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梅戏从哪里来?

 夜黑心明 2022-10-25 发布于安徽
       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一说最早见于王兆乾先生一九五七年出版著述《黄梅戏音乐》一书,为什么晚年的王兆乾先生会对自己早年的结论产生质疑?难道有新的线索被发现?带着一串串疑问我试图打开历史的尘封记忆揭露一些端倪。
                                                                                                  从老四的姓说起
       我喜欢反复的听楚剧《赶会》,其音律优美,演员把张二女第一次约会的少女心怀演绎得栩栩如生,比安庆的黄梅戏<赶会>多了一份真挚的情愫。剧中人老四的姓到底怎么写?现在的湖北黄梅作于,安徽宿松作俞。
    俞老四与张二女是由许多小折子组成的大戏。 其中倒贴、反情、打瓦,在民间家喻户晓。打瓦讲的是俞老四家道败落,在宿松民间俗语中有“等到俞老四打着瓦”一条;意思是等到家败或穷得没救的时候再来吃穿那些残汤剩饭、破旧衣服。
    07年在朱湾搜集到一本光绪五年(1879)唱本选段。其中《反情》一折,老四的名字写作俞老四.黄梅上乡一带乡民多姓于。其中出现方言:“该威”应作“该煨”即应该受到坏的结果。“作古正经”应作“作古证今”
    同书《何氏劝姑》一折张秀英与何氏为姑嫂关系,何氏把秀英唤作细姑,细姑便是小姑,“细”是典型的鄂东方言,虽皖西南宿松、岳西等临近鄂东地域出现这种叫法也只是受其影响而已。   
                                                                                               宿松渔家唱黄梅   
       佘咀俗称佘家咀,地处佐坝乡,与黄梅交界。是一个依山傍湖的小渔村,地方虽小,民间艺人甚多,在八十年代后期仍有戏班三个,他们唱的什么戏?
       我和朋友去佘咀人家做客,我独自一人把小街和附近村舍走了三遍认识了两名民歌手和一名戏曲艺人。这位艺人七十五岁是当地最后一位戏曲艺人,据老人介绍他同班的最长者如健在有九十多岁,当时他在班中最年轻,是一名鼓师,在我的请求之下老人用苍劲有力的嗓门唱了一小段《送香茶》,听着老人的唱腔感觉分明是在说黄梅话,可唱的却是黄梅戏。
       不知何年黄梅戏离开黄梅来到皖省,但知在今天的皖省大地上用黄梅话唱黄梅戏的仅此一人!我拍摄的那段《送香茶》将是三百年前黄梅戏在皖省发展的见证,是皖人的黄梅绝唱!
                                                                                            “采茶”等只言片语   
       许多人认为黄梅戏的前身是采茶歌或采茶调,总是在采茶二字上做文章。于是喜欢找出各县名人诗抄中出现的“采茶”字眼来证明自己县里在某个时代就开始有采茶戏。有的干脆以古戏台和戏台楹联剧目名来证明这都不正确,因为当时的采茶歌调流传地域甚广,与今天的黄梅戏大相径庭。古戏台不一定唱的是黄梅戏,那些剧目就更难说是黄梅戏。为了生计艺人们相互在各地搭班,更新和丰富了黄梅戏唱腔。黄梅县艺术工作者根据几首传统剧目选段中出现的“五月十三发大水”当作黄梅县经常发大水的文献是不对的,五月十三在旧时民间是祭祀关公的磨刀日,此日下雨称磨刀雨。下面是一九五六年七月河南商城民间工作者采录于城关镇的山歌:一朵红花开得鲜,开在城隍庙门前。 五月十三发大水,淹倒城隍庙九间。看庙容易修庙难。
        剧本不能证明剧种,如近年笔者在山区柳坪、隘口、朱湾搜集到一些光绪早期至民国初年的手抄唱本,剧目如:《罗帕宝》、《红裙记》、《合镜记》、《乌金记》、《白扇记》,合抄本《山伯访友》、《湘子化斋》、《何氏劝姑》合抄本《劝世文》、《卖水记》、《花娇姐》、合抄本劝姑《卖花记》、《牌环记》,特别是合抄残本中的折子戏《秀水桥》一折、《祝英台扫坟》一折、《俞老四反情》一折等都是黄梅戏的优秀传统剧目。虽然不知道当时属什么剧种,但从一九五九年由湖北黄梅县出版的《黄梅采茶戏传统唱腔》收录内容如《洞房会》与笔者搜集的折子戏《秀水桥》作比较可见姻缘。剧中“柳公子”与“梅柳女”在秀水桥分别后洞房相会。
                                                                                         黄梅戏是大别山的女儿
       近年来我采访了四十余位平均年龄为六十五岁左右的老人,他们说小时侯也就是解放前夕我们宿松城乡都喜欢看戏,俗呼花鼓戏,亦称采采戏(采茶戏的讹音)和怀腔(起源于怀宁的黄梅调)。黄梅戏一词则是在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才听说。
       民国九年(1920年)版的《宿松县志》有清楚的记载:“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现在宿松在世的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解放前从未听说过“黄梅戏”一词,而解放后才有这样的说法。说明县志所载“黄梅戏”一词仅官方亦或少数文化团体知道,而不被广大人民所知。县志亦云:“黄梅风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邑青年子弟,亦有习之者。”说明宿松艺人的采茶戏还是跟黄梅人学的。县志又载曰:“邑人以戏剧营生者,虽不甚多,而号为专精,能献技于沪、汉各埠之歌舞场者亦有之”。既然唱戏的人不多,演出场次必定不多,说明黄梅戏在民国初年的宿松还不是很普及,为数不多的好演员在外地演出的机会也不是很多。黄梅戏自采茶来,但采茶是大别山人民的!
                                                                                                                      2002--2009年写于家中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