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瑞之路:铸造迎来春天 “704“仨月跨越三十年

 西方无朔 2022-10-24 发布于广东

大河网讯 汝州市临汝镇南的五龙山下,坐落着一处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工厂——这就是被人们习惯称为生产坦克发动机配件的老704厂(现称天瑞铸造二厂)。

近日,记者走进了这座工厂。远远望去,工厂南侧,一排排青砖砌筑的400多间窑洞式建筑是当年的职工宿舍,宿舍区中间有一座红机瓦房顶的职工食堂。高大的厂房内,正在打磨摇枕侧架的工人们神情专注,砂轮前火花飞溅……厂区内的建筑大量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痕迹,这些建筑看上去虽然有些破旧,却无言地诠释着她曾经的辉煌。

为什么要重新提起这座饱经沧桑、命运多舛的工厂?

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不仅仅是22年前天瑞集团演绎“蛇吞象”经济奇迹、推动河南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历史进程的发生地,更是世界第一的钢构铜铸大佛——中原大佛的诞生之地。为天瑞铸造走出河南、走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

经历从省属国有、到市属梨园矿务局、再到民营企业天瑞集团,三次改制,从技术员到厂技术科长、再到厂总工程师的张固邦,是704厂的“三朝元老”,他对这座工厂有着特殊的感情。 1970年,张固邦从吉林工业大学拖拉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拖拉机厂任技术员,1978年6月调到704厂工作。

“704厂是省属国有企业,两位厂领导都是高干,级别正厅级。进厂时,厂门口还挂着临汝柴油机厂的牌子。……”回想起38年前第一次迈进704厂时的情形,张固邦记忆犹新。

1964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进行“三线建设”,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

从1964年至1980年,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五龙山下规划占地900亩的704厂就是其中之一。

704厂原计划生产800匹马力坦克发动机配件,配套洛阳拖拉机厂的“704”总装分厂组装坦克,但总装分厂一直没有上马。为了保密,当时厂名为“临汝柴油机厂”。

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事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极为困难。1976年前后,704厂又更名“豫西拖拉机厂”,归洛阳地区管辖。1979年,拖拉机项目夭折,改为“豫西煤矿机械厂”。 1988年,豫西煤矿机械厂被梨园矿务局兼并,1993年10月,又被天瑞集团兼并。

虽三起三落、历经磨难,但是704厂和其他“三线建设”项目一样,也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704厂改制后,经历了改革的阵痛、彷徨、徘徊,最终成为了天瑞集团的一员,为天瑞增添了一大批技术人员和加工设备,让天瑞铸造从此如虎添翼,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704厂在天瑞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仅一举扭亏为盈,而且也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春天。

“当年建设时留下的桩基坑敞着大口,金工车间的地基上荒草丛生,水泥大梁拍在地上……”张固邦说,由于704工程体系庞大,真正生产发动机配件的金工车间尚未建成,坦克柴油发动机配件项目就中途下马了。当时,建厂的河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已将车间的混凝土大梁、立柱、檩条等做好,这些预制件后来就一直放在车间原址的地上任凭风吹雨淋,704厂成了半拉子工程。

冬去春来,一眨眼30年过去了。

为了大佛工程,为了天瑞铸造的快速发展, 1999年秋,天瑞集团决定续建金工车间。很快,他们又找到了当年建厂的施工单位——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现河南六建建筑集团)。

30年岁月沧桑,30载日月轮回。

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被请进704厂,重又回到了30年前父辈们曾经的建设工地,接力父辈未完成的事业,将放了30年的大梁、立柱重新吊起……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栋长100多米,宽60米,高13米的车间竣工了。

三个月跨越三十年。

704厂这座等了30年未建成的面积最大的车间,在天瑞人手中只用了3个月。

“30年未建成的车间,让人家留法给建起来了……”说起704厂这座最大的生产车间,张固邦话语中满是敬佩。

2000年春,新落成的车间成了大佛原型的诞生地。

2001年春,天瑞集团在这个车间内安装了三维坐标测量仪,二维激光切割机等现代化设备,建起了大佛放样的计算机中心,大佛铜衣、内衬镀铜钢板及随形筋架、钢制随形支架、副支架将在这里制造。

为了使大佛面部的表情完美, 704厂又改建了用于制作大佛头部的车间;为了保证大佛整体艺术形象的自然、生动,就需要对大佛的每块铜衣和铜衣内衬镀铜钢板进行预组装。为此,他们还搭建起了一座高9米、面积达1600平米的组装场地……

万事俱备,2001年10月,大佛的制作开始了。

此后210多个日日夜夜里,从制作到预组装、再拆下分批运往鲁山佛泉寺的施工现场,进行第二次预组装……704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2002年5月,经过7个月的艰苦努力,大佛铜衣、内衬镀铜钢板等全部如期制作完成。(蔡长伟 樊建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