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 方义:此补阳利水之方。 按:此方有人认为是强心利尿的方剂,我认为该提法不妥。这种心不强,是由于阳虚形成的,而不是由于阴虚、气虚、血虚形成的,此其一;在阳虚方面,也是兼有水气的心不强,而不是单纯的阳虚心不强,此其二。不然的话,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独参汤等治证都是心不强,为什么不用本方强心利尿,而要分别使用上述诸方呢? 主治:少阴病,阳虚水邪不化,或气喘不得卧,或咳嗽,或头眩,或肿满下利,以及热性病服清凉药后其病不解,或神昏谵妄,或斑点隐隐等证。但必须具有小便不利,或小便不多。或腹中有水声及不喜冷性饮食,脉沉而微。 按:此证有时从表面上看去,好象是有恶热的热证现象,但细加诊察,其脉沉细而微,四肢厥逆,舌润不燥,这是真寒假热现象。 药品:茯苓二至三钱 生杭芍二至三钱 生姜一至二钱 生白术二至三钱 附子二至三钱 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小便利者去茯苓;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呕者去附子加生姜。 煎服法: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禁忌症:凡是喜冷,口渴舌燥,及无水气证者,均忌之。 用药大意:白术、茯苓利水补脾;生姜辛温暖胃散寒;附子回阳以助水气之吸收;芍药护阴以防辛热之劫液,或影响肝脏也。 类似方剂参考: (1)五苓散:此是治寒性蓄水之方。 (2)猪苓汤:此是治热性蓄水之方。 (3)茯苓甘草汤:此是温散利水之方。 (4)茯苓四逆汤:此是治阳虚气虚兼水气之方。 (5)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此治太阳病偏重利水之方。 (6)十枣汤:此是逐水之峻剂。 谭杰中论述: 【11.37】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这个是蛮好的辨证点,就是真武汤证的人他一定关系到这个人"泌尿的肾"的问题,所以可能他小便是特别的白茫茫,或者是尿尿的时候觉得阴部很钝,就是"我到底尿完没有啊?"不用看的都感觉不出来,就是有这样的情况,整个阴部都麻木掉了。有这个小便不利的主证可以抓的时候,你就很容易用真武汤了。因为其他几个汤证,除了猪苓汤之外,就没有什么特别小便不利的问题了;而猪苓汤证很好分,所以不用紧张。 【11.45】 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或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然后另外一点,真武汤少阴病其它几个方子都不太有咳嗽,可是真武汤证因为水代谢不掉对不起,我不能这样讲,四逆汤证有咳嗽我刚刚讲到的意思是说,阴证咳嗽是肺积水嘛,这个肺积水真武汤可能有。另一个是《少阴篇》的这个倒数的第二条,这一条历代注家简直是注到人都要疯掉,它说"上焦如果有不干净的东西,你可以用吐法;可是如果是上焦有冷的寒饮的话,那就千万不可以吐,要用四逆汤"。很多注家看到以后都呆掉:用瓜蒂散,不是专吐上焦有寒的吗?上焦有寒饮为什么不能吐?那"上焦有寒饮"在《少阴篇》指的是什么?是肺积水、心包积液、肋膜积水,这些都是要温补肾阳,让人体自己的水代谢机能回来了,才能够退得掉的。那个你不能用任何药去抽它的,心包积液乱用药去退的话,那个人会死掉的哦,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当然积水的问题,咳嗽的话,可能关系到四逆、可能关系到真武,如果治咳嗽的话,桂林本《少阴篇》是用四逆散。但是至少我们要知道这个病的调调。 但是如果你说,只凭小便跟咳嗽的感觉,我还是不敢断定是用真武汤的话,那真武汤证的拉肚子,以病机来讲,是因为这个人的水代谢不了,他的肠子抽不动水,所以肠子一直是湿的,所以这个东西跟四逆汤证的命门没有火,不能消化食物的下利是不同种的,跟白通汤的阴寒一团堆在那边散不掉的也不一样。真武汤是"泌尿的肾"虚了,水抽不掉,所以肠子里面一直处在有积水的状态。 真武汤还有一个好的辨证点,平常我们太阳病发了汗之后,还继续发烧,那时候不会出现这个辨证点,可是在少阴病会出现,就是真武汤证的"四肢沉重疼痛"。这个辨证点,不但是真武汤证下利的时候用的辨证点,也是真武汤跟附子汤的辨证差别。附子汤是"骨节痛"为主;真武汤的痛感,是温吞吞不太明显,就特别觉得手重脚重。所以你要辨真武汤跟附子汤证,附子汤的骨节痛是比较刺痛,比较像麻黄汤证的那种痛,也就是附子汤的痛是关系到风湿的那种感觉。而真武汤的痛是水毒来的,所以是整个人觉得手脚重的那种痛,不是很痛,但是重。一个是沉重为主,一个是骨节刺痛为主,这样就能够分得出来。那四逆汤、白通汤呢?手脚冷为主。这样子分的话,这个比较是属于少阴偏冷证的四逆、真武、白通,这三个大概就可以分得出来了,那白通是什么?是没有脉嘛。 那如果你要说白通汤的话,葱白是又腥又滑的东西,腥滑是行气药。所以如果要说白通汤是什么东西,你也可以说是循环障碍。就这个人心、肾力道都不够的时候,他体内血液都已经到不了该去的地方了,所以我们中国人觉得的阴实,换个西医的讲法,就是循环障碍啊。这一类循环障碍的病证四逆汤还有别的条文是说,少阴病如果"脉沉下去"是四逆汤,所以脉沉、下利清谷是四逆汤;水泻、无脉是白通汤。 白通汤有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些参考点,就是一个人在下利无脉的时候,如果他的脸开始浮肿,这是白通汤;或者是这个人是四逆汤的下利清谷,可是他特别头痛,有头痛的话,就要用到通脉四逆汤或白通汤把阳气拉回去。四逆汤证加头痛,代表他阳气是上脱的,那个时候也是要用到葱白的。真武汤的话,就小便不利、肚子痛,跟手脚沉重的痛,这样子来分。 那如果,不属于寒证拉肚子的话,阴虚下利的话,我想朱鸟汤跟猪肤汤要分一分。朱鸟汤的下利是痛得不得了,有出血的;猪肤汤是整个人是发干的,全身发干发燥还在拉肚子,下焦又不够暖,那这种阴虚的时候,你光是用附子不行,一定要有胆固醇,命门火才点得起来。就是附子好像是去点那个火,胆固醇是汽油,没有油给它烧,命门火不能持续的。 那至于下利下到下焦虚到"尾闾不固"了,变成肠膜脱落而出血的,那是桃花汤。之后的课还会教一个少阴猪苓汤,猪苓汤是水热互结,那他的病比较是三焦的水跟热结到一起不通。 那这样子几个层次的下利,我们对少阴病有一个认识的时候呢,我想会比较好一点。我们虽然说张仲景他三阴病糊在一起,可是一个少阴病该有的层次都还是有的啊。如果说少阴病麻附辛、麻附甘跟真武汤,其实那一个系列的主证都比较会挂到"小便不利"为主,比较不到下利这一边。 那这样子少阴病一个一个方子的层次,大概有个感觉,那剩下来的通脉四逆汤、猪苓汤这些,我们就对不起,只好下次见面的时候再来讲了。那还有什么漏讲的地方,跟昨天的课相比我有什么漏的吗?好,因为好一阵子不见了,惟恐有漏。有漏了,阴证的方子吃错了在家里面会吃死人的啊。我觉得少阴病的整个思考原则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因为我们人一定会死对不对,我们都有机会看我们家人死对不对,那大家在家里要死人时这些东西都会经过一次,所以就是知道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