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十大类方】四逆汤

 昵称68974516 2022-10-17 发布于山西

Image

《中医十大类方》四逆汤

转载自《中医十大类方》版权归黄煌老师所有

支持中医发展请购买黄煌老师正版图书

《伤寒论》

附子一枚(15g) 干姜一两半(10g) 甘草二两(10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四逆,指四肢逆冷。中医以四逆名方者,有柴胡类方的四逆散与本方。两方虽均主治以四肢冷为特征的疾病,但疾病性质不同。四逆散证为内有热,四逆汤为内有寒,前者属实,后者属虚。故四逆散与四逆汤,仅一字之差,然性质完全相反,读者不可混淆。

四逆汤是附子类方中的回阳救逆方,历来都用于治疗疾病由阳转阴、由实转虚的阶段。此时临床出现一派寒象,如四肢逆冷、恶寒、精神萎靡、脉沉微弱等。犹如数九寒天,雨雪连绵,阴寒充斥,阳气式微,人体急需阳光。《伤寒论》中有关四逆汤的条文如下: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从以上原文可见,《伤寒论》中四逆汤主要用于大汗、大吐、大泻后,患者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的场合:

①脉微弱、沉迟等“附子脉”。

②四肢厥冷、拘急。

③恶寒、或身有微热、或腹内拘挛。

根据后世经验,应用四逆汤不必拘于患者是否有汗、吐、泻的病史,凡是体质素弱、阳气素虚者,或年老者,或久病者,在疲劳、精神刺激、寒冷、失血、发热等诱因作用下,也可以出现四逆汤证。 

四逆汤证如下:

1.脉微弱、沉伏、细软、或脉突然浮大而中空软无力;

2.畏寒、四肢厥冷、尤其是下半身及膝以下冰冷不温;

3.精神萎靡、倦卧欲寐;

4.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多胖嫩,舌苔白腻或灰腻、或干腻、或白滑。

——本方证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可以见于各种休克。这种状态中医称为“亡阳证”,即体内阳气脱逸,故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四逆汤是回阳救逆的有效方剂。临床报告本方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的抢救有效。有报告用本方及本方加人参治疗23例急性心肌梗死伴休克,其中1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无1例死亡[1]。还有报告20例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其中17例采用四逆汤注射液或生脉散注射液治疗,6例加用西药,结果死亡1例,16例血压恢复正常。3例单用西药,死亡1例。临床可见,注射四逆汤或生脉散以后10~20分钟血压即回升,并能维持于11.97~14.65/7.9~11.97kPa,作用温和且血压回升正常后不再升高,对心律影响不大,但心音增强,脉搏由细弱转为有力,并可显著改善四肢厥冷、口唇及皮肤灰白或青紫等表现,提示确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改善微循环的效果[2]。实验研究也表明本方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休克、心源性休克及肠缺血性休克等均有显著保护效果。有人以麻醉家兔的低血压状态为模型,研究了本方各单味药的效果,结果发现全方的抗休克作用均优于各单味药,表现为作用增强,维持时间持久,并能减慢窦性心律,无异性心律失常作用,显示出本方组方的合理性[3]。

——《伤寒论》原文多次提到吐利,故消化系统疾病多见本方证。临床报告本方对腹泻,特别是小儿腹泻有效。汪氏用四逆汤加黄连治疗小儿腹泻70例,其中33例曾服用西药3天无效,有18例服其他中药3剂以上无效,有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3周以上无效,未服用任何药物者17例,治疗结果58例治愈,8例近期治愈,4例无效。汪氏经验,本方适用于大便稀薄、体温升高不明显、四肢冷、脉微弱、舌苔白的患儿,如热太盛、痢疾或服药化热者,则非所宜[4]。北京医学院观察6例长期腹泻的患儿,服用一般的温中健脾药无效,而加入附子即明显出现效果[5]。

——还有用本方治疗肺心病心衰、胃下垂、重症肝炎、咽痛、毒血症持续高热、多卧症、精神分裂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鼻衄、子宫出血、前列腺炎等病的报告。

近现代有许多老中医应用四逆汤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如云南名医吴佩衡临床擅用附子,他认为四逆汤不仅可以回阳救逆,一切阳虚阴寒的病者均可服之,故内科、妇科、儿科诸疾均有用四逆汤的。如以四逆汤合麻黄、细辛、二陈汤治疗咳喘;合麻黄、细辛、桂枝治疗阳虚齿痛;合桂枝、细辛、苍术、苡仁等治风湿性关节疼痛;合甘姜苓术汤治疗寒湿腰痛;合茵陈蒿、肉桂、五苓散等治疗肝硬化腹水;合瓜蒌薤白汤治疗心痛;合肉桂、木香、吴茱萸、丁香、茯苓等治疗胃痛;合黄芪、当归、天麻治疗低血压;加肉桂、阳起石等治疗阳痿、早泄;合麻黄、细辛、桂枝、生姜治疗乳腺炎初期;加艾叶、黄芪、阿胶治疗子宫出血等。其辨证经验为阴阳辨证十六字诀:阴证: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兼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而不多、口气不蒸手。阳证:身轻恶热、张目不眠、声音洪亮、口臭气粗。又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其使用四逆汤必以阴证为原则。

再如,四川名医范中林亦是使用四逆汤的高手。从其医案可见,阳虚证的重症肌无力、功能性子宫出血、甲状腺肿大、慢性喉炎、肠伤寒高热、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及鼻衄、眩晕、头痛、哮喘等病症均可用四逆汤治疗。其辨证重视舌象,其舌质多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辽宁科技出版社1984年版)

四逆汤中的附子有较强毒性,其毒性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的。乌头碱不耐热,若久煎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可以降低,且有效成分不会破坏。所以四逆汤应久煎,大约1小时以上为宜。若附子的剂量超过30g者,煎煮时间还需要延长。另据报道,干姜、甘草与熟附子共煎,可以使附子的毒性大大降低。有人介绍,云南名医吴佩衡用附子,多与干姜、甘草同用,且嘱病家煎药时,先煮沸一锅水,然后入药久煎。这种去毒增效的方法可以借鉴。

应当指出,四逆汤中附子、干姜均为辛热之品,纯阳之剂仅宜于阴寒证,若阳热证用此方药,则能导致胸闷烦躁、口干舌燥等证,附子的毒性反应也会变得明显。所以,辨清寒热虚实十分重要。在临证虚实难辨、寒热混淆的场合,从辨体质入手,是笔者常用的方法。四逆汤证及其类方证多见于阴寒体质,与黄连解毒汤条下介绍的阳热体质恰好相反,其特征如下:

外观特征:

形体偏胖,肌肉偏松,皮肤干燥,面色晦暗或暗黄、缺乏光泽,或有浮肿貌,目睛无神,精神萎靡,面带倦容,唇色暗淡干枯,舌质胖淡而暗,苔白润,腹肌松软,按之无力。

好发症状:

平时畏寒喜暖,四肢常冷,尤其是下半身冷,易疲倦,好静恶动,大便常稀溏不成形,口不干渴或渴不多饮而喜热饮,小便清长。

手足厥冷是四逆散与四逆汤的共同指征,但方证性质有寒热虚实的不同。鉴别的要点在于:①精神状态不同。四逆散证全身状态比较好,精神较饱满,思维清楚,本方证则精神萎靡,或状若朦胧。②脉象不同。四逆散证的脉虽然细,但弦实有力,本方证则全属虚脉。③舌象不同。四逆散的舌质红或暗红,多坚老,苔干黄,而本方证的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多胖嫩、苔多白滑或白腻。

大承气汤证有时可见四肢厥冷、脉微弱,与本方证易混淆。但大承气汤证的腹证比较明显,且舌质干红,舌面焦黄。再者,大承气汤证便秘,本方多腹胀便溏,泻下物多清稀无臭,可以鉴别。

 [1]天津南开医院.天津医药通讯,1972,(11):1

[2]天津南开医院.新医药学杂志,1974,(3):117

[3]韩新民等.中成药研究,1983,(2):26

[4]汪万顷.浙江中医杂志,1984,7(8):14

[5]北京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学报,1974,(3):

拓展阅读

Image

【寒厥】四逆汤

〔原文〕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353)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354)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349)

【辨证提要】 以上3条论述阴寒盛于内,虚阳亡于外的危重之证。大汗出,如属热迫津泄则汗出后其热当去。今大汗出而热不去者,知属亡阳之汗。阳虚阴盛,虚阳外亡,故并见假热,阳虚阴盛,筋脉失煦,汗出津伤,筋脉失养,故内则腹中挛急,外则四肢疼痛。更见下利、厥逆而恶寒等症,病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故以四逆汤急救回阳,阳衰无力鼓动气血运行,故脉来有间歇,出现促脉,与阳盛促脉不同,故辅用灸法,以温阳通脉。

【疑难分析】 如何理解“伤寒脉促,手足厥逆”?此条之脉促者属阳衰厥逆之脉。因其可用灸法,可见为里虚寒证。伤寒而见手足厥逆、脉促者,当为阳衰阴盛所致。因阳衰不能温暖四肢,则手足厥逆。阳衰则心无所主,气血运行无力,脉来数而无力,而又有间歇现象,亦谓之促脉。些属阳衰之促脉,与阳盛之促不同故用灸法,以温阳通脉。

【鉴别诊断】 促脉主阳盛者,如《伤寒论·辨脉法》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林云翰云:“阳盛则促,由于阳气偏胜,不能相接于阴,故脉来数而一止”。其脉必促而有力,其证必伴阳盛证候,乃阳邪内盛,阻碍气血运行所致。阳衰阴盛促脉,必脉来急,有间歇,虚而弱,伴手足厥逆、下利等。

〔原文〕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辨证提要】 本条说明表里同病,里虚甚时,当急则治标,先救其里,因此时病人脾肾虚寒,阳气虚衰忌用汗法解表。在用四逆汤回阳之后,里阳恢复,如表证未罢,才可用桂枝汤解表。

〔原文〕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92)

【辨证提要】 本条通过脉反沉,说明病变重心不在表。有表证,脉象应浮。现不见浮脉,反出现沉脉,有可能病已由表入里或兼有里证,不论是哪种情况,均不可单纯汗解。如用表里双解之剂,不效者,当先救其里虚,宜用四逆汤,温阳散寒。

阴盛阳衰四逆汤证

【原文分析】

〔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324)

【辨证提要】 此两条论述四逆汤证。脉微细是少阴病脉,今见沉脉,是因下利不止,阴寒内盛,虚阳不振所致,病情严重,故当急温之。324条阐述少阴膈上有寒饮与胸中痰实的辨证。饮食入口即吐,属热属实,其热在胸,其实为痰,痰实于胸,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者,是痰涎上阻,胶着于上,欲吐不能出,胸阳被郁,不达四末,故始得之,手足寒。脉弦主邪实,迟主气血阻滞。可用吐法因势利导。若膈上有寒饮,证见干呕,属阳虚不化,当用温药和之,宜四逆汤。

【病机关键】 少阴阴盛,阳气衰微。

【诊断依据】 恶寒倦卧,神疲欲寐,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微细。

【鉴别要点】 少阴虚寒与胸中痰实如何辨证?

少阴虚寒与胸中有实邪均可见到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的症状。但两者病因病机病性均不相同。少阴虚寒证因脾肾阳虚,不能温阳化饮,导致胸膈以上有寒饮,故其病程长,干呕不能呕,治当温肾阳化寒饮,方用四逆汤,不可用涌吐法;胸中实邪阻滞,胸阳不能四布,因而亦可见到饮入即吐,四肢厥冷,属于实证,病程短,脉弦迟,可用涌吐法,方选瓜蒂散之类,不可用温法。

【治疗要点】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炙甘草。

煎服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附子生用回阳、制用温阳,生附子有毒,临床使用时久煎或改熟附子。常加人参助温阳补气。

【运用思路】 

1.治疗寒邪入里伤及肾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能温煦生化五脏六腑阳气。肾阳虚周身虚寒,恶寒倦卧,甚至脉微欲寐者。治疗各种疾病发展到阳虚寒盛的休克期,或因虚脱所致的手足厥冷、心悸气短、脉沉弱者。如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出而见休克,属亡阳虚脱者。

2.清阳实四肢,阳气不得温养四肢厥冷的寒厥证。

3.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釜底无薪”,故其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病人呕吐不渴,腹痛下利。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等剧烈吐泻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

4.阳气者“精则养神”,阳气充实,精神才能旺盛,肾阳虚,神失所养所致神衰欲寐。阳虚无力鼓动而致脉沉细而微,舌苔白滑。

【参考文选】 张志聪:夫元气发原于下,从中上而达于四肢。脉沉乃生气不能从下而中,故用下焦之附子配中焦之炙草、干姜;若中焦为病而生原无恙者,止用理中丸而不必附子矣。后人有附子无干姜则不热,得甘草则性缓之说。此撰不经之语而贻误后昆者也。如当急用附子而先以桂试之者,亦误事匪浅。《伤寒论集注》

阴盛格阳证通脉四逆汤证

〔原文〕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69)

【辨证提要】 此为少阴阳衰阴盛,虚阳外越之证,较四逆汤证更为严重。四肢厥冷,下利清谷,是阳气大衰,内有真寒所致;其人汗出,反不恶寒,为在内之阴寒,逼迫虚阳外越,而见外假热之象,已成阴阳格拒之势,治疗用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病机关键】 阴寒盛于内,虚阳被格于外。

【诊断依据】 少阴病亡阳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少阴病阴盛阳衰出现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的基础上,出现汗出和发热,就可诊断为亡阳。尤其是汗出可为诊断亡阳的关键。亡阳之汗出,粒大质稀而冷,是因液随气脱,未经阳气蒸化之故。阳气外亡,其势向上,故又多见头汗出而全身无汗。其发热多为低热,身反不恶寒。

【鉴别要点】 通脉四逆汤证与四逆汤证如何鉴别?

两者均属少阴阴盛阳衰证,均可见脉微细,但欲寐,下利清谷,手足厥逆的症状,均采用回阳救逆之法,均用干姜、附子、炙甘草治疗。但四逆汤证以阳衰阴盛为主,无假热或仅有轻度假热症状,治疗用四逆汤原方,证较通脉四逆汤证为轻通脉四逆汤证为阳衰阴盛重证,病人虚阳外越,阴阳格拒,有明显假热证候,如身反不恶寒,面赤,咽痛,脉微欲绝,治疗在四逆汤的基础上重用干姜、附子,使之兼能通达内外之阳气。

【治疗要点】 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运用思路】 通脉四逆汤由附子、生姜、炙甘草3味药组成,即四逆汤加大附子、干姜剂量而成,附子用大者一枚,干姜由一两半增至三两,如此则扶阳力大,消阴功显,且具破阴回阳,通达内外,救逆通脉之功,故名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少阴阳衰、阴盛格阳所表现出的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证,由于证势重而变化不一,故又多不同的兼证,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证时需认真审证,详细辨之,凡属少阴病久,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虚阳格于外的真寒假热证均可加减运用。

1.脾肾阳虚,下利腹痛:脾阳赖肾阳温煦,肾阳虚则无力温暖脾阳,土不治水则为泄泻,故条文首句言“下利清谷”,寒凝气滞则腹痛,条文亦言“或腹痛”。此腹痛泄泻不同于表证未解、协热下利之葛根芩连汤证可见,亦非肠道湿热、肉腐血败之白头翁汤证可见下利脓血,而是由于少阴虚寒,肾阳亏虚为本,肾阳虚不能助脾健运,寒厥下利,因此见下利清谷、腹部冷痛,探病求源,治病求本,故急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干姜以逐寒邪,温肾以达到止泻止痛。

2.寒盛于里,格阳于外: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或证候的不同阶段,即可见于实热,亦可见虚热。通脉四逆汤证中的发热是由于寒盛于内而导致的格阳证,属于真寒假热。虽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但由于其本质是由于少阴虚寒于内,真阳之气被阴寒所迫而浮散于外,故临证除见到这些热象以外,必见手足厥寒之症,纵使“面赤”,甚至热而汗出,但因为“汗出而厥”,“手足厥逆”,此汗出与四肢厥逆并见,因阴从利而下竭,阳从汗而外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有汗出而厥的危重之候,应排除干扰,识别假象,辨清本质,急用附子、干姜以温肾阳,以散寒通阳。

3.阳气大虚,脉微欲绝:少阴病见“脉沉”,此时已是阳气大虚,阴寒极盛,故“急温之”,“宜四逆汤”,而“下利清谷”后,出现“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是为阳气虚极于里,无力鼓动血脉;或见“利止而脉不出”,为阳气大虚,阴液内竭,阴血虚少,脉道失充,或可见脉不出,应急救阳固脱,以防有亡阳之变,此时四逆汤已无法胜任,《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通脉四逆汤因附子、干姜大辛大热,且加大附子、干姜用量,附子用大者一枚,干姜由一两半增至三两,甚至仲景说强人可四两。如此着重助阳,大力驱寒,破阴回阳,交通内外,救逆通脉之功卓著,因此可用于少阴证见“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或“利止而脉不出”之危重症。

4.阴寒犯胃,胃气上逆:寒邪盛于内,寒邪犯胃而致胃气不降,上逆则见干呕。此上逆之气为寒邪所迫,非单纯降气可治。通脉四逆汤因为其姜、附的辛热之性,热可去寒,故可用于阴寒内盛,寒邪犯胃所引起的胃气上逆之干呕。故临证见到胃气上逆干呕等症时,如辨证属于寒盛于内,则可加减应用。

5.虚阳上浮,郁于咽嗌:足少阴肾经分支可经肺沿喉咙,上至舌根两侧。因此肾经疾病亦可出现咽痛。咽痛可见于临床许多疾病的兼证,可虚可实。虽然临床咽痛较多见阴虚火旺,多用甘寒凉润之药来治疗。但此咽痛因为属寒邪内盛,虚阳上浮,临症除见咽痛外,还应同见里寒盛于内的他症,如下利、脉微、手足厥寒等症。故通脉四逆汤证由于其能用姜、附的辛热之性以去内寒,故可用来治疗寒邪太盛所致的虚阳上浮而导致的咽痛。

【参考文选】 尤怡:此寒中少阴,阴盛格阳之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阴盛于内也;身热不恶寒,面色赤者,格阳于外也。真阳之气被阴寒所迫,不安其处,而游散于外,故显诸热象,实非热也。通脉四逆即四逆加干姜一倍,为阴内阳外,脉绝不通,故增辛热以逐寒邪,寒去则阳复反,而脉复出,故曰其脉即出者愈。《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金匮要略里的四逆汤证》

 【原文14】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 半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释义】本条论述虚寒呕吐而阴盛格阳的证治。

病人呕吐以后,脉象微弱,小便反而通利,身体微有发热,四肢逆冷的,比较难治,用四逆汤主治。

呕吐而脉微弱无力,为胃气大虚,阴寒上逆;小便复利,指小便清长,主阳气衰微,不能固摄;阴盛于内,格阳于外,故身微热而四肢逆冷。因阴阳有离决之势,故曰难治。方用四逆汤急救回阳救逆。方中附子大热,其性辛燥,回阳救逆,干姜大辛,温中散寒,炙甘草缓中而和内外。

【辨治要点】

主证:呕吐以后,脉象微弱,小便反而通利,身体微有发热,四肢逆冷。

成因: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治法:回阳救逆,通达内外。

方药: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中医讲究个性化治疗,具体病案具体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