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跑的人是你,不是曹德旺:买得起奔驰GLK300,却只有开本田CR-V的命

 新锐汽车观察 2022-10-21 发布于广东


奔驰GLK300

 1

舆论疯狂讨论“不要让曹德旺跑了”,把制造业这几年的悲伤,摆到了公众视野下来被审视。

很多人忽然发现,在移动互联、智能化等光鲜外衣的经济背后,原来已经这么惨。美国制造业衰落后,曾出现一个新名词,叫“锈带”,大概就是指破败的工厂和不景气的制造业聚集的地方。

曹德旺从事的制造业,很大一部分就是指汽车零配件。福耀的钢化玻璃以及组件,卖了给汽车厂家,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大众、丰田、通用等全球八大汽车厂商。

绝大部分小汽车,至少有六块玻璃,前档风玻璃、后档风玻璃和四个窗;还有一些有七块,甚至10块。除了必用的六块,还有天窗玻璃,和两块后三角玻璃。

按照中国市场每年销售2400万辆汽车计算,需要的汽车玻璃数量高达1.4亿块以上,这还不包括汽车售后市场的需求。“玻璃大王”能把福耀玻璃做成300亿元净资产,原因是汽车社会的高速发展。

汽车玻璃大概占据一辆车成本的比例是多少?事实上,每家车企和每个车型选用的玻璃不一样,成本也不一样,比如同样是前档玻璃,不同的玻璃相差上千元,有些是夹层玻璃。

我们以福耀玻璃供给一汽丰田皇冠车型的汽车玻璃为例,供应货品主要有夹层和钢化玻璃两类,其中夹层是前档,钢化玻璃有前门、后门、后三角、后档,所有加起来大概是5170元。皇冠车型还有一块天窗玻璃,采用的是进口的。

虽然这是几年前的报价,但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汽车玻璃在一辆车售价上的比重。皇冠是一款C级轿车,官方指导价25.48万元起,在大众性品牌中属于高端车型。

汽车玻璃的价格比重在整车售价中并不算高,是全车两万个零部件中很小的一块。但曹德旺所面临的状况,和大部分汽车零配件企业面临的状况是一样的。税收、人力成本、运输、电费收取标准价格相差无几,导致产生的相对成本也一致。

这就是曹德旺言论疯传的根本原因,他说了大实话,获得了制造业企业的共鸣。

2

这种状况导致了汽车零部件价格往上走,价格高企。

有人对中美制造业成本进行了比较——

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约9倍;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约2倍;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约2.4倍;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约3.2倍;人工成本:美国蓝领是中国的约8倍,白领约2倍,不过,中国成本优势趋弱;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约1.7倍。

这些成本中美各有高低,没有特定行业和产品,很难比较出成本高低。不过,拿汽车制造来看,美国汽车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单位人工成本高但整体人工成本低。粗略估算,中国制造业整体成本高于美国制造成本是可以肯定的。

其次,按照曹德旺计算,中国制造业的税收,高出美国35%左右。这点是净高出部分,没有其他影响因素,没有争议。

所以对比汽车的售价,同一款车型,中国市场的售价普遍高于美国市场,就能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大概高多少?充分分摊成本后的主流车型,普遍高出30%以上。高30%是底线。

以在美国市场卖得比较好的丰田凯美瑞为例,在美国起价是2.17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是13.44万元,在中国的起价是17.98万元,比美国高出34%;福特蒙迪欧高出35%;日产天籁高出43%;本田CR-V高出46%。在两地本地化生产的主流车型,价格高出的幅度,基本上在这一水平线上。


从这个层面解释,中国国产汽车售价比美国价格高,至少可以驳斥前几年颇为流行的两个高价产生的理论:

1、        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好,消费者不懂市场,车企价格定高一些也卖得出去。意思是说因为中国市场好,是卖方市场,所以价格高。

2、        外国品牌歧视中国市场,消费者不懂汽车,所以价格虚高。这是典型阴谋论。思考问题较为简单,逻辑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产品,美国价格低中国价格高,肯定是洋人太狡猾。

如果仔细研究,发现现在中国市场每年上市的新车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很高,甚至高于美国。汽车厂商不可能达成价格同盟,共同把汽车售价拉高。

市场歧视说也难以站住脚,企业定价是一种市场行为,商人的共同点是哪里能赚钱就去哪里,不能用民族主义去打量。

3

曹德旺说到了核心问题,但没有把问题更深处延伸。也难怪,他作为企业家,只从他的立场和利益诉求来看这个问题的。

“中国制造业成本太高,美国天然气每立方相当于7毛钱人民币,中国卖22,这还是政府对我很优惠的前提下;电价,美国3毛钱左右,中国6毛多;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这是曹德旺的原话。

但事实上,这些比美国高出来的成本,大部分不是由福耀玻璃来承担,最终会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比如中国电价比美国贵一倍,一辆车生产用了多少电,比美国高出来的部分肯定要算到车价上

福耀玻璃是国内最大,甚至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厂家,它是具有一定的定价权。而且汽车厂商为了稳定供应链条,会根据成本上涨协商调整零部件价格,有些汽车厂商甚至给零部件上固定百分之几的利润,成本上涨时就主动提高采购价格(成本没有秘密,车企算得很清楚)。所以,面对更高的成本,福耀玻璃最多被摊薄部分利润。

中国汽车比美国贵,但还是聚集了全球所有主流汽车厂商来中国建厂,赚的盆满钵满,这就是商业的逻辑。


奔驰GLK300换成了本田CR-V

核心原因是,中国对汽车产品和零配件进口征收高额的关税,理论上保护了国产汽车的价格体系,以及福耀玻璃们的高成本制造。而中国的市场又足够大,他们在中国生产的玻璃,即使不去全球市场竞争,也已经很牛。

本质上,即使成本再高,福耀玻璃并没有大危机,所以它并不是被迫去美国建厂。按照曹德旺的说法,一是甲方要求,去了美国可以降低成本,增强甲方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车企和很多供应商是绑定的共同体;二是自身全球化的要求,增强福耀玻璃在全球的竞争力。

福耀玻璃要去美国竞争,它可以去美国生产,但中国人不可能去美国买车,价格再贵,也只能在中国市场买。

所以,同样多的钱,美国人可以买凯美瑞,中国人就只能买卡罗拉;美国人买蒙迪欧,中国人就只能买福克斯;美国人买大切诺基,中国人只能买牧马人;德国人买奔驰GLK 300,中国人只能买CR-V 2.4两驱豪华……不能再列举下去了,再举下去,会精尽人亡。


所以,该跑的人是你,不是曹德旺。怎么跑?干了这碗毒鸡汤后,加油吧!


这货还写过——

北京现代为什么掉进中等规模陷阱?

奔驰E是怎么套路你的

苦战两年砍不掉中间商:二手车电商不赚钱怎么玩下去?

欧蓝德价格到底有多低?



 CR-V其实也不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