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张流传400年的古方,补脾养胃,益气血!

 hhygb 2022-10-21 发布于北京

说到养脾胃,懂中医的人都知道,这太重要了!
大家每次去看大夫,大夫通常都会问你最近胃口怎么样,都吃了些什么。这可不是随便的客套寒暄,而是藏着中医的养护道理。

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生命。
图片
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写了一本书叫《脾胃论》,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所以他是个出了名的“补土派”,因为脾胃的五行为土。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脾胃是根本,所有的病都是因为脾胃虚弱引起的,而治疗也都要从补脾胃这个根本入手。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只要我还有口气在,你就别想干嘛干嘛”,这里面的气指的就是胃气——胃气在人在,胃气亡人亡。所以老年人总说,只要还能吃得下东西,这人就有救。
脾胃到底有多重要?
中医的五脏是归五行的,在中医里,脾胃五行为土,处在身体的中焦,土的特征是什么?接受、容纳万物再化生万物。
图片
《黄帝内经》说:「五脏皆秉气于胃」,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容易伤及脾胃。同时,各脏器的问题也常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问题是中国人关键的健康问题,脾胃担负着人一身的能量来源, 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才能强盛,身体才能保持健康。脾胃一旦出了问题,不仅会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诱发各种肠胃疾病及全身性疾病。

脾胃,是人体重要的脏腑,对于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 脾为五脏之一,胃为六腑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图片
《黄帝内经》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我们吃的食物先经过胃的初步研磨、消化之后,再由脾将营养物质化生为气血,并且运送至全身,从而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可以这么说,脾胃担负着我们一身的能量来源,脾胃健旺,化源充足,那么我们的脏腑功能才能强大,身体才能够保持健康。
脾胃还是人体气机升降运行的枢纽,脾胃协调,就能够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
其实,对于养护脾胃,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经典的记载,但是现在的人们却很少了解这些。
很多人总是容易感冒发烧,病后迁延不愈,都是因为脾胃虚弱的原因。
图片
尤其常见于小儿和老人,很多中医在治疗孩子反复感冒咳嗽的时候,用的都是补脾胃的办法,就是因为肺的五行为金,脾土生肺金,脾胃是肺的老妈。把脾胃之气调理好了,感冒咳嗽就不治而愈了,而且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因此强健脾胃是调理体质的关键。
脾胃与五脏的关系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1. 脾胃与心。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容易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不适。
2.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图片
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3. 脾胃虚最先影响肺。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 脾虚往往肾也虚。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
脾胃收纳精微水谷,要借助肾中阳气的温煦,而肾中所藏的精气有赖于脾胃水谷精微的化生和补充,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 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图片
心肾相交也有赖于中焦脾胃的通畅等等,中医有个说法,如果你身上有一堆的问题想调养,纠正,但是又不知从何入手,那就先从脾胃调起吧,这是较少出错的法子。
脾胃有问题,早发现
《黄帝内经》里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人体的消化吸收由脾胃共同完成。如果脾胃功能不好,那么营养物质就无法顺利地送达五脏六腑和身体各处
身体得不到滋养,必然会引起一些外在的病变。所以,脾胃健运与否,只要留心,就能从身体上找到蛛丝马迹。
1. 面色暗淡、萎黄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润和营养,就会变得暗淡、发黄。如果不能及时调理,面色就会逐渐萎黄,人也会消瘦枯槁。
图片
2. 口唇淡白、干燥
《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胃的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泽;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常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起皮、裂口。
3. 睡觉时流口水
脾主涎”,“涎”即口水。气有固摄作用,一个人脾气充足,涎液才会传送正常,并且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帮助人体进行吞咽和消化;如果脾气虚弱,固摄功能减弱,涎液就会不受约束,使人睡觉的时候流口水。
4. 睡眠不好
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会使人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图片
5. 精神状态不佳
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气血,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足够的滋养,人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大脑、脏腑等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问题。
6. 肥胖或消瘦
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经过初步消化,然后精微营养物质被脾带走,上输给肺,肺通过血液将营养带给五脏六腑。如果脾出现了问题,健运失常,营养物质堆积在身体内,就会形成肥胖。
脾虚可导致肥胖,反过来瘦人是不是脾胃就好呢?不一定,脾胃功能低下,不能将食物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营养,而是直接把它排出去了,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人就会变得消瘦。
7. 胃胀气、泛酸、打嗝、口臭
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感受湿热,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就容易引起胃胀气、泛酸、打嗝等不适浊气顺着食道上行到口腔,就会形成类似于食物腐熟的味道,也就口臭。
图片
现代医学认为,泛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如果不及时疗就会慢慢发展成胃炎、胃溃疡,因此若常出现胃泛酸,要引起重视。
8. 排尿困难、泄泻
肾主水,脾主运化,两者共同管理水液的代谢传输。脾气健运,清升浊降,就可以助肾化水,使排尿通畅;如果脾气虚弱,升降功能失调,则容易导致排尿不畅。
脾气虚弱还可导致水谷不能正常运化,使人大便稀薄,大便中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有时还伴有肠鸣现象。脾气虚弱严重,清阳陷的人,可出现经常性泄泻,甚至脱肛的现象。
9. 便秘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身体的津液,如果脾阳不足,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成功能性便秘。另外,胃火亢盛,耗损津液,也可导致大便燥结、排便困难。
图片
10. 胃痛
腹部受凉、过量食用寒凉食物、情绪大起大落、脾胃虚寒等,都有可能导致胃痛,这是胃受伤的直接表现。
脾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了,但现在很多人脾胃都不怎么好,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多思多虑、心情抑郁、生气、熬夜、空调、冷饮、少运动、乱节食……这些造成脾胃失和的原因,有的人没有认识到,有的人认识到了但实在难以避免,都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中医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来帮助养脾胃呢?当然是有的,而且还很厉害,它就是今天介绍给大家的始于明朝的调理脾胃经典名方——八珍糕。
图片
补脾养胃八珍糕
八珍糕原来叫八仙糕,首载于明代御医陈实功所撰的《外科正宗》:
治痈疽脾胃虚弱,精神短少,饮食无味,食不作饥,及平常无病、久病但脾虚食少、呕泄者并妙。
八珍糕以白扁豆,山药,薏米,茯苓,莲子,芡实,党参,白术为原料。
陈实功对八珍糕的作用描述是:「但遇知觉饥时,随用数条甚便,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意思是说一个人服用八珍糕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会感到身轻气爽、元气大增,其中绝妙之处难以尽述,按照我的亲身经历来看,的确是无一字虚假。

图片

这么好的方子当然也有少不人识货,清朝御医就将改良过的八珍糕献给乾隆。由清宫脉案及《用药底薄》获悉,乾隆自50多岁始,药膳中就经常有八珍糕,如果没有了,就亲自朱批配方让太监们赶快去做,用以养脾去腻,摄养延年,足见长寿皇帝对其的珍爱。
现在很多人多多少少身体都会有些虚,总想着吃点什么补品来调理身体。不管怎么补,调理的第一步,都是要先养好脾胃。
喝水都胖的人,是脾虚、水湿不化的可以吃,怎么吃都很消瘦的,吸收不好的人也可以吃。
如今很多人喜欢服用阿胶等贵重药物补气血,但是一补就上火,根本补不进去,不如先把脾胃调理好了会更好吸收。
脾胃好了,身体会有精神,人也会变漂亮。谨慎起见,孕妇、哺乳期不建议吃,感冒、上火期间不建议吃,外邪清除了可以继续吃。
图片

点击下方“养心之路”马上关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