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区分开放式&闭锁式动力链?

 明醫 2022-10-20 发布于新加坡

图片

[不同时机的不同训练方式]

图片

讲到我们的身体运动时,大家常常会把它比喻成是互相连接的不同部位、零件如此的概念。既然肌肉、关节等互相连接,一个关节活动时,必然会牵连到另一个关节或肌肉,造成其他关节、肌肉的活动。可以说,身体活动是个“动力链(Chain Exercise)”的概念

我们仔细来看“走路”这个动作。首先你用右脚踏出一步,当脚往前跨的时候,牵动了右侧骨盆往前;而右侧骨盆腔往前,牵动了右侧躯干往前,这时为了保持正面继续往前,你需要跨出左脚,再继续牵动骨盆、躯干往前,重复动作。虽然我们都很自动做到连贯性的动作,不常想到“原来,走路是脚、脚踝、膝盖、髋部等处的联动呢!”这件事,然而这种当一块肌肉运动并牵动附近的关节、肌肉的过程,就属于动力链的展现。

图片

那为什么我们要提到这样的概念呢?

当我们开始做运动训练,或受伤后做运动康复,了解动力链及开放式闭锁式动力链的训练,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

▶ 怎么还分成“开放式”和“闭锁式”两种动力链呢?

图片

两者最简单分辨的方式如下:

①  “开放式”动力链运动

动作时,距离身体最远的部位,通常指的是手或脚,并不是固定在某处,而是在空中移动,没有碰触你运动的平面。

 “闭锁式”动力链运动

距离身体最远的手或脚,是接触着你运动的平面,是固定于某处的。

图片

我们直接看几个动作,想想看这是开放式或闭锁式动力链运动。

首先我们看很常见的训练动作:深蹲

图片

深蹲时我们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趾尖朝前,屁股往后坐就像要坐椅子那样,重心尽量放在脚跟。过程中不管你蹲下或往上,双脚都踩地的,所以深蹲属于“闭锁式动力链运动”。

那利用坐姿训练股四头肌呢

图片

坐在椅子上,背打直,膝盖弯曲,脚着地,接着抬起右脚到让右脚整个伸直。这种运动可以在家自己做,健身房里面也有这样的机器,能依个人能力调整重量训练。做这个动作时,距离身体最远端的脚会往上往下移动,因此属于“开放式动力链运动”。

▶ 看过训练下半身的动作后,我们来分辨两种上半身运动,各是属于开放式或闭锁式

首先来看大家很熟悉的俯卧撑。要做俯卧撑,我们会把双手与双脚撑地,身体打直呈现平板式,保持身体打直的状况逐渐下降身体高度,直到胸部快碰到地板,再推动身体回到原始位置。在这过程中,手与脚持续碰触地面,因此属于“闭锁式”动力链运动。

 图片

再看一个姿势。不管是站着还坐着,左右手各拿一个哑铃或装水的保特瓶,先双手打开,手肘弯曲,接着一手出力把手举过头,再回到原始位置,换手并反复练习。在这过程中,手的位置持续变动,因此算是“开放式”动力链运动。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有个大致上的概念。

像是深蹲、俯卧撑这类“闭锁式”动力链运动,比较会训练到大一点的肌群,也会同时需要比较多肌群、关节协同作用。由于双脚或双手与运动平面相连,更加稳固动力链,增加整体负重的能力,我们可以用来训练核心,稳定姿势,对增进日常生活的神经肌肉传导很有帮助,让整体稳定度、平衡变得更好。

足球员要能踢出强而有力的一球时,属于开放式动力链的展现,许多举哑铃的动作都属于开放式动力链运动,所以“开放式”动力链运动,可以用来训练手臂或腿部的肌力,特别专注于训练某一较弱的部位,就像是上头说的坐姿让脚伸直,就几乎都是在锻炼股四头肌。也就是说,开放式动力链运动对增加单一肌肉的肌力比较有用。

· 如果你想要让自己活动的更协调,加强身体的功能性,可以先从“闭锁式”动力链运动练起。

· 如果你已经练的不错,想要加强单一位置的肌肉力量,可以增加训练“开放式”动力链运动。

假设你曾经因为退化、韧带断裂等原因而接受关节手术修补、置换,先需要让手术处休息,之后做康复时,物理治疗师们会根据手术位置、原因、术式和训练目标,选择透过“闭锁式”动力链运动或“开放式”动力链运动,“再教育”你的肌肉和软组织。

如果你想要先增加整体稳定度和让姿势更好,可以先从下半身的“闭锁式”动力链运动做起。我们刚刚已经说过“深蹲”这个经典动作是闭锁式训练了,以下再介绍几个。

图片

① 弓步蹲

先双脚前后站好,下降身体高度,到前脚与后脚的膝盖都快至九十度的程度,再站起,反复练习15次后换脚练。前后脚距离不要太近,否则会对膝盖造成较大的压力。

② 侧弓步

双脚打开约两倍肩宽,背打直,随着右膝弯曲时转移身体重心到右边,停留约5秒。再改成左膝弯曲,转移重心到左侧,停留5秒。反复练习20次。过程之中脚底都贴平地面不动。

③ 靠墙深蹲

站在墙壁前一点距离,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背部贴著墙壁往后往下坐,就好像坐到一张无影椅子般,记得臀部顶多降到与膝盖同高就好,臀部位置不要低于膝盖。刚开始没办法降很低也没关係。停留30秒。站起身再反复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