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宋徽宗瘦金体更精妙的是什么?答:宋徽宗的花鸟画!看看此卷,就理解他为何能称为“天下一人”了!

 墨品书法网 2022-10-21 发布于北京

中国的花鸟画自唐代成为一门新的画科后,便名家辈出,韩滉、黄筌、徐熙、崔白皆是花鸟画名家。到了宋徽宗时期,花鸟画迈入了巅峰期,赵佶的书法本来已经足够精妙了,但他的花鸟画还要更胜一筹,宣和画院所藏绘画,大多数都是花鸟画。

宋徽宗作为皇帝,对于各类珍禽都有见过,所以他能画出如《瑞鹤图》《芙蓉锦鸡图》这样高度写实的画作。赵佶的花鸟画不论是应物象形、意境营造还是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近乎完美。“天下一人”这称号用于形容他在花鸟画中的成就更为妥帖。

在徽宗以前北宋,花鸟画承袭五代传统,宗徐熙、黄筌二人,美术史中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黄筌及其子黄居寀画风直接影响到了赵佶,“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华贵风格也是他作品的基调。

宋徽宗赵佶难能可贵的做到了华贵但不庸俗、艳丽而不妖媚,在画功上出神入化,翎毛形态笔法工整细腻,《秋塘山鸟图》是宋徽宗一卷唯美动人的佳作,此作可一观他的丹青之妙。此画有御笔“秋塘山鸟图,丁亥御画”,可知约作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

《秋塘山鸟图》活泼天真、气韵清雅自然。画面自右向左展开,渚边秀草丰美,落英缤纷,两只白羽雀一只正要飞向岸边,另一只落地低首,旁边树丛中还三只鸟“你唱我和”,紧接着一丛翠竹林意盎然,鸟栖其中;坡石起伏,林木白花红花相间,数只鹌鹑踱步,清雅之气卓然纸上。繁花琪树、生意盎然,真是“秋日胜春朝”!

此作是工笔画,但形意并重,无丝毫神采呆滞之象。画中鸟之翎毛,一根根清晰可辨,极为细致,宋徽宗巧妙安排它们的动作、情态,“移入”人的情感,避免了流于匠气而成为标本写真画。与坡石处也用小写意画法,所以整卷工中兼写,工而不板、细而不拘,天然而淳雅。

《秋塘山鸟图》赋色生动,但不似院体花鸟画的一贯浓艳之风,青绿、赭红、荼白色点染恰到好处,雅正之风尽显。在画面布置上,岩石、树木都偏居画面的左部,岸边走势更强调了线条多变的形式感,左方的两丛花树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无限生趣,跃然绢素。

此图卷后,有画家王冕的跋文,写道:“宣和天子昔神游,凤驾行空过玉楼。此去有人言赤马,归来无处逐青牛。分明艮岳通玄圃,想象方壶接祖洲。莫把仙山作图画,琼花琪树不胜秋”

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在观赏宋徽宗花鸟画后直呼“人工或可夺天工”,此图之自然生趣、高雅秀逸之气无愧于此言,不论临摹还是欣赏,都能让人为之倾倒。

现在,我们将此卷《秋塘山鸟图》原作真迹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1:1复制,色彩、笔触自然灵动、纤毫毕现,极度还原与原作别无二致,装帧精美,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