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食与分餐

 清茶999 2022-10-20 发布于天津

    在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方式,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会食传统产生的历史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古老,存在的时间也就是1000年多一点。可以寻到不少证据证明:分餐制在古代中国曾实行了至少3000千年。

    古代中国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子外的地上。后来说的“筵席”,正是这古老分餐制的一个写照。

     我们可以由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和绘画资料,看到古代分餐制的真实场景。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却看不到许多人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场景。低矮的食案是适应席地而坐的习惯而设计的,从战国到汉代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实物,以木质的为多,常常饰有漂亮的漆绘图案。

       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300年到2900年)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木案平面多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长约1米,宽约30厘米;案下三面有木条做成的支架,高仅15厘米左右;木案通涂红彩,有的还用白色绘出边框图案。案上还放有酒具多种,有杯、觚和用于温酒的斝(音“甲”)。这一发现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300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国出现的源头。古代分餐制的发展与这种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食案是礼制化的分餐制的产物。随着饮食礼仪的逐渐形成,正式的进餐场合不仅有了非常考究的餐具,而且有了摆放餐具的食案,于是一人一案的分餐形式出现了。

     分餐制的历史无疑可上溯到史前时代,它经过了不少于3000年的发展过程。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而这种饮食方式的改变,是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周秦汉晋时代,筵宴上实行分餐制,用小食案进食是个重要原因;而高桌大椅的出现,成为分食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西晋王朝灭亡以后,生活在北方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陆续进入中原,先后建立了他们的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频繁的战乱,使得中原地区自殷周以来建立的传统习俗、生活秩序,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礼仪制度,受到了一次次强烈的冲击。高足坐具的使用和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及至唐代,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可以肯定地说,在唐代时,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古代中国人已古代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改变。大约从唐代后期开始,高椅大桌的会食已十分普通,分餐向会食的转变,没有这场家具变革是不可能完成的。

    古代的分餐制转变为会食制,并不是一下子就转变成了现代的这个样子,还有一段过渡时期。在晚唐五代之际,表面上场面热烈的会食方式已成潮流,但那只是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了,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还没有出现后来那样的津液交流的事实。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就透露出了有关的信息。这幅长卷中,绘有韩熙载及几个贵族子弟,分坐床上和靠背大椅上,欣赏着一位琵琶女的演奏。他们面前摆着几张小桌子,在每人面前都放有完全相同的一份食物,是用8个盘盏盛着的果品和佳肴。碗边还放着包括餐匙和筷子在内的一套进食具,互不混杂。这里表现的不是围绕大桌面的会食场景,还是古老的分餐制,似乎是贵族们怀古心绪的一种显露。其实这也说明了分餐制的传统制约力还是很强的,在会食出现后它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到宋代以后,真正的会食——即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才出现在餐厅里和饭馆里。在传世宋代绘画《清明上河图》中,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都是现代意义的会食。在会食中也同时出现了公筷公勺的使用。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宋高宗“每进膳,必置匙箸两付,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后尝问其故,对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也许宋高宗是使用公筷公勺的第一人。

    分餐制是历史的产物,会食制是历史的产物,那种实质为分餐的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我们今天想要改革的进食方式,可以按照唐代的模式,即“大桌分食”。这种分餐制借了会食制固有的条件,既有热烈的气氛,又讲究饮食卫生,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