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级车市场需要一款什么车?

 新锐汽车观察 2022-10-21 发布于广东

如果特意把一款车拎出来说,它要么能技压群雄,要么代表了未来的一种趋势。东风雪铁龙C6就是这么一款车,它代表了B级车发展的一种趋势。

表面上看,B级车就产品本身而言,趋势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往下走,比如索纳塔和迈锐宝;另一个是往上走,以前的代表迈腾和君越。

但这两个方向有一个必然是错误的,趋势只会有一种方向。经过多年的市场验证,前者目前已经走不下去,共识是B级车产品无论从品牌发展、消费趋势和购车诉求,都应该升级,而不是降级。

和此前有些品牌打着升级旗号,增加看得见的配置,实际减配不一样。作为大众化品牌雪铁龙,在C5之后,推出更高级的C6,打B+级市场,比原来B级车高了半个级别。这被认为是B级车发展的现象级事件。

要看懂东风雪铁龙的逻辑,可以好好仔细研究一下细分市场,目前B级车大致可以分隔的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的是往上走的几款车,比如迈腾,市场认可度一直较高,而第三梯队甚至以下的,都是往下走的车型,销量越来越低迷。

最近一年,主打高级B级车的除了新君越、新迈腾,不久还将会有大众新CC上市,之所以说C6代表一种趋势,是因为很多车企虽然看到消费方向,但只有东风雪铁龙推出全新车型C6

1

要说哪个汽车细分市场战况最复杂,非B级车莫属。谈趋势看未来,就要了解B级车的历史和竞争格局。

第一阶段的竞争发生在B级车内部,由日系的雅阁、凯美瑞、天籁,延伸到帕萨特和迈腾,最后索纳塔、K5、迈锐宝发动了最彻底的价格战,将B级车市场拖入泥潭。

这十年,基本上是一个B级车彻底往下走的十年。北京现代甚至推出了号称B级车,但实际上打A+级市场的名图,A+B级车区隔已经很模糊。B级车已经到了很难再往下探的阶段。

传统的B级车市场,已经不是那个原来意义上的B级车市场,车型的产品力、品牌力、给车主的标签等等,都已经下滑到一个很尴尬的区间,商用特征退化,而由商用转型而来的家用,又缺少相应的产品力和生活调性。

为了价格战,很多B级车进行了多轮减配,多款车型发动机从V6变成直4等都是代表性事件。B级车的下探,从价格延伸到产品,产品的下探决定了当其被“外力”冲击时,没有多大竞争力。

“外力”就是豪华车。豪华车的下探把B级车市场进一步压缩。很多简配的B级车销量锐减,加上此前的车型品牌标签已经被摘掉,市场份额不下滑都不符合逻辑了。

B级车细分市场被一块一块地蚕食,有一部分来自于豪华车下探压力,但说到底是产品力降低和消费需求没有抓住。A级车和C级车之间,肯定有一块巨大的市场,B级车没拿住,那是被抢走了。

2

东风雪铁龙C6是一款什么车?用已经上市的车型进行对比最容易说清楚,它的竞争对手是迈腾和君越,这类被称为时尚商务B级车,或者叫做B+级车。

B级车的消费诉求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商务型,以雅阁和帕萨特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商用过渡到家用,以价格大幅度下探为路径;第三个阶段是商务化+时尚化,是产品升级。

这其实是从官本位,到商本位,再到突出自我、精致生活的转变。迈腾和君越介于第二和第三阶段过渡期,而东风雪铁龙C6则是真正的第三阶段代表性产品。

目前,将“自我价值”体现在社交、商业的潮流,已经将商本位充分融合。展现自身生活品味,在生意场上更容易获得认可。这就是时尚商务车型趋势即将到来的根源。

至少有三个方面,东风雪铁龙C6比迈腾和君越“时尚商务”得更彻底:高级轿车卖的不止是产品,而是品牌和文化。雪铁龙C6起源于雪铁龙1928年推出的AC6高级轿车,已经有88年历史。


回过头从单纯实用主义看,产品延续时间很长,证明它是一款非常可靠的车型。而浪漫主义看,它的法国文化基因,基本上就是雪铁龙近百年历史的延续。埃菲尔铁塔、名包、名模、时装T台等等,这些元素都可以在这款车上找到。

C6的内饰精致超出了目前市面上其他B+级车太多。使用了天然纹理实木装饰、全舱进口NAPPA头层牛皮、温莎千鸟格内饰纹理、法式宫廷箱包设计元素、悬浮式仪表台等等。难怪有人说,女人坐上C6就不用再买法国名包了。

为什么要说C6代表了一种趋势?从外观、内饰到动力等,B级车产品要想有所突破,产品本身必须做加法,而不是减法。

3

B级车主流区间,目前陷入了一个无法突破的死局。产品和价格都很难再下探,品牌又在一步一步的丧失。有些车型从主打家用,转向主打商用,但于事无补。

很多B级车从月均1.5万辆左右,到1.2万辆,到现在的0.8万辆。细分市场份额也在萎缩。不过,很多车企都已经意识到了,B级车市场永远不会消失,而且量还很大。

之所以部分份额被豪华品牌抢走,说到底,从车企自己身上找原因,那就是没有抓住消费需求。消费永远在升级,消费者需要更好的产品,从产品上升到情感追求。

在豪华车和B级车之间,其实是有一个区间的,在产品的配置、空间等等方面,相对于豪华品牌下探产品有绝对优势,而价格又比他们低,情感内涵本身也足够。理性、成熟的消费者会选择这个区间的车型,这个区间就是B+级。

消费升级时刻在进行,比如十年前,小型车卖得最好,到了五年前紧凑型车火起来后,一直到现在还占据轿车中65%的份额。再往下走,可以预计到,B级车总有一天份额会回升。就像现在的美国市场一样,B级车份额最大。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一年多家车企投放B+级车的原因。

有些人认为一家车企有一款B级车就够了,那是因为没有对未来趋势做清晰判断。东风雪铁龙用C5+C6B级车市场,将B级车市场再细分,其实将趋势看得很清楚。就像中国SUV市场大规模爆发前,有些车企提前布局,到现在这些产品仍然有相当强的影响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