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病之脉阴阳虚实辨证为治病求本之眼目

 阴阳先生林国良 2022-10-18 发布于福建

186、寒三日,大。

解:脉大与胃家实其阴阳虚实属性相同,只是观察问题的角度参考标准不同广义脉大指脉长度、宽度、力度皆大病标为实证,狭义脉大仅指脉宽度大,与脉细相对,脉细病标为阴虚,狭义脉大病标为阴胜(阴实)。

六经病之脉小结

少阳病脉弦。

太阳病脉浮。

阳明病脉大。

太阴病脉缓。

少阴病脉微细。

厥阴病脉沉迟短左长紧芤右短

证有标本、真假、局部整体之惑,独脉为机体内在阴阳虚实的真实反映(后世脉诀解读有误,合参论脉之阴阳虚实辨证)。故仲景云xx病脉证并治法脉在证之前。一指脉法不细分三部九候,将脉从浮沉、频率、长度、宽度、力度、运行过程、左右对比等几方面按阴阳虚实法则之。一个典型的经方方证,其脉浮沉迟数大细滑涩等皆有一定之规

187、浮而,手足自者是系在太。太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爲陽明病也。

解: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行不息,传经、变化是永恒的主题。本条文传经之逆传。合参182条文太阴阳明

手足自温:既是主观感觉也是客观体征,病标为太阴阳胜热证治病求本责其本经病、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千金三物黄芩汤证、调胃承气汤证、泻心汤证、芍药甘草汤证、桂枝加芍药汤证等皆可手足自温。合参第99228278条文。

脉浮:脉浮病标为三阳病,太阴为三阴之始,为接受、运化之所,太阴病阳入阴有碍时脉浮。

脉缓:病标为太阴病。

四末:属太阴地界。

系在太阴:病标为太阴病。系在太阴、转属阳明论标证之六经所属。六经病外证及六经地界分属为六经辨证之眼目六经病外证及六经地界分属不清,六经辨证茫无头绪。

小便自利:小便通利。

原文“太阴者身当发黄”疑有讹传,正确疑为“小便不利者身当发黄”小便不利者身当发黄与后文“若小便利者不能发黄”相对。湿热纠结相恋则成黄疸,小便利者,无湿停留,湿缺其一不能成黄疸。手足自温者必问大小便。

大便鞕:鞕:1、古同硬,坚。2、古同鲠,哽塞。大便鞕包括内实(大便硬)、不大便、大便难(不大便、大便难为哽塞之意)三种情况。大便鞕病标为阳明腑实证。合参第181条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