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门双进士”的徐氏父子

 黄之中 2022-10-1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代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代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图片

《青浦县志》(清光绪版)中的三泖图

青浦地处九峰三泖之间,人才荟萃。在科举时代有记载的青浦进士有162人(包括武进士2人)。在唐代仅有顾谦1人登进士科,宋代进士有4人,元代未见记载,明清两代较为详实。明代自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开始,有进士86人,清代有69人。最后一任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徐彭龄,辛亥革命后曾被推举为青浦第一任县民政长。另有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年间武状元各1名。

在这162名进士中,有这样两个人,徐三重、徐祯稷,以“父子双进士”鹊举松郡。徐氏父子是青浦七宝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青浦建县时,七宝属青浦县。到明万历元年(1573年),以蒲汇塘和横沥河为界,七宝镇分属华亭、上海、青浦三县分治。

图片

徐三重像(照片来自网络)

徐三重(1543—1621年),字伯同,号鸿州。父沛为松郡名医。祖设义塾于镇,以课徐氏子孙及乡里贫寒弟子,三重于塾中入学发蒙。父督学甚严,三重倍加勤读。因学绩超伦,被同辈赞为神童。童子试为一邑之案首(秀才第一),年未弱冠。为邑庠生后,刻苦益进。五年后,中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举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会试中贡生,明万历五年(1577年)殿试以第二甲登科即被朝廷授刑部主事。仕途六年,陈利除弊,减刑科,倡教化,以“怡清乐靖”按抚四方,颇著治绩。然而与首辅张居正“得盗即斩”的报刑政策相左,更不满张居正主政下的军政腐败,报国无门,便在染疾中辞职回乡。

图片

《青浦县志》(清光绪版)记载徐三重中进士

回到家乡青浦后,倾心于一方一地的公益。首先修茸七宝最早的乡校——祖父徐寿创办的“徐氏义塾”,让族中弟子和贫寒弟子能继续读书,使七宝一地人才辈出。又顺民风民俗之情,见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造的七宝教寺大殿破旧不堪,建于兴云桥上的那座俗称无底关王庙残破严重,便捐资主持重修,使两庙辉彩重光。

图片

《青浦县志》(清光绪版)中专门为徐三重立传

后绝意仕途,40年不入公门。士大夫途径松江,便到七宝登门拜访,他闭门谢客,情寄白云。然情系社稷,心忧幼主,盼器用正人能手,多行善政,得报则喜形于色。闻国家有水旱之灾,则茶饭无思,寝不安枕。曾撰写了感人肺腑的《救荒议》,陈述救荒主张,关心国计民生。以“民为邦本”,告诫在位为政的“青天大人”。

他善待年迈双亲,以孝行闻于松郡,以睦邻仁德垂范于世。淡泊明志,俭约处世,不尚奢华,惜时以读书著述。他书斋中悬有八句处世警言:“室无美姬,堂无俊仆,家无戏具,门无杂宾。宅取安人,田取给食,书取明道,器取适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