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分食到合食的过程探究中国古代饮食方式变化

 茶香飘万里 2022-12-27 发布于山西

一、从合食与分食的方式对比探究分食文化的由来

民以食为天,古代人尊崇美味佳肴,精致的生活无论在何时都能得到人们的青睐。虽然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了一些特别原因的约束,但人们自始至终对美食都是由衷热爱的。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美食文化产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

古代的生活方式更像一种形式或是一种模式。因为古代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而独立的生活方式会产生一些具有相应特色的习俗。因此,唐宋分食制就出现在了中国历史上。这种独特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因为唐宋时期人力与生产力的水平都不高,所以人们获得食物的种类与数量都是有限的。由于当时的人们为贫穷所困,所以不得不节省一点。而为了落实这种节省,他们创造出了一条共同的规则,就是对财物的共同权利。

他们会平均分配每一件物品来节约资源。在当时,每一个民族的族内食物都是大家共有的。在食物煮熟之后,大臣们会按人数平均分配这些粮食,一人一份,不多不少,方便每个人都能吃到。而当时并没有厨房和食堂,更没有桌子,所以一个家庭成员都会围在一起吃饭。这就是最开始的分食一说。

分食一说早在殷商西周时期时就出现了。因为古代民族早先都以战斗发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战斗民族慢慢拥有了秩序、有了领头人,对待生活的品质上的要求也上升了很多。

故人们的分工越来越有规律,越来越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故而物资的生产也有了肉眼可见的进步。但是就算生活水平上升了,人们的饮食方式并没有太显著的改变,依然在实行分食制。

而汉唐时是分食与合食方式发生变化的时期,这种变化是因为家具革新而改变的,桌椅的出现是改变的关键。因为有了桌子就可以坐在桌子边上吃东西。而不用蹲在地上围着篝火了。

如果没有桌子的出现,就不可能完成分食与合食的转变。也因为时代的发展,烹饪技艺有了很大的上升空间,而原来的小木头桌子已经不能盛放太多的菜肴,所以人们考虑用新的大桌子来代替它。

就这样,大桌子便出现了。但是也由于大桌子的出现,当时的人们就在想,如果还是像往常那样一人一桌、一个人一个饭碗的话,一般家庭是承受不了如此高的消费水平的,而且也显示不出来一家人凑在一起吃饭的热闹气氛。

而围在一起就餐正好适应了当时人们的就餐需要。一种新的就餐方式被提出来,就必定需要一段时期来磨合、去适应它。而这种合食制度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推广出去的,就像汉唐时期,由分食到合食的过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分食也罢,合食也罢,都是与当时社会制度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从考古文化角度探究分食文化的历史

王仁湘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分餐制是历史的产物,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那种实质为分餐的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现在重新提倡分餐制,并不是历史的倒退,现代分餐制总会包纳许多现代的内容,古今不可等同视之。”

到了汉代时期,将中国的家具与先秦的家具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分食制得到了传承持续,而唐代以前时期的分餐制可以从文字以及绘画上找到例子。比如汉墓壁画上的人物,以及画像石上的家具,比比皆是。

而在唐宋时期,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历史资料上的人们席地而坐、一人一个碗的热闹场面。例如,在河南密县一座汉墓中的画像石头就有《饮宴图》——宴会大厅富丽堂皇,主人家席地坐在那里,前面摆放了一大长方形桌子,桌案上放有托盘,托盘里面放满了餐具。当家主人席位的两边都有一排桌子,这些桌子是给族人们留下来吃饭而设置的。

又比如在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宴会图》也清楚地记载了——有一男一女正坐在地上,两人一边饮酒、一边听歌看舞,好不浪漫。而场地中间也摆放了两个大桌子,桌子上摆放着有尊、盂、尊等酒具。

《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记载的著名鸿门宴。就是在分食时期背景下的的故事。在宴会上,项王、项伯、范增、刘邦、张良分别坐在不同的桌子上吃东西,谈笑风生。

唐宋时期饮食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因为在唐宋时期,饮食方式大致上就从分食向合食转过去了。同时,与吃食所有关的规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很多大臣的重视。

分食代表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自然坐在上位的是主人,坐在两排的是族人。随着这种规矩的改变,普通人的思想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的礼仪相互结合,之后形成了新的法制政策。而合食规则下的条条框框也被后人很好地拿捏。

在唐宋,吃饭的意义就有很多种了,而合食的意义却只有几种——那就是奉承,使用钱财去交好某人。而这种不带任何情感目的的饮食方式成为了唐宋饮食上的每一个篇章。由于合食与分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当时的唐宋用餐方式是以分食为主的,而分食又包括分餐和男女异席两个重要的部分。

在魏晋时期中,因为吃食礼仪遭到破坏,在亲密关系中合食也是重中之重。他们认为合食的主要功能是一个人身份划分的象征,以及统一自己国家的工具。但是合食也可以当成是个人情绪发泄的工具。分食被合食取代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在这个社会上,谁都不想在饭桌上吃饭还没有好日子,而饮食的地方也从家里走向了家外。

尽管饮食从分食变为合食,饮食制度中凸显的身份差别仍被上层人们尊崇,但是却慢慢被民间收纳慢慢成为了民间的一种传统。而合食在社会上的功能被无限放大,这个时候的合食已经不是家庭和朋友之间的了。

它也可能是君臣间借助合食来崇洋媚外,从而加强君臣之间的感情的方式。同事之间也会在就餐中商讨政事。以便提高工作的效率,从而从私下的合食中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不为人知的信息。从而稳固自己的官场实力。而朋友和亲人间合食也能体现对朋友重视和对家人的挚爱。分食与合食为了适应不同的朝代的需求而改变,而且人们的意识不断提高使合食受到很大的非议,但是却又不得不说合食为他们确实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三、以唐宋为主要例证探究分食的古代文化

随着桌椅的出现以及使用彻底改变了旧时代人们的思想,亲人们围坐一桌进餐不仅能促进感情还能得到很高的尊崇。而这些内容也可以从唐代壁画中得到不少的验证。

在陕西长安县,学者们发掘出了一座唐代家族墓穴,墓室石壁上刻画着一幅宴会图,这张图正是合食的一种体现,一张大桌子、四下小桌子。图画里面的食物非常美味,在案桌前放上勺子与碗等待亲人使用。周围又有凳子,这幅和谐的宴会图正好反映出了分食演变成合食的过程。而且不止石头上有,就连在敦煌窟唐代壁上也有同样的刻画。可见在唐宋合食与分食的演变。

分食向合食的演变是一个巡回渐进的过程。而且时间不会很短,而在这段时期内,两种饮食是相互存在的,他们扬长避短在唐宋生存了下来。如在南唐以一位著名画家顾闳画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上就有记载。

南唐的韩熙载坐在床上,几位士大夫分别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士大夫他们的面前摆着几个桌子,每个桌子上都放着相同的食物。碗旁边还放着餐具,而这个画面就说明在当时虽然已经有了合食,但分食同样存在。

合食最初起源于宋代,因为宋代在吃食市场上十分出名,名菜佳肴可以说是很多,而且还十分美味。而一人一份的吃好像不太适合人们想吃所有菜的感觉,所以合食也就形成了,这样所有的菜肴大家都能尝个遍。

贵族的富贵荣华表现都与合食分食有关。在唐宋时期,正是士大夫社会,一些才子学者的国家,而在《宋徽宗十八学士图》中,他们与一些普通的的门阀不同,他们心中有身份高低贵贱的观念,但在生活上却没有一些地主富饶。

门阀的身份十分低微,而分餐就成为了一种男女老少身份的压制。在中国现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也有会分食的形成,比如大家在一起吃饭时,会让男人与老人先吃,因为那个时候男人是顶天立地的,所以他们的地位十分尊贵,在他们吃完后才会轮到女人,而孩子则被排在最后面,因为他们都小,没有资格去吃东西。更有甚者会让女人和孩子躲在厨房去吃他们吃剩下的饭,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好在现在一切都完善了。

参考文献:

《唐律》

《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