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日世界的森森白骨——藏传佛教与“嘎巴拉”

 timtxu 2022-10-18 发布于上海

法器是所有宗教仪轨之中必不可少的器具,甚至就广义而论,凡是修行之人所持具有特殊功效意味的都可称之为法器。

当然,宗教的不同,其法器也是不尽相同。

图片

充满神秘色彩的藏传佛教,因其特殊的宗教形成,一系列种类繁多,材质各异,造型奇特的法器更是为这个宗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撇开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双修”“欢喜佛”“空行母”,单就“人骨法器”这一类便已足够令人瞠目结舌了 。

图片

嘎巴拉

藏密将人骨法器称为——“嘎巴拉”。

按照藏传佛教“轮回转世”以及“六道轮回”学说中认为:人的灵魂是流转的,而身体作为一种容器,则是物质,生灭的。

当灵魂离开人体时,身体便如石头一样没有了生命的物质。

此时对于人身体的使用,谈不上残忍和野蛮,反而是种放弃执著,得到解脱的象征。

图片

僧人们将高僧的遗骨中的指骨和眉骨制成念珠,108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其中一百零八种烦恼六根为: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共三十六种, 再以前世,今世,来世三世合成一百零八种烦恼。

不仅如此,密宗的认知中头顶是最为清净、洁净的地方。眉心骨又是明点,是观想出入之地,喇叭们认为这些骨头更有悟性。

于是又将高僧的灵盖骨弧面黏结,两面蒙上猴皮,窄腰,下有一个小柄及丝绦带,一面嘎巴拉鼓便制成了。

图片

鼓腰系两个小骨锤,手持鼓腰摇动,小锤即击鼓面发声。修法时摇鼓,代表赞颂诸佛菩萨的功德。

又有将头骨制成嘎巴拉碗,密宗修法者举行灌顶仪式时,在灌顶壶内盛圣水,头器内盛酒,师傅将圣水洒在修行者头上,并让其喝下,然后授予密法。

图片

传说

“嘎巴拉”的来源,最初是一位古印度大成就者的名字。

嘎巴拉的妻子与五个子女相继去世,嘎巴拉伤心欲绝,在坟前大哭,久久不肯离去。

此时伽士纳波杰巴大师经过这里,问他在做什么。

嘎巴拉告诉大师:我的妻子和5个孩子全部去世,我无法忘记他们,所以才极度悲恸。

纳波杰巴大师告诉他:三界轮回中的众生都是处在这样的痛苦中,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受到这种打击,你不要再因此而伤痛。你再悲伤对自己也无益,应该要努力修持佛法。难道你仍然对轮回中的生生死死不感到恐惧吗?

嘎巴拉继续问,我现在对轮回生死很是恐惧,如果您有能得到解脱的法门,请您教我。

纳波杰巴大师在喜金刚的坛城中给他灌顶并教授他口诀,叫他依法如下修持:

以亲人的骨头作成六骨饰来穿戴,将头骨切下来当钵,头骨就是生起次第,头盖骨中的虚空就是圆满次第。

最终嘎巴拉努力修行9年,终于证悟,成为了84位大成就者中的嘎巴拉大师。

可见,这个传说的尽头就已经是骨与血的残忍了。

图片

由来

起初,“嘎巴拉”只是在北印度婆罗门瑜伽士的古老记载里出现。

这些丛林哲学家佩戴七种人骨法器,持人骨念珠的诗歌,在那个时代佩戴人骨和持有人骨念珠是婆罗门瑜伽修行者的标志。

图片

在婆罗门教中召唤财源与男女因缘是极高的秘法修炼,需要特殊人骨的法器持有。

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印度佛教流入西藏,带入了婆罗门的秘密之法,嘎巴拉念珠也正是随法而来,融入藏地的分枝法脉。

图片

流入到藏地后,由于本土“苯教”的生人祭祀融合,将“人骨法器”带到了另一个层面。

不够用的高僧

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发展,法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渐渐地,高僧不够用了。

十八世纪旅居拉萨的Penna在他的游记中写到,在拉萨附近有一堆尸处,在这里被处决的犯人的胫骨会被取下做成长号,头部则被取下制作成碗和念珠供僧人使用。

而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也声称蒙古人的金帐里吐蕃巫师会“吞噬”死刑犯的肉体。

图片

除了犯人以外,僧人们也会挑选龙、虎两个极阳人格的人的头骨为珠。

这与中国古代先秦道家、方士阳阳学不谋而合,这与藏传佛教的奠基人莲花生在中国习道家体系命理学的经历不无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密不可言的特殊要求,诸如未破身的男女,以及违背人伦的生子,就更不能见诸于文字了。

图片

对中原的影响

随着藏教文化的逐步传播,元代更是将藏传佛教设为“国教”,嘎巴拉文化逐渐进入中原地区。

《元史》、《南村辍耕录》等史籍记载:

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宰相桑哥的授意下,杨琏真迦利用职务便利,勾结演福寺恶僧允泽等人,疯狂盗掘了位于绍兴攒宫山的江南六陵。

妖僧杨琏真迦下令手下将钱塘、绍兴之南宋皇陵,盗宝弃骨于野,盗掘陪葬品,作为寺院的“香火钱”。

图片

更有甚者,见宋理宗尸身保存完好,将尸体倒挂在树上三天,结果流出水银,又以理宗头盖骨截取并制作成为饮器,是为骷髅碗。

杨琏真迦用以修炼财续之法,不但用它来做盛酒器具,即嘎巴拉碗。

图片

明朝建文二年,朱棣与明军白沟河大战,阵亡军士积骸遍野,成祖即位后,将阵亡军士头骨磨成念珠,分赐给众宦官诵经念佛用,以超度其轮回。

其中有头骨深大者,则做成“嘎巴拉碗”,分赐诸佛寺,内畜清水,超度将士亡魂,为其荐福。

图片

明仁宗朱高炽第九个儿子朱瞻垍的墓中出土了5300余件精美艺术品,其中也有着一串人骨佛珠。

显然,在“事死如生”的丧葬文化中,这串人骨佛珠对于墓主人的意味也是极大的。

图片

至于清朝乾隆年间,据清宫廷档案《旨意底档造办处活计库》记载,第二次平定大小金川告捷之后。

乾隆下旨“凌迟”处死了12名头领,并将他们的头骨和腿骨制成了藏密法器嘎布拉碗(颅骨碗)、嘎布拉鼓(颅骨手鼓)、刚洞(胫骨号)。

图片

人的一生,灵魂是意志与信仰的核心,身体是思想价值的载体。

受传统宗教文化影响,“死者为大”的丧葬观念之下,人在死亡之后,亲人对于其尸骨依旧保持着尊重,这是对于生命的敬畏,同时也是希望逝者能够入土为安的莫大期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