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十大类方】真武汤

 昵称68974516 2022-10-17 发布于山西

图片

【中医十大类方】真武汤

转载自《中医十大类方》版权归黄煌老师所有

支持中医发展请购买黄煌老师正版图书

真武汤

《伤寒论》

附子一枚(15g) 茯苓三两(15g) 白术二两(10g) 生姜三两(15g) 芍药三两(15g)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附子类方中的利水剂,首推真武汤。真武汤治疗的是什么病?《伤寒论》的经典方证如下:“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张仲景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因眩晕和心悸导致全身颤抖,无法站立的患者形象。同时,患者尚有消化道症状的腹痛、大便不成形,并未服用下药却自动腹泻,所谓的自下利;也有小便少、全身浮肿等水液潴留症状。患者往往感到四肢沉重疼痛。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咳喘,往往吐痰多而清稀如水;有的患者则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种人常常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均患有大病重证。本方证的舌象与脉象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其舌体多呈胖大状,舌质淡红或淡白,舌苔白或灰黑,舌面比较润滑。脉象多沉细,也有空大无力者。这种病,中医称这为阳虚水饮。这种状况与早春的涝灾有点相似,天气寒气逼人,还要连天的大雨,天地阴霾充斥,到处是水,草木皆萎不长。

水饮,是中医学认识的病因之一。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水液是保持一定平衡状态的,如果阳气不足,无法蒸腾水液,水液便在体内大量潴留,于是引发疾病。水饮病的表现有精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晕目眩,如平衡失调,如肌肉跳动;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痛,如呕吐,如食欲不振,如腹胀;有循环系统症状,如心悸、气短;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如气喘,如多痰;还有泌尿系统症状,如小便小利,如浮肿;还有运动系统症状,如骨关节疼痛,如肌肉无力,如活动不利。症状很多,其所致病的范围决不亚于瘀血。

治疗阳虚水饮,真武汤最有效果。其中附子是温阳的主力,能够振奋体内阳气;白术、茯苓利水,《伤寒论》中治疗小便不利、头眩、心悸、口渴等,必用此两药;芍药通血痹,解挛急,张仲景多用于腹痛、脚挛急等;生姜散水气,对呕吐、腹泻有效。这种方,是综合治理法,犹如在阴雨连绵的时节,既要拨云开日,又要决渎排涝,还要松土施肥,多管齐下,才能治理涝灾。

真武汤证如下:

1.精神萎靡,面色黄暗,倦卧欲寐,畏寒,四肢冷,尤其是下半身、膝盖以下冰冷;

2.脉微弱、沉伏、细弱;

3.眩晕,甚至身体站立不稳;

4.心悸、气短,肌肉跳动;

5.身体困重,嗜睡,四肢沉重疼痛,腰痛,关节活动不灵活;

6.小便少,大便不成形,腹胀腹痛,或恶心呕吐;

7.全身浮肿,尤以下肢明显;

8.或咳或喘,痰液清稀;

9.舌淡胖,舌质淡,苔白滑或黑润。

以上1、2项是必见证,3~9项中只要见有二、三项者,就可以使用真武汤。

——真武汤证多见于多种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有报告用本方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5例,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例,充血型原发性心肌病2例,右心衰9例,全心衰6例,心功能Ⅳ级者7例,Ⅲ级者7例,Ⅱ级者1例,伴心律失常者3例。上述病例均系起病较缓,发展较慢的心衰,且多系经洋地黄类及利尿剂治疗疗效欠佳,辨证为阳虚者。每日1剂,连续5~7日为一疗程,无改善即作为无效,有效者可再服1~2疗程,结果基本纠正1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右心衰疗效似较全心衰为佳,治疗后心功能Ⅳ级者2例,Ⅲ级者4例,Ⅱ级者8例,基本纠正1例。观察认为,心衰次数越少,病程越短,疗效越好。[1]

——真武汤还用于一些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律失常。高血压及低血压常见眩晕、浮肿等证,服用真武汤有效。日本汉医用本方治疗高血压,中国也有报告本方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治疗时,血压下降[2]。本方对多发性室性早搏、心衰伴见快速房颤或传导阻滞也有效。

——以水肿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肾炎、尿毒症、肝硬化腹水多见本方证。有报告真武汤同时加小量强的松治疗慢性肾炎肾病型12例,结果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3例,其中用强的松20mg/日者3例,30mg/日者5例,40mg/日者3例,1例为儿童10mg/日。提示真武汤能提高激素的消除尿蛋白的效果,并能对抗激素的免疫抑制、代谢障碍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副作用[3]。笔者曾治疗数例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腹水难消,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怀牛膝,其中附子有用至30克者,白芍赤芍同用也有用各30克者,白术可达60克,近期消除腹水有效。

——内耳眩晕症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多见真武汤证。有报告本方加桂枝、细辛、五味子、川芎,治疗41例,结果治愈35例,其中2天以内治愈者18例,4天以内治愈者13例,6天内治愈者4例,其余6例均于6天内治愈[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见四肢厥冷、患部动脉搏动微弱或脉沉伏不出、关节不利、浮肿等证,与真武汤证有相似之处。有报告用本方加干姜、甘草、桂枝、党参、黄芪治疗6例,表现特点为“黑、冷、疼、硬、肿、烂”。6例中有4例伴溃烂流水而无脓。结果除1例截肢外,其余均足背动脉正常,溃疡愈合恢复工作。一般服药10~20剂可见效,服药少者22剂,多者60剂[5]。

——消化道疾患见到腹胀满腹痛、面色黄或暗,舌淡胖,苔白滑或黑润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如胃下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腹泻、胃切除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等。

——真武汤证尚见于神经症、大剂量氯丙嗪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多发性神经炎、坐骨神经痛、面肌痉挛、老年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低下多汗、盗汗、女性带下、闭经、更年期综合征、虚弱体质的发热等多种病证。真武汤证与苓桂术甘汤证需要鉴别。两方均能治疗水饮,但苓桂术甘汤证是桂枝证伴水饮证,故眩晕、心悸的同时有气上冲胸、心下逆满等症,且发病甚急,常因为精神刺激诱发,过则相安无事。而真武汤证是附子证伴水饮证,眩晕、心悸的同时有恶寒、精神萎靡、脉沉微弱、腹满腹痛、四肢沉重疼痛等症。 

[1]裴良怀等.中医杂志,1980,21(3):190

[2]柯雪帆.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6):7

[3]马蜀生等.安庆医学,1987,(1):35

[4]姚天源.福建中医药,1981,(5):20

[5]周连山等.中医杂志,1965,(9):20

【拓展阅读】《伤寒论研读与经义发微》

肾阳虚三证中:

肾阳骤虚烦躁证,治以干姜附子汤;

阴阳两虚烦躁证,治以茯苓四逆汤;

肾阳虚水气泛滥证,治以真武汤。

【太阳病变证——阳虚水气泛滥证】

〔原文〕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辨证提要】本条为汗后阳虚水气泛滥的证治。误汗而致阳虚,阳虚不能制水,导致水气泛滥。水气上泛则心悸,清阳不升则头眩,汗后阳浮则发热。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筋肉失其煦养,经脉失其主持,故见筋肉跳动,全身颤抖而站立不稳。故治以真武汤温阳利水。

【疑难探讨】

如何理解“仍发热”?

其一太阳病若误发虚人之汗,或汗不得法,可内伤少阴阳气,产生变证而致病不解,阳气内虚,虚阳外越,所以其人仍发热。其二理解发热仍属太阳病表证未罢者。其三为水气郁遏,郁阳发热。从真武汤方中用生姜不用干姜分析,当不属虚阳外越,应为水郁发热。没有解表之功,不属表证发热。

如何理解心下悸的出现有二:

在气上冲胸咽时,则心下悸随之出现。另一种是自觉左侧颈部之血管发生酸胀与疼痛时,则立即出现心下悸之证。心悸每发作于晨起,夜卧、饱食之后,呈阵发性,轻者可以自止。

【病机关键】 肾阳亏虚,水气泛滥。

【诊断依据】 心悸头眩,水肿,身重,恶寒肢厥,面白神萎,舌淡脉沉。

【鉴别要点】 真武汤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水气病症有何不同?

两证均以水气为患,药用茯苓、白术利水。

但苓桂术甘汤证病位在脾,为脾虚失运,水气内停,症情较轻,证见头眩,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小便不利,方以茯苓为主药,重在培土运脾,并伍用桂枝、甘草,辛甘通阳,化气利水;

真武汤证病位在肾,为肾阳虚衰,水气泛滥全身,症情较重,除水气内停外,尚见水肿,振振欲擗地,四肢沉重疼痛之水气浸渍肌肉、筋脉之证。真武汤方重在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故伍用附子、芍药、生姜。

苓桂术甘汤进一步恶化可能演变为真武汤证。

【治疗要点】 

治法:温阳化气行水。

煎服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后加减:若咳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以温肺化饮;呕加生姜,通阳散饮,去附子则可商榷,寒饮可不必去,有热象者必去之;下利加干姜以救阳,去芍药之酸寒,免有碍救阳,小便利去茯苓,免淡渗利水太多。

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偏温,阴虚者忌用。

【运用思路】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之功,适用于脾肾阳虚、水邪内停的各种病证。

1.肾阳衰微,阴水泛滥:本方为温阳利水的著名方剂,通治肾阳衰微,脾失健运之阴水。临证时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脉沉为证治要点。

2.肾阳亏虚,水气上逆:阳虚不能上荣清窍,水气上蒙可致眩晕、头昏、头痛、耳鸣等病症。

3.脾肾阳亏,水湿内盛:脾肾阳亏,治水无权,水湿下渗可致食后下利、休息痢、下白黏液、小便不利、脚拘挛或冷或不仁;肠胃有水饮则呕恶。总之,辨证以属于虚寒有水饮为主可用本方治疗。

4.脾肾阳虚,寒湿不化:《内经》“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本方温阳化饮可治疗白带量多,色清质稀不臭,是阳虚寒湿不化所致者。

【参考文选】 喻嘉言:汗虽出而热不退,则邪未尽而正气大伤,况里虚为悸,上虚为眩,经虚为目闰,身振振摇,无往而非亡阳之象,所以行真武把关坐镇之法也。《尚论篇·卷四》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阳虚水泛真武汤证】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辨证提要】 本条论述少阴病阳虚水停的证治。少阴病二三日不愈,至四五日邪已入里,而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为肾阳衰微,致水寒之气浸淫内外。腹痛是寒盛于内,小便不利是水不下行,四肢沉重疼痛是湿浸渍于外,自下利是水溢于内,此皆由阳虚不能化气所致。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故可见上逆犯肺则咳,犯胃则呕吐,水气下趋则下利,下焦虚寒不能制水则小便清长等,可用真武汤温阳利水。

【病机关键】 少阴阳虚,镇水无权,泛滥全身。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阳虚身痛附子汤证】

〔原文〕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微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辨证提要】 本证为少阴阳虚,寒湿阻滞经络、肌肉、关节所致。因督脉循于背,总督诸阳,四肢为诸阳之本,今阳气虚,不能温达肌表,故背恶寒,四肢不温。寒湿留着于经脉骨节之间,气血运行不畅,则身体骨节疼痛。口不渴,脉沉皆为阳虚寒湿阻滞之象。治疗用附子汤温经扶阳,祛寒除湿,并可配合用灸法。

【病机关键】肾阳亏虚,寒湿阻滞筋脉骨节。

【诊断依据】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鉴别要点】真武汤证与附子汤证证治有何异同?

两者均属少阴阳虚,水湿为病,均有恶寒,四肢沉重,脉沉。治疗均用熟附子、白术、芍药、茯苓温肾阳散水气。

不同之处在于真武汤证由少阴阳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滥而成,以头眩,心下悸,身瞤动,振振欲擗地,下利,小便不利为主,治疗重在温阳化气利水,其重用生姜辛散水气,不用人参滋补;

附子汤由少阴阳衰阴盛,寒湿阻滞筋脉骨节所致,症状以身体骨节疼痛为主治疗重在温补元阳,故倍用白术、附子加人参,不用生姜。以加强其祛湿止痛,温补元阳之效。

【治疗要点】 

治法:温经助阳,祛寒除湿。本方附子用量较大,需先煎半小时,再纳诸药,三煎兑于一起,浓煎混匀,分4次服,则无中毒之虑。本方重用炮附子温经壮阳;人参补益元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芍药和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经助阳,祛寒除湿之功。

【运用思路】附子汤为温阳散寒、健脾祛湿之剂。是少阴寒化证代表方之一。仲景用于治疗肾阳虚,寒湿阻滞筋脉骨节的病证。临床运用当把握附子汤的功效、病机,拓展其运用范围。

1.依据背恶寒的主症,治疗背部寒冷的病症。背为阳,督脉循行于背。在肾阳虚时,阴寒内盛,背部失去阳气的温熙作用,会出现背恶寒症候。气寒者,温之必以辛,气虚者,补之必以甘。甘辛合用,是脾肾阳虚,寒湿痹痛的正治法。附子汤中重用附子二枚为君取其大热温阳散寒。故临床以此方治疗冠心病等属胸阳不振、阴寒内盛所致的“背恶寒”常可获效。临床时,若舌有瘀斑者加红花、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四肢发凉加桂枝;气虚者加黄芪,重用参附;夹痰者重用茯苓,加薤白、半夏。

2.依据阳虚寒湿阻滞的病机,治疗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临床常以本方加减治疗外周血管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雷诺氏现象,冻疮见手足寒和脉沉之症者。

3.依据阳虚寒湿阻滞经脉筋骨的病机,治疗骨关节病症。常以此方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骨节疼痛,属阳虚寒胜者。上肢病者加桂枝;湿重者加苡仁,重用白术30~60克;寒盛者重用炮附子30~45克。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加黄芪、乳香、没药等益气化瘀之品。

4.依据附子汤温阳散寒的功效,治疗妊娠腹痛。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当以附子汤温其脏”。说明附子汤温阳散寒,可以治疗阳虚寒阻的腹痛、身体痛等症候。辨证需符合腹痛发冷,入夜痛甚,喜按喜暖,小便清长,恶寒身倦,舌淡苔白多津等阳虚特点。本方能治腹痛,不限于少腹,对腹中痛,上腹部疼痛,辨证属阳虚寒盛者,都有效。

5.依据附子汤破阴回阳、除湿镇痛的功效,临床用治疗五脏中风寒,手足不仁,口面歪斜,昏晕失音,眼目瞤动,牙床紧闭,不得转动。

附子汤是《伤寒论》里治疗少阴阳虚寒湿痹证的良方。此方古今中外大量反复使用,效果显著。而现代临床运用更为广泛。可通过抓主症、抓病机及根据其功效和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灵活运用与多种疾病,而不用拘泥于一病一症。

【参考文选】 钱天来:身体骨节痛,乃太阳寒伤荣之表证也。然在太阳,则脉紧而无手足寒之证,故有麻黄汤发汗之治;此以脉沉而手足寒,则知寒邪过甚,阳气不流,营阴滞涩,故身体骨节皆痛耳。且四肢为诸阳之本,阳虚不能充实于四肢,所以手足寒。此皆沉脉之见证也,故谓之少阴病,而以附子汤主之,以温补其虚寒也。《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