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发挥 (阴阳五行学说临床意义)2.17概要

 昵称1Z7nN02j 2022-10-22 发布于福建

4.神
在《内经》中,“神”的含义比较复杂,运用相当广泛。在藏象学说的范畴中,既以其概括情志思维等精神活动,又以之作为生命的特征,形成了说明生命本质和生命活动机理的形神观。
(1)神的不同层次含义∶《内经》论及神的内容甚多,归纳、分析有关论述,可见其具有如下不同层次的含义∶
形容事物的神秘奥妙∶《内经》中多处把神作为形容词或名词化的形容词,以说明自然事物的神妙奥秘,如“玄生神,神在天为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由于自然力的神妙莫测,故《内经》常以“神明”指称主宰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自然力,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阴阳为“神明之府”,认为“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对于禀赋独特、技术高明的圣贤能人,《内经》亦以“神”、“神明”形容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的“昔在黄帝,生而神灵”、《灵枢·藏府邪气病形》之“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这种形容事物性质的“神”,不属藏象范畴的概念,必须加以辨析、分别。神指的是∶
人体生命活力∶神在藏象学说中最高层次的含义,是指与“形”相对而言的人体生命活力,故又称为“神机”。《灵枢·本神》的“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玉版论要》的“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以及《素问·五常政大论》的“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等,均指此而言。由于人的生命活动如天地自然运动一样神秘莫测,故《内经》将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生命活力称为神,并强调"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由此可知,《内经》的“心藏神”、“心主神明”,亦指生命活力而言,并非局限于“灵机记性”之神。
情志思维活动∶情志思维作为高级的精神活动,既受生命活力所调节控制,又是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它是藏象范畴的广义之神————“神机”的一个部分。《素问·脉要精微论》的“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此神明之乱也”、《素问·疏五过论》的“医不能严,不能动神”、《灵枢·五色》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等,即秉此义。对于情志思维的神,《内经》以怒喜悲忧恐、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具体概念做了深刻阐述。
可见,厘定《内经》所讨论的神在不同范畴中的具体含义,理解其深刻的意蕴,对掌握藏象学说的学术真谛,避免由于对诸如“心主神明”等理论的误解而引起的学术争议,有重要意义。
(2)神、魂、魄∶《灵枢·本神》对人的精神活动做了相当精辟的论述,其认为人的意识感觉和本能反应,是精神活动的基础部分,这部分精神活动是在神主导下,由魂魄配合进行的∶“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魂魄之义,亦是古代哲学着重探讨的问题,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七年》中解释“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张景岳《类经·藏象类》中除了引用孔颖达等人的说法外,并进一步解释∶"精对神而言,则神为阳而精为阴;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故魂则随神而往来,魄则并精而出入。……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可见,魄并精而附形,助神以主持本能的感觉和动作;魂则附气而随神,助神以主持有意识的感知活动,两者都是在神主导下进行的精神活动的基础部分。
(3)心、意、志、思、虑、智∶对于思维活动过程,《灵枢·本神》有如下精辟论述∶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上述经文通过对“心、意、志、思、虑、智”的概念解释,准确而又精辟地说明思维过程的各个环节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在此处指心理活动而言。整个思维过程是由心感知、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开始。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意念,指对事物的初步印象。心在接受外界刺激以后,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初步印象,这一思维环节称为“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志,明确、固定的记忆。意念的反复出现,思维逐渐深化,加深了对事物的印象,形成了明确固定的认识,这一环节称为“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思,思考。基于对事物的比较明确的认识,进行更深入思考,以求得对该事物更全面、透彻的了解。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虑,考虑,对事物更深刻的思索考虑。即在一般性思考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前瞻性思索、谋划,亦即通常所谓的“深谋远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智,智谋,处理事物的方案。完成了上面各个思维步骤以后,对事物已经有了相当全面、透彻的认识,形成了比较明确、深刻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处理该事物的策略和方案,即为智。
上述思维过程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逐步深化,显示了整个思维过程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但应该注意的是,《灵枢·本藏》有“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之说,此处"志意”乃指心理调控能力,即“意志”而言,与思维过程中的志、意不同。
(4)怒、喜、思、忧、悲、恐、惊∶情志是精神活动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情志发于五脏,并将其归纳为“喜怒悲忧恐”五种∶“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其中怒为肝志,喜为心志,忧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称为“五志”。但同篇又谓“(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则以思为脾志,忧为肺志。思本来是思维过程的基本形式和具体环节,但思考过程中每带有悒郁的情绪表现,古人常忧、思并言,且思虑过度常致脾气受伤,故而归属脾志。至于“忧”(愁忧)则与悲(悲忧)情志表现相近,故认为其亦为肺志。但后世一般认为以怒喜思(忧)悲恐作为五志比较恰当。
此外,《素问·举痛论》尚论及“惊”这一情志∶“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从情志角度来说,惊与恐有相近之处,但恐发自于内,惊则表现于外;恐伤肾,惊则每伤心、肝之气,两者又有不同。故后世将之与五志并列而称为“七情”(怒、喜、思、忧、悲、恐、惊)。
要之,七情作为情志活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情绪反应,如果在正常、适度的范围内,是人体的生理应激功能,亦有调节脏腑气机的良性作用;但过度强烈的情绪反应,超过机体的承受能力,则损害脏腑气机,成为致病因素而称为“七情过激”。
(5)五脏藏五神∶“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神作为生命活力和征象,与生俱来,既生之后又以精气血为物质基础而寄藏于五脏之中,即《灵枢·本神》所说的“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而五志(七情)亦为五脏所化生和调节控制,所以《内经》关于精神活动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活动以精气血等生命基本物质为基础,在心的主导下,由五脏分工协作而完成。这种“五神志”的理论体现了中医认识精神活动机理的整体观念,亦成为辨证论治情志内伤疾病的理论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