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健翔理筋书籍 脊柱用力为主的手法 拇指腹推法 以拇指指腹为着力面,在按压的基础上通过前臂带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拇指腹推法。其特点是手法操作缠绵,讲究内功,内劲。 姿势要求 受术者俯卧,术者双下肢平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或马步。 操作过程 分以下四步力递进完成 第1步 前臂的力下压,力量不太大。 第2步 拇指掌指关节用力,使拇指与第二掌骨之间维持一定的角度,且掌背与拇指处于同一水平面,腕关节紧张,形成基础力,保持施术部位原始按压力度。 第3步 脊柱用力,术者通过含胸,拔背,沉肩,挺腰,收腹等一系列动作增加力量,通过前臂,拇指作用于施术部位。在全程操作过程中,术者始终留气于丹田,拇指指腹按压深至肌肉或肌腱,持续反复用力,使之不断深透并分筋,术者有揉按,弹拨局部组织之感。 第4步 摆动手腕,在前三步力的基础上,通过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屈伸,作用于拇指着力点,增加施术部位的力量,并进行弹拨,推揉。前臂摆动过程中肩部与前臂呈垂直状态,摆动幅度及频率视按压力度而定,按压力度越大则摆动幅度及频率越小,两者之间成反比关系。 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1 本手法为健翔独创手法,融按压,弹拨,推,揉法于一体,与传统一指禅推法的最大不同是吸紧部位的力更大,作用面更大,力度更富层次感。在前臂带动腕关节屈伸时,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不屈伸,不主动用力,主要以前臂按压为基础力,以脊柱用力,沉肩,摆臂等操作来增加力量。 2 在操作过程中,拇指掌指关节始终用力,使拇指与第二掌骨之间维持一定的角度,否则腕关节摆动的力不能传至支点,易演变成指推法,而无按压成分。 3 拇指与第二掌骨所形成的角度,悬腕的程度,肘关节屈曲度,频率与治疗部位有关。但拇指应与前臂在同一直线上,否则容易产生卸力作用。 4 在治疗过程中,沉至丹田的气始终如一,以确保吸定的力恒定,持久,摆动过程中拇指对治疗部位要有弹拨感。 5 在治疗过程中,术者手下如有结节,条索样改变等异常手感时,应稍做停顿以加强按压。 常出现的问题 一发力 (1)第一步力太大,造成术者憋气,或力不柔和,并影响后面的推揉。 (2)第二步力虎口收的太紧。 (3)第三步力不是脊柱的力,而是用上半身的力下压,导致力滞。 二其他 有去无回变,成了拇指推法。 应用部位 拇指腹推法因其受力面小,柔和舒适,基本适用于全身各部位。该手法具有舒筋通络,解痉止痛,松解粘连的作用。可用于肢体一切痛症,尤其是可增强颈腰部的肌肉力量。 --来自粉粉日记 |
|
来自: 小酒酒z443ubzo > 《4书籍健翔理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