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腔女高音,人间哨子精;为大家盘点 10位花腔女神 以及她们舞台上的高光时刻

 yy2751 2022-10-17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花腔女高音 总是歌剧的闪耀焦点

她们是技惊四座的哨子精

她们也可以是清脆伶俐的百灵鸟

甚至能化身一壶尖叫的沸水

提到花腔女高音,你最先想到的

或许《魔笛》中气焰逼人的 夜后

图片

或许是《霍夫曼的故事》中
时不时就要拧发条的 木偶

图片

抑或是《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
血溅新婚夜的疯女 露琪亚

图片


她们各怀绝技,美妙刺激

她们有的声量轻巧灵活善于抒情

有的洪亮饱满充满戏剧张力

下面为大家盘点 10位花腔女神

以及她们舞台上的高光时刻



图片

01

罗贝塔·彼德丝

Roberta Peters

威尔第《茶花女》第一幕

“真奇怪,他或许是我渴望之人“

E' strano!Ah, fors'e lui

美国花腔女高音Roberta Peters颜艺兼备,是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常青树。她唱功精湛,嗓音轻盈剔透,声音质感听上去富有少女气息。

她犹如一把音色甜美、反应敏锐的小提琴,艰深的花腔唱段在她的驾驭下如云雀振翅翱翔,代表了那个时代轻巧的声乐审美风格。

图片

02

莉莉·庞斯

Lily Pons

德利布《拉克美》第二幕

“银铃之歌“

Où va la jeune Indoue

Lily Pons同样是一位轻巧型的花腔女高音,她的花腔演唱非常有辨识度,活泼俏皮的舞台风貌令人难忘。

她的音色听上去更加璀璨明亮,有着银铃般清脆的质感,犹如山泉潺潺,流畅清丽。

歌剧《拉克美》中的“银铃之歌”是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Lily Pons充分展现出了她惊人的技巧,高耸入云的音符如钻石般颗粒分明。

图片

03

埃尔纳·萨克

Erna Sack

轻歌剧《娜侬》选段

Richard Genée Nanon

Erna Sack被人们誉为“德国夜莺”,她音域极广,收放自如,她的声音表现夸张惊人,在极高音区的花腔演唱如电流般直戳听众脑壳,仿佛能将玻璃震碎。

轻歌剧《娜侬》是一部较为冷门的作品,在这段录像中,她充满自信地与长笛展开音高竞技,像一股向上横扫的疾风直冲巅峰,她的花腔有着海妖般惊艳的魔力。

图片

04

玛朵·罗宾

Mado Robin

多尼采蒂《拉美莫尔的露琪亚》选段

“苦泪洒在面纱上“

Spargi d'amaro pianto

Mado Robin有着“法国夜莺”的美名,她同样是一位令人惊叹的超技花腔女高音,她的高音辉煌铮亮,在极高音区控制自如,如履平地。很可惜的是,她四十岁出头便英年早逝。

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第三幕中的“疯戏”,悲喜交加、疯狂迷乱的情绪起伏,加上艰深的声乐技巧,是令人生畏的唱段。Mado Robin的演唱炉火纯青,如烟花般上下飞窜,流光溢彩。

图片

05

米莉莎·科犹斯

Miliza Korjus

约翰·施特劳斯《蝙蝠》选段

Die Fledermaus

三十年代末,一部黑白电影《翠堤春晓》,让波兰花腔女高音Miliza Korjus一炮走红,成为当时国际上最炙手可热的演唱家。

影片记录了她多个令人惊叹不已的高难度唱段,包括那长达半分多钟的拖长音。她能载歌载舞的同时,保持平稳流畅的气息,嗓音绚丽闪耀。

图片

06

英格堡·哈尔斯坦

Ingeborg Hallstein

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

Frühlingsstimmen

德国花腔女高音Ingeborg Hallstein,以其无比纯净的声音闻名于世,她的嗓音清澈见底,在高音区的抒情咏唱宛如清泉石上流淌,飞珠滚玉。

她的快颤晶莹迷人,跳音精准,格调高雅而不过分炫耀花腔。不仅唱功精湛,她还有着姣好的容貌和身材。

图片

07

安娜‧莫芙

Anna Moffo

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选段

“我听到一个美妙的声音”

Una voce poco fa

美国女高音Anna Moffo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银幕巨星,她歌唱技巧出众,外貌条件优越。她的声量不大,但非常醇厚温暖,线条清晰匀称,有着浓郁的感染力。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罗西娜咏叹调”是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花腔炫技唱段,Anna Moffo的声音条件非常适合唱这种介乎于中音和高音之间的唱段,充满活力,具有弹性,音色丰满俏皮。

图片

08

波戈娜‧索克斯卡

Bogna Sokorska

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选段

“木偶之歌”

Les oiseaux dans la charmille

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木偶之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花腔女高音杰作,接连不断的跳音不给演唱者丝毫喘息的机会,驾驭如此高难度的作品时,还要表演得如木偶唱歌般轻松自如。

Bogna Sokorska似乎觉得这首咏叹调还不够难,再反复的段落里加入了大量即兴的花腔装饰,可谓是艺高人胆大。

图片

09

琼‧萨瑟兰

Joan Sutherland

多尼采蒂《波吉娅》选段

Lucrezia Borgia

Joan Sutherland是歌剧舞台上万众瞩目的全能女歌王,代表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审美风格,不同于那些声音轻巧的花腔女高音,她音量宏大、气势辉煌,嗓音中充满了力量与气场。

多尼采蒂的歌剧《波吉娅》讲述了一个蛇蝎毒妇的悲剧,Sutherland那浓烈的情绪表达,那钢铁般坚固的声音,赋予了这部作品深刻的悲剧震撼力。

图片

10

艾迪塔‧格鲁贝洛娃

Edita Gruberova

托马斯《哈姆雷特》选段

“奥菲莉娅的疯狂场景”

Ophelia's Mad Scene

捷克女高音歌唱家Edita Gruberova,是舞台上的不老神话,年过七旬,照样可以唱下全场《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她嗓音洪亮,色彩多变,在极高音区盘旋时,能自然平滑地控制音量的强弱。

她标志性的高音弱音技巧,被乐迷们戏称为“坠机般的听觉体验”,她在这段著名的“疯狂场景“中的发挥,展现出了她强大的声乐驾驭能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