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面故事 | 唐晓勇:向着儿童那方—— 一位一线教育者的儿童探索

 盐心Jaffe 2022-10-19 发布于四川


唐晓勇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校长,“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首批成员、微软全球教师大使、教育部 “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全球创新教师大赛第三名获得者(2009年巴西)、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

一座“梦工厂”

今年,唐晓勇改造了校园空间。

他围绕着操场上的大树,建了十几个透光的“花坛”。花坛上空,高低悬着许多灯泡,像一个个小小的造梦空间。孩子课余时间可以去到里面,享受不被打扰的个人世界。

当唐晓勇看到孩子们喜欢在校园围墙边的竹丛里躲藏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就在这次采访前不久,他还带着老师们共读了一本叫《儿童的秘密》的书——

“秘密是人生成长的关键,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自我感;秘密还能帮助孩子感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孩子体会到自我在不确定性下的可塑性;秘密是一份礼物……”

“阳光花坛”,也是唐晓勇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2015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南科大二实验”)创建。作为创校校长,唐晓勇首先面对的就是学校的空间问题。

学校由深圳地铁集团建造,周边环绕着主干道、地铁、铁路、高速路,操场就架在地铁维修车间上层,甚至离教室最近的地方仅有两米多,师生们忍受着无休止的噪音……与其说这是一所学校,不如说更像一座工厂。

变革首先从空间开始。学校封闭走廊过道,安装了智能化开窗系统、新风系统,减少了噪音的同时让空气自然流通;在校园文化上,唐晓勇力求整洁、干净,尽量不在墙面上贴所谓办学理念,在他看来,学校墙面不能太满,要给儿童多留白。

变革还渗入了教室和课堂。“不能让学生从始至终都是排排坐,那样剥夺了儿童对话的空间、合作的机会。”

如此引导下,老师们便纷纷开始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来设计座位,比如“单人单桌”,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四人小组”有利于成员充分表达;“六人小组”圆桌有利于合作商讨;“U形座位”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Wi-Fi形”,有利于提升学生注意力……每间教室的座位布局,都可以不一样。甚至连讲台都取消了,教师的身影不再是焦点。

“阳光花坛”

唐晓勇还特别强调光,“光会带来空间感”。因此学校图书馆墙上开出了一扇扇圆窗,让光自然地照进来。那么,书架该有多高呢?——最高的位置,就是孩子可以够到的地方。

“这一切都是按照儿童的需求来设计的。”初为校长,唐晓勇似乎很自然地就这样做了。如果说学校起初的格局像个工厂,那么他希望这是一座为孩子造梦的“梦工厂”。

发现儿童

其实对于唐晓勇来说,“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并非一种天生的能力,而是要经过学习和思考才能获得的品质。

还得从二十三年前说起。1999年,深圳南山区南头小学开始推进信息化教学,并给每位老师配了一台电脑。虽然唐晓勇之前在家乡四川彭州从教的学校也有微机房,但基本没派上过什么用场,初来乍到的他只会开机、关机。这让他压力不小。除了新教师培训外,唐晓勇每天起早贪黑,在办公室自己练习。“如果你不能用计算机教学,就要落后。”

压力来自生存,但唐晓勇却在学生身上找到了动力。

他接手三年级一个“四结合”电脑实验班后,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打字、学习。他了解到,学生们家里都有电脑,每周还要在学校网络教室上课,开展Web Quest (网络主题探究)学习。因此,孩子对技术更敏感,学新技术也更快,用技术解决问题,成了他们自然的思维方式。“这时候教师要怎么办?是与学生平等相待,互相学习,还是顾及师道尊严,居高临下?”唐晓勇选择前者。

随着和学生们熟起来,唐晓勇发现了一个特别喜欢做动画的孩子,以及他的作品——一部探究地球诞生、成长和未来的八分钟动画。即使不懂创作,唐晓勇也知道如果一帧一帧去画,凭孩子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如何解决?原来孩子巧妙地用了一款软件,将材料视频分解成许多“零件”,再按他的思路,重新组合成一部新作品。还有一次,五个女孩合作建了一个以“探究生命”为主题的网站,每个人负责其中一个板块。

这些都给了唐晓勇启发,“发现了他们的学习特点——创新、合作、用技术解决问题。”

唐晓勇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他开始用信息技术,和孩子们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开始做的是一个新加坡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我们的城市”。电脑还用不熟练,但他乐于挑战。那段时间,每周末唐晓勇都要逛深圳的街巷、景点,和学生一起探究这座城市的移民文化、创新文化,然后通过写作与新加坡学生远程交流。

之后唐晓勇还参与了微软(中国)携手助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扶贫、戴尔“互联创未来”、英特尔未来教育等信息化项目,通过远程协作,推动西部教育发展……

“当年,唐老师和我们一起做了许多探索,你不知道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多么重要,因为那个'大人’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手握着标准答案来教育我们,而是在真正意义上和我们一起探究,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些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一位名校硕士在读的昔日学生这样回忆道。

2009年,唐晓勇代表中国参加了被称为 “教师界的奥林匹克”的全球创新教师大赛。他带去巴西参赛的项目是《蚂蚁行为探究》——和自己三年级的学生及甘肃一所县城学校的学生,通过网络远程协作,研究不同地域蚂蚁的生活习性。最终,在来自69个国家的300多个项目中,唐晓勇获得了最佳合作奖。

把教育放在全球背景下思考,使唐晓勇更明确了自己所追求的教育形态——发现孩子的需求,尊重他们的创造力、合作力,尊重他们的主动性,成人要做的,就是为儿童提供发展的平台。

从小县城走向大展台,为什么是他?

唐晓勇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和自己的教育经历不无关系。就像一位儿童研究学者所说:“全面拥有童年的财富、童年的生活,才能避免传统教育的某些异化。”

六大生态系统直播课——非洲彩绘脸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唐晓勇曾是一名中师生。他这样回想那段好时光:“中师入学严格,能进的几乎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之后,我们又进一步接受了良好的全科教育。”学校为学生的每一种爱好创造机会和空间。比如唐晓勇喜欢音乐,就可以自己去全天开放的琴房练琴。后来他还组了支摇滚乐队,周末到周边乡镇去演出。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又充分释放。

“中师的活动也很多,教师的专业技能课尤其多,每学期都要去学校实习、模拟上课,人的交往、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挖掘。” 唐晓勇说,在那样的氛围中,只要你积极参与,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精彩”。毕业后唐晓勇进入彭州一所小学教语文,之后七年间,他时常把事情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做,比如班级管理……

“还是不安分,想闯一闯。”唐晓勇笑着说。彼时二十多岁的文艺青年,看着身边的退休老教师,仿佛一眼望见了自己的人生——买买菜,读读报——“如果我的未来是这样……”

他想到了离开。1999年,唐晓勇通过应聘,来到深圳的南头小学,并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教育的重构

唐晓勇常年戴一副黑框眼镜,看着温和儒雅,说话语速却很快、情绪饱满,这些年他做课题、发论文,俨然有学者气质。又因常在各地做经验分享,推动课程在全国多所学校落地,也被人称为“学术型校长”。但在标签之下,他更在意自己内心的变化。

“根据预测,随着科技发展,今天超过70%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未来的学生一生可能要换8次工作,甚至是跨行业的工种转换。”身处深圳这样的创新前沿城市,在改革、融合、发展的理念影响下,面对着一群小“数字原住民”,倡导“未来教育”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对唐晓勇来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在南科大二实验创校迎新之际,唐晓勇就在思考,对于这样一所学校,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宜的。

他将望向远方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孩子身上, “当下学生接触的信息和思维方式都已发生巨大变化,所以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他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面对怎样的未来,需要怎样的学习。”

经过观察,唐晓勇提出了这样一些“未来能力”,比如问题解决,比如独立思考,比如团队协作、数字素养、跨界交流合作……他为未来教育这条巨轮,注入了“人”的压舱石。

去年,唐晓勇入选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的 “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成为20位首批学员之一。在此机会下,他将多年来零星的思考总结出来,发现,原来这么多年他一直在研究儿童需求。想明白了这一点,他开始把当下和未来的教育放在儿童立场下进行“重构”——

“有些人从时间视角理解未来教育,有些人认为未来教育就是新技术引领下的教育变革,但我认为还是要从人的角度,思考儿童和未来的关系是什么,儿童到底需要什么,我们的教育满足儿童的需要了么?我们的教育应该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他继续反思:“如果动用成人的权威,对儿童的成长过度参与,就会形成对儿童的压迫。”

这一系列变化,何以发生?

当我们尝试深入了解时,首先看见的是阅读的滋养。比如去年,唐晓勇读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其中谈到了爱的教育,“在爱的面前,儿童才能真正显示出他们本来的样子”——“一句话就打通了,”唐晓勇说,“在孩子看似简单的行为下,其实有许多深层的东西可以探索,但你如果不爱他们,就看不到。”

自从当了校长,他几乎每天早上都在校门口等待、迎接孩子,和孩子们击掌,打招呼。他发现学生越来越有礼貌了,对来学校也越来越期待了。“人与人的肌肤接触,会带来情感的连接,会更有安全感。”

唐晓勇每学期都会在办公室放好几箱书,随时准备送给孩子们。上学期有一次,他给一年级的五个学生送书,发现那个“特别的孩子”也来了——一个从来不和老师和同学说话的孩子。唐晓勇将书送给她,她也不接。“但从她的眼神里,能感觉到她想要。”唐晓勇当即让其他孩子先回去,然后把十几本书摊在地上,让这个孩子自己选。当她的眼睛扫过一本《西瓜游泳场》时,忽然一亮,“我就知道了,她喜欢那本书。”

唐晓勇把书拿起来,拉着孩子坐下,开始给她讲书中的故事,“我把第一页读给她听,然后合上书,'后面发生了什么呢?送给你,想知道的话自己看吧。’”孩子接了过来,面带微笑和校长合了张影,仍然没有出声。直到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女孩突然转身说了句:谢谢校长。“那一刻我很感动。”唐晓勇说。

美丽中国直播课——汉·礼·乐

“当我们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时,会发现他们其实很渴望和你交流,只是出于某些原因,他们畏惧、或不知道怎么交流。”蹲下身和孩子说话,已经成为唐晓勇的一种习惯。

从自己孩子身上,唐晓勇也得到了珍贵的经验。

他非常疼爱刚上初一的女儿,希望她如自己所愿的那样长大。在女儿六年级的时候,看到她的不足经常会直接提出来。那段时间,唐晓勇发现女儿和他变得疏远,尤其不喜欢他巡课的时候去自己班。耐心询问才知道,原来女儿怕别的同学认为,自己是沾了校长爸爸的光。

“作为成人,尤其是校长,有些理念或许可以说得很好,但在实践中却常常会忘记自己的角色,忘记儿童真正的需要。”现在,唐晓勇尝试用鼓励的方式和女儿说话。

相较之下,对于儿子,唐晓勇就显得“宽松”得多。高考填志愿时,儿子“请他不用操心”,他便尊重儿子的选择。选专业也一样,“他选的是传媒,拍片子、写剧本、做摄像……

很辛苦,但再苦再累他也不说。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就是要相信他们能为自己负责。”包括将来儿子去哪个学校,唐晓勇都打算让他自己选,“作为爸爸,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

“尊重不是完全放手,而是以平等的方式提出建议,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听得进去。当你以权威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即使你的建议很好,孩子也不一定会听。”在唐晓勇看来,尊重儿童,就是要不断和自己作为成人的掌控欲做斗争。

“其实有一百”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

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一百种聆听的方式,

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

去歌唱、去理解,

一百个世界,

去探索,去发现,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一百、再一百,

但被偷走了九十九。

——《其实有一百》 

这是一首由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洛利斯·马拉古齐创作的小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他和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教育,经过数十年探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哲学和课程,被称为 “瑞吉欧教育体系”,其重要特征就是——走进儿童的心灵。

在马拉古齐眼中,儿童天生具有发现、认识、思考、幻想和表达世界的丰富方式,面对儿童,成人要做的首先就是承认他们“其实有一百”。然后,保护儿童的潜能,使之不被压抑,并能得到发扬。

唐晓勇将这首诗用在了他的课题PPT中,并加以发挥——

“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的、生活的、经验的,儿童的学习建立在生活和阅读的基础上。同时儿童还是天生的探究者,他们对未知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在真实世界中感知、体验。

“因此应当以儿童的需求——爱的需求、探究的需求、提问的需求、创造的需求、合作的需求、表达的需求等——作为我们教育设计的起点,将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追求。”

如果说儿童研究是教师的第一专业,那么唐晓勇切合实际的“一线探索”,恰好和高校学者的儿童理论形成了互补和佐证。

唐晓勇走过不少学校,他发现,虽然每个学校操场都有沙坑,但有些却用板子盖住了。“可能有过孩子玩沙,把沙弄得到处都是,或者不小心被沙迷了眼……但是我们可能忘了,儿童天生就是喜欢动手探究的。”

所以在他的校园,沙坑可以玩,一切儿童真实的需求都会得到关注,但是——要讲规则。“儿童立场不是极端的儿童中心,而是成人和儿童的平衡点。”

在唐晓勇看来,儿童立场,就是尊重成人的主导性和儿童的主体性,并达到两者的平等协商,共同创造,相向而行。“在和谐的生态里,所有生命都能自由舒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朝着阳光向上生长。”一片森林——这是唐晓勇心中理想教育的样子。

道远路长

用什么样的课程形态来实现“儿童立场下的教育重构”,是唐晓勇在南科大二实验一直思考的问题。

课程主题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知识的裂变、技术的更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引发了儿童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唐晓勇认为,需要构建一个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认知方式及学习规律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建构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这样,真正的未来教育才成为可能。”

在课题PPT中,他为儿童画像:“主动的探究者、积极的建构者、问题的解决者、实践的创造者、协同的合作者、自由的表达者、质疑的创新者。”唐晓勇说,这些说法并不是从书里照搬来的,而是来自多年的课程实践经验——当然,经验有时也会反过来,促进课程的再进化。

比如三年级的“水的世界”课程,就是让学生到自来水厂调查水的净化、循环。同时,收集校门口的河水、周边的山泉水,拿到大学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水的化学反应实验。最终孩子们得出结论:山泉水看似清澈,但因微量元素超标,不能随便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五年级的“丝绸之路”课程。唐晓勇为我们详细描述了课程实施的经过——

首先,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目,建立阅读经验;

然后全年级上集体大课,每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地理、历史、风俗、文化等——来讲丝绸之路,由此分为对应的几个研究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加入,分组上课;

之后是“全员项目化学习”,5到7人一组,每组提出一个研究课题——课题从哪来?每位成员提5个,经过商讨,举手表决出一个最值得研究的;

丝绸之路研学旅行

再来就是答辩,请来老师和家长作评委,每位学生着正装,先以小组来陈述课题,然后是每个孩子的自我表达和提问——“让每个孩子都出彩”;

最后也是最精彩的:暑假的时候,学生带着问题实地走一段丝绸之路,“让孩子走进大千世界,在真实场景中学习”——这样的研学旅行,还包括三年级“水的世界”,走广东东江水系;四年级“茶文化”,走福建茶园、云南茶马古道;初一“黄河颂”,从郑州出发,沿途研究黄河的人文历史……

还有“返场表演”。下学期开学时,评出每个年级的前十五个项目,学校提供展示平台。到那时,全校所有孩子都可以下楼来,像逛集市一样,在各个展台间玩赏、询问、探讨。

这样的“统整项目课程”,唐晓勇和他的团队开发了21个,范围包括小学到初中。可以想见,在这样的学习生态中,儿童是如何被充分尊重的,潜能又是如何被充分激发的。

一位儿童研究学者若干年前曾这样说过:“我们尚不存在现代形态的儿童观念和教育观念……发现儿童的世界,尊重儿童的生活,建设儿童本位、儿童中心的教育观念,是实现儿童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今天,又当如何?

在唐晓勇看来,现在的教育者大多能够理解“儿童中心”,但如何落地实践,才见真义。“通过以儿童需求为本位的课程,撬动学校空间场景、互联技术、师生发展、组织管理等的系统变革,是更为重要的。”

过程中当然还会有新问题产生。比如儿童需求也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今之视昨已然如此,明天的儿童相较于今天的儿童,变化只会更大。但也有一些生命的元素是长存的,比如爱,比如想象和创造。“儿童的变与不变”,是唐晓勇接下来要驶向的航标。

审 | 周春伦

排 | 彭运康

END

2022年/第93期2022/10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订阅《新教育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