭,在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中,还有着许多说法,但最为经典的莫过于:人食合一。”

很久之前,庄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易经》中也是将天、地、人立起来,将人放在核心位置。

“人食合一”的观点便是由此而来!

意味着用最好的身心状态,与食物同频共振,更好地从食物中汲取能量。

你会发现,在很多寺院或是修行的地方,关于吃饭的规矩十分的多。

饭前要先进行感恩,感恩国家之情,感恩父母之情,感恩众生养育之恩,感恩世间万物。

感恩让身心变得柔软,让欲望变得淡薄,让定力变得十分足。

当感恩之心充满整个灵魂,欲望便会逐渐脱离,食物也只会吃我们身体需要的那一部分。

如此一来,你会发现身体越来越舒服,精气神也会更足。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简单的八个字,道出了最顶级,最切实的养生方式。

世人寻寻觅觅,寻找养生秘方,长寿秘诀,寻找修行之道,却忽略了最简单的吃饭,睡觉!

其实修行从未在远方,而在一粥一饭的烟火之中,在一昼一夜的休憩之间。

正如千万第一完人王阳明曾说: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人生无处不修行。吃饭,其实也是一种修行。

能吃好一日三餐,过好一年四季,便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养生,最顶级的修行!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拥有简单而又纯粹的幸福人生!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