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四十三)

 大侃说 2022-10-19 发布于山东
你侮辱我,说了一些我不喜欢听得话,我对此做出反应,又或者我喜欢你所说的,我也会有所反应。但是,难道没有可能,只是听别人说而不做任何反应吗?无疑,如果我用心倾听,并去弄清楚你所说话当中的虚实真假,那么由这份倾听和觉察,就会有不做任何反应的行动。

克里希那穆提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是反应,探寻这些反应的源起,就会认识自己。要做到倾听,觉察需要一颗静谧之心。

早晨,送孩子上学,时间有点来不及,急匆匆的赶路,这时一辆车从小道逆行过来,把原本拥挤的车道占满,我们都行不了,它无法后退。

孩子的催促,迟到的铃声让自己变得急躁,你不能和对方对峙停在这里。能感受内心的怨气,当觉察到,脸上的僵硬开始变得柔软。我把车往后退了一下,给了两辆车错开的空间。

如果不养成觉知的习惯,那么愤怒,恐惧,悲伤,批评都是条件反射式的。所以情绪都在重复,你想要出离,但找不到出口。

这需要先养成对行为觉知的习惯,你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知道那些行为不能做,而不做。比如对手机的诱惑。

和很多朋友聊过天,说睡眠不好,问我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我说:念头太多,如果一个念头说:这么做,而另一个念头却说:不要这么做。你感受自己生气了,但你的另一部分却说,要友好。这些念头在制造矛盾,如果不想受制于这些念头,需要改变日常的行为习惯,从觉知行为开始,觉知念头,然后才不会被影响。念头源于记忆,教育,经历。行为来自当下,当你对当下有了觉察,过去和未来就不会影响你。

她说:挺难的。

我说:是的,生活本身就是挺难的。难得原因在于惰性,其实你只要行动,就会变得容易。你反思一下,在临睡之前是不是有看手机的习惯。

她说:是的。不然睡不着。

我说:手机屏幕是闪烁的,虽然眼睛感受不到,但眼神经是有感知的,所以会越看越清醒;而手机的信息大多与自己没有关系,负向的比较多,都会留在潜意识里,会以念头的方式来呈现。

那么改变的第一步,把手机换成一本哲学或者心理学的书籍,越生涩越好。开始会觉得内心的对抗,这都是正常的。习惯的改变,内心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当不在意对抗,就会臣服。

每天会和孩子一起读道德经,每一章节从生疏到熟练需要一个周的时间,开始会有不想读的念头。当不再理会这个念头,你只是去读,生疏也好,熟练也罢,只需要每天完成就好。那么生疏和熟练的念头就不存在了,剩下就是行动。你会从行动中感受到喜悦。

这和每天跑步,写作,早起的感受是一样的,你也不能用意志力来形容,坚持下去的称为意志力强,坚持不下去的称为意志力弱。当你认为是意志力的时候,就有了执著。

执著会消耗能量。只是到了时间去做,不再寻求认同,也不在意批评。让自己全然的行动。

克里希那穆提说: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时,就会有全然的行动。当思维混乱时,行动就是毫无章法的。我们大多数人用头脑思考很多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想一套,做一套。举棋不定,很矛盾。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不仅仅需要头脑思考,还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学习情绪管理,自我成长,100天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我是大侃,已坚持1341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