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灯下闲话~秋天,北京人都干点什么

 俗文化研究院 2022-10-18 发布于河北
锅子

锅子,其实更准确说应该叫暖锅。为什么这里叫锅子或者暖锅而不叫涮羊肉呢?一,涮羊肉只是暖锅的一种,我听老人管他叫羊肉锅子而已;二,过去的普通人家,买羊肉涮火锅的机会,还没有买点牛羊肉,弄次烤肉的机会大。秋天的雅好很简单,烤一次肉,有个一斤牛羊肉就够了,再来点葱丝,香菜充数,再垫吧一点烧饼,一顿烤肉挺圆满。涮羊肉不行,涮一次羊肉,你真得好好准备几斤肉,肉少了,涮锅子的意义真的不大。虽说,涮羊肉也有白菜豆腐充数吧,可是这两样东西的味道是建立在羊肉上的呀,没有羊肉(或者缺少羊肉)那白菜,豆腐等于就是白水煮呀,那味道能好的了吗?而且,羊肉锅子不光羊肉不好弄,就是作为调料的芝麻酱当年也是凭票购买的呀。所以说,涮羊肉的难度大于烤肉,所以,吃羊肉锅子的机会就少。反正在我童年的记忆力,家里吃涮羊肉,不过有限的一两次。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我的涮羊肉的记忆,就都停留在餐馆里了。再有,就是九十年代以后了,物资供应丰富了,我反倒爱在家里用涮羊肉请客了。无他,一个是省事,还有就是头天涮完羊肉的汤,第二天我拿它下面,最好是杂面,家里没有,用挂面也行,用汤煮碗面,再用剩余的涮羊肉调料一拌,味道绝美。不过,我的痛风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说到底,不吃涮羊肉,当年吃什么呢?我不知道别人家,反正我们家很简单,拿出涮羊肉的紫铜锅子,放上大白菜垫底,再放点豆芽(必须是黄豆芽)放上几个泡发的香菇,(把泡香菇的水也倒锅里)然后放上一些,家里人爱吃的,也买的到的青菜,就行了。比如豆腐,比如平菇等等,然后把锅里放满开水,静等水开就行了。随便调个三合油,沾着吃,绝对美味!其精华就是黄豆芽和香菇,这两样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他们,锅里的水才能称之为汤,味道及其鲜美!至于,看别的小说家还有民俗学者,说什么深秋开始吃一品锅子,鱼肉锅子甚至菊花锅子,那些也只能是文字里的,现实中确实没有尝过。
赏菊。

本来这一点是看金受申老先生书中所写,赏菊是老北京人的一大爱好。可是看到这,我就触动了我童年的一些往事。
我的童年住在天安门附近,每到秋天,中山公园的花房(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叫花房,反正是一座暖棚)菊花盛开!我只是记得,中山公园花房里(是不是的咱们姑且这么称呼)有一两个花工,他们不知道来自于清宫呀,还是怹们的技术来源于清宫的传承。(年代久了,我实在记不清了)总归,菊花让他们养的出神入化。我为什么记这么清楚呢,我有个邻居,是个叔叔。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个文艺青年。他每年秋天都要去,去就带着我。所以,我对菊花的印象及其深刻。也可以这么说,我今后几十年都没见过开的那么璀璨的菊花。只是不知那些老花工的技术是否传承了下来?现在的秋天,去中山公园还能不能见到盛开如斯的菊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