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在身边的日子越来越少,该给他怎样的陪伴

 金苹果6 2022-10-23 发布于北京


Image


Hero

Image

不定期分享「妈妈的进化」1000天进阶计划 中妈妈们的精彩文字。

你会发现,所有的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在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真诚、坦诚也同样重要。

你也许还会发现,不完美的我们,同样可以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只要我们且行且修且进化。

Image

@柳青青

年轻的时候,以为热情才是热情。中年以后,方知真诚才是热情。

我们给孩子那么多东西,并不一定是爱。只有孩子的感觉美好,那才是爱!


@奇奇

尽管…不过…一万次练习。

尽管我现在做得没那么好,不过我在努力,也会继续加油。

尽管这次考的不如意,不过你已经比上次进步了不少呀!

尽管我没有做到你满意不过我觉得自己进步了。

尽管这盘菜辣椒的呛味被否定不过主菜还是不错的。

尽管你很累,不过你很耐心地听我讲有的没的我很感激,觉得很幸福。

尽管你想表达爱,不过爱在心口难开我懂。

增加吸力减少推力,不断进步。


@真诚

我允许自己成功,同时我也有资格失败。

你未来真的会很棒的,你现在不要难过。

两句励志的话送给自己,也送给孩子。


@放过自己

我家离孩子的学校7点多公里,属于一个不近不远的距离。没有顺路的公交车,也不在校车的范围之内。我们选择开车接送,所以每天早上我5:50起床做早饭,6:30我们出门。偶尔也会有5:30起床做作业的情况。进入高二之后,我俩5:30起床变成了常态化。有些同事会说,熬吧,等你再熬过这两年就解放了。我不明白,为什么大部分人形容陪伴孩子的过程用“熬”呢?回忆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其实也就是上学那几年,是待在父母的身边的时光。上了大学,我给父母的只有几天的寒暑假。甚至没有时间和妈妈一起做饭,全家人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工作之后,成家之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

换句话说,父母陪伴孩子的,也就是孩子上学的这几年。为什么不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呢?看着他坐在书桌前,努力的样子,看见他裤子变短时的惊喜,看见他忘带东西慌慌张张……这就是正在成长的孩子,这就是蓬勃向上的青春。现在儿子已经进入高三了,尊重孩子的意愿,我们没有在学校附近租房,还是选择了开车接送。早晨总是慌慌张张的,偶尔有点磨蹭,我没有一句抱怨,下了车拔腿就跑的是他啊!晚上10:30下夜自习,接上他,听他讲学校里的趣事,我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早上7点送到学校,晚上10:30接出来,真正和孩子在一起的,也就是上下学的时光。是陪伴更是享受!


@与你相伴

今天要独自驾车办事,提前在脑中回忆了上次的路线,走到一个点立即核对,过桥转向选路,不明白就找人打听,内心笃定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既而顺利到达。

成长就是不停的解锁当下遇到的问题或是未见过的难题或是以前不敢触碰的事情。


@雯妈

接纳当下已经发生的一切。

发生的,本来就是它该发生的。接纳就好!

接纳就是不抗拒。

不抗拒,就会将原本放在抗拒上面的力量转移。

这股力量不会平白消失,它会找出处。

当下的情境已经是最糟糕了,如果能接纳它,有这股力量注入,它触底反弹的力度就会越大。

如果不接纳,继续抗拒。这股力量会继续在抗拒的这件事上胶着,事态就会继续恶化。


@Jane.简

15岁,有时看着深沉不语,透着股成熟,有时又如孩童般幼稚,透着股傻劲,他们在成熟与幼稚间无缝切换,父母在管多管少间纠结痛苦,其实细想,不必把界限分得那么明显,是谁定义了“你已经*岁,就该……”的概念呢?


@三木木

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身。我们越恐惧,孩子越焦虑;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


@糖蒜瓣儿

接儿子放学的路上,他沉默良久,然后很认真的问我,妈妈,我能和你说句话吗?我笑着答,当然可以啊,你说。他说他能拥有我这样的妈妈,真的很幸运!我没想到孩子能对我这么的肯定,感动之余又很自责,我告诉他,我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好,饭菜做不好,忙着挣钱没空陪他,脾气还急一点也不温柔。他打断我,说我已经做的很好了,说饭做不好吃有什么的,他做的好吃就行了呗!他说他很幸福!


@Nancy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耐心,比不上孩子对待我们耐心的1/10,我们凭借的除了对孩子的权威,更多的是孩子对我们的爱!


@黑白彩虹🌈

我是老师也是妈妈,妞儿上小学时,一度我在她面前扮演了太多的老师而不是温暖的妈妈,进入青春期我明白了这个边界,也知道了妈妈和老师的区别,也在学着退出她的学习和生活,只做她的拐棍儿,在需要的时候支持,不需要的时候自己走!

很久以来,妞儿有不会的数学题也不问我,她宁愿放着,我明白原因就是她小学六年我给她讲题,让她没有感觉自己有价值,妈妈不会鼓励,只会要求和责问。于是,我学着放松下来,不问就不问,放着就放着吧,不急,那是她的事情而已!

就这样陪着她渡过青春期的迷茫和彷徨,我也经历了煎熬和成长,就在前几天晚课回到家,告诉我说她数学有很多不会,我接纳了她全部的情绪,安慰和鼓励这个要学会为自己当初的行为负责任的少年!没有想到,她竟然说让我帮帮她,数学她需要我的帮助,我欣然接受。经历了这么多,我也知道现在要如何给她讲题了,知识是其次,关键要给她树立自信,肯定她的数学思维,肯定她的计算能力,肯定她对于新知识的快速接受,肯定她发现漏洞后积极弥补的努力。真好,这一顿操作原本像霜打了的茄子🍆 一样的妞儿,又眼里有光了,她说数学老师也这样说她!

第二天,我把我和妞儿商量出来的调整方法,电话与数学老师沟通,老师很肯定这样的做法,更肯定开学以后妞儿的学习劲头和努力方向,和妞儿说的一样,老师说她的数学思维非常好,那点没学的知识补回来就行,没多大的事儿!我把老师的话,原文转述给妞儿,行了,接下来靠你了,我的妞儿,有了拐棍儿的支持,放心大胆的往前走吧!go go go


@雪岩妈妈

青春期的孩子一路成长,一路追寻自我。他们有迷茫和困惑,有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他们从心底渴望被倾听和看见、被认同和肯定,尤其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踏实的爱和安全感,拥有和世界对话的勇气和力量。


@三木木

今天很深入的聊了关于独处,孩子很明确表示他想独自呆着,在这个年龄段不喜欢和父母在一起,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父母总有着这样那样的担忧,忘记孩子已经长大了,愿意自己去尝试,愿意自己去经历,害怕他们掉到我们可以预见的坑,父母对孩子有责任,有义务去教导,但并不是走我们认为是对的路,走向上的路,而是要走他们自己的路……


@宝宝贝贝

两天的周末在忙碌中度过,儿子最终在周一的晚上去机构复读了,看着他到机构后的满脸的不自信,我还是满满的心疼,一个假期的鸡飞狗跳,他最终做这样的决定还是下了太大的决心,我没有上次他去另一家机构的放松与喜悦,只能默默支持与守望,最终跨出复读这一步还是需要他自己做出选择,静待两天,这条路必然很艰辛,但坚持下去,无论结果如何,会让他收获成长更多。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