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战中医:方4

 新用户9006LI13 2022-10-21 发布于新疆

方3:制附子(黑顺片)20+生姜20合去皮桂枝与淫羊藿15+白术20+茯苓20+党参30+当归15=温阳通阳祛湿寒(清理全身湿寒),顺势温补脾肾之阳,同时健脾益气养血;生地10+制首乌10+淮山药15+丹参10=清血中热、生血、滋肝阴、活血化瘀(兼顾肝)祛斑;去皮桂枝15和党参=达木扶阳补阳(芍药30生甘草10=小腿不安证的改善睡眠;上方加味黄芩黄连(各5克)祛中上焦湿热火毒(降上焦油腻)。——总体转化为:真武合苓桂术甘汤合芍药甘草汤+暗合桂枝人参附子汤与肾着汤。

方4:制附子(黑顺片)20+生姜20合去皮桂枝与淫羊藿15+白术20+茯苓20+党参30+当归15=温阳通阳祛湿寒(清理全身湿寒),顺势温补脾肾之阳,同时健脾益气养血;生地10+制首乌10+淮山药15+丹参10=清血中热、生血、滋肝阴、活血化瘀(兼顾肝)祛斑;去皮桂枝15和党参=达木扶阳补阳(芍药30生甘草10=小腿不安证的改善睡眠;上方加味黄芩黄连(各5克)祛中上焦湿热火毒。——总体转化为:真武合苓桂术甘汤合芍药甘草汤+暗合桂枝人参附子汤与肾着汤。

方4-1:{甘草,炙甘草15克(量比1:1)、白术15、干姜30、茯苓30}=(肾着汤)+桂枝23克(与前暗合苓桂术甘汤)+(当归6养血补血润燥滑肠、生地6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舌体红绛、制首乌6克化浊降脂、补肝肾益精血、杜仲6)=补肝血强筋骨+(党参10+石菖蒲7)=开九窍+ 淮山药10(补脾肺之津)+黑顺片10克(由君变为佐使的地位了,由通阳变为助阳)+肉苁蓉7(温补肾阳)+(黄芩5-7、黄连3-5)=去小肠和中上焦之湿热火毒合制首乌(化浊降脂),一把淫羊藿,一把夏枯草,一把桑寄生。

方4-1的身体感觉:12月9日中午首服至12月11日中午第四服结束:12月11日早晨大便基本正常(基本成形),但仍然粘腻(考虑在方4-3中加一些薏苡仁),血压正常,无眩晕,身体关节酸痛感很轻了,夜尿次数1次(时间在半夜12点左右),睡眠断续时间累计5小时左右,质量一般,舌像整体薄白苔,根部肾区有原来的白腻苔趋向薄白苔,腰腹寒凉减轻,腰部能吃劲了,身体湿寒轻化,口糜面积逐渐消减,脸部皮肤变得细腻润滑,身体总体向好,总体用一个词形容,即润物细无声。

12月9日晚,对已经服过两次400毫升的方4-1,继续进行了剂量和加味调整形成了方4-2:

{甘草,炙甘草15克(量比1:1)、白术15、干姜30、茯苓30}=(肾着汤)+桂枝23克(与前暗合苓桂术甘汤)+(当归6养血补血润燥滑肠、生地6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舌体红绛、制首乌6克化浊降脂、补肝肾益精血、杜仲6)=补肝血强筋骨+(党参10+石菖蒲7)=开九窍+ 淮山药10(补脾肺之津)+黑顺片10克(由君变为佐使的地位了,由通阳变为助阳)+肉苁蓉7(温补肾阳)+(黄芩5-7、黄连3-5)=去小肠和中上焦之湿热火毒合制首乌(化浊降脂)+加大黄6+(细辛12)合附子=大黄附子汤(治疗偏一侧寒冷)+夏枯草10(消结节)+桑寄生5(温补肝肾,强筋骨)+制淫羊藿一把(温补肾阳)。

方4-2煎煮方法:1400毫升水(视干药材的药量添加水量),一般煮取800毫升,一日三~四服,空心。(12月10日晚饭后煎制完毕)

注:通常都是晚上备好第二天的汤剂,一剂600~8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可服用3~4次。

方4 -2里面有肾着汤,暗合苓桂术甘汤,还有真武汤的形态痕迹,轻剂量的大黄附子细辛汤合在其中(主要是活血通便推陈出新的作用),更是隐匿了黄元御的补阳天魂汤暗合其中。考虑恢复继续合方芍药甘草汤和加味独活与怀牛膝(腿不安证)

天魂汤:茯苓三钱、甘草二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桂枝三钱、人参三钱。这个方子,就是黄芽汤加桂枝、附子,所以说黄芽汤是黄氏群方之祖。

天魂汤中:甘草、茯苓,培土而泻湿;干姜、附子,暖脾而温肾;人参(党参代)、桂枝,达木而扶阳。“若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则用归、地、首乌,以培阳神之原以火清则神发,血者,神魂之母也” 

醒脾升陷汤:生黄耆12克 、炒白术12克 、桑寄生9克 、川续断9克、 萸肉(去净核)12克、 龙骨(煅,捣)12克 、牡蛎(煅、捣)12克 、川萆薢6克 、甘草(蜜炙)6克

方4组方的依据:

君方为肾着汤,臣方为苓桂术甘汤。继真武和苓桂术甘汤和附子汤之后,感觉调理重点应该逐步向健脾方向上转移,肾着汤主要强调的是健脾强中,苓桂术甘汤是稳定眩晕治疗成果,现在看,头晕主要是水气上冲头部而引发的头晕。而随着各个关节酸痛缓解,腰部前腹部寒凉的现象还很突出,所以主选肾着汤作为主方了。其目的是温热腰腹,强健中焦,提升中气大气,然后大致想往张锡纯的醒脾升陷汤上转方,为进一步疏肝理肺做好下一步继续调理的铺垫,这样彻底从根上消除上热下寒的隐患。

有人说了,不是都说,效不更方吗?既然方3的感觉良好,效果也不错,为什么更方为4啊?这是因为我的感觉和直觉上告诉我,其系统组方的方向上,对方3,我其实并不满意,不满意主要体现在脉象上和小腿还有浮肿的情况时有发生,毕竟肾着汤对脉细弱,小便数也有作用(我对真武汤的夜尿频多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但搞不清是不是责腰腹冷(痛)还是重点责其脾的张锡纯的醒脾升陷汤?只有试了才知道。如果责腰腹冷痛,就是用肾着汤,当然肾着汤也主要是问责脾,只是多从下焦的症状上问责脾,所以才有肾着汤,如果是从整体升降角度就要用到张锡纯的醒脾升陷汤了。试了再说吧,反正从脾上治疗也没用药风险。

整体上对脉证的把握上不是很到位,所以我必须通过名医选方用方上加重精力去思考,采用一种在试药中寻求突破的方法。想突破什么啊?当然是在感受脉、证、舌像、大小便的诊断对症能力上,进行突破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