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性紫癜……这个用了 100 年的病名,早该改了

 我的大脑袋 2022-10-25 发布于河南

本文作者:z_popeye

「这个疾病名字有极大的误导性,应该尽快修改,彻底停止使用。」最近,风湿科@罗祎明医生 在社交平台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罗祎明所提到,是一个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并不陌生的名字——过敏性紫癜。

「我常收到一些患者的网络问诊,发现对于过敏性紫癜这个疾病的误解还是很多,并且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治疗。」罗祎明说,「目前这个名字涉及到病理机制的问题,我认为必须改掉,避免更多误解。」

当搜索与「过敏性紫癜」相关的中文文献时,我们会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通常情况下,较少有文献会将「过敏性紫癜」直译为 allergic purpura 或 anaphylactoid purpura,而是更多会选用另一个名字作为英文注解: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

查询网页截图

HSP 的病因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以 IgA 介导的体液免疫异常为主,含有 IgA 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皮肤、消化道、关节腔、肾脏等部位的小血管处,进而引起血管炎症反应。

也就是说,HSP 实际上是由 IgA 介导的 III 型超敏反应,而与 I 型超敏反应——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敏」——并没有直接关系。

那么,HSP 为什么会有「过敏性紫癜」这个名字?这或许要追溯回 200 年前。

1801 年,William Heberden 报告了一系列紫癜伴手足水肿、同时出现内脏危象的儿童患者,这被认为是首次关于「过敏性紫癜」的描述。1837 年,德国病理学家 Schönlein 描述了与这种紫癜相关的关节炎表现,并称这个疾病为「风湿性紫癜」(peliosis rheumatatica);1874 年,Schönlein 的学生、另一名德国医生 Henoch 补充了皮肤改变、绞窄性腹痛、胃肠道出血和关节痛的症状描述。

由于师生二人对这一疾病研究的贡献,学界后来将这种紫癜命名为 Henoch-Schönlein 紫癜。

1900 年前后,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疾病的所有症状都是过敏反应的结果。1915 年,一位名叫 Frank 的学者首次将这种疾病称为「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随后,一些列研究和文献也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

不过,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HSP 实际上并非由过敏引起,故而英文文献中的 anaphylactoid purpura 和 allergic purpura 被逐渐弃用,学界更常使用的是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2012 年,关于血管炎的国会山会议将血管炎重新命名分类。其中,HSP 被更名为 IgA 血管炎(IgA vasculitis),而这一名称也是对该疾病发病机制最为准确的描述。

图源:参考资料 2

而在 WHO 发布的 2022 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 ICD-11 中,也第一次使用了 IgA 血管炎这个名称,取代了此前版本中的 Henoch-Schönlein 血管炎。

WHO 官网截图

不过,在第九版《内科学》和《儿科学》中,依然沿用了过敏性紫癜的名字,并注明英文 anaphylactoid purpura/allergic purpura,只是提到「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第九版《内科学》

第九版《儿科学》

在临床治疗阶段,也有一些并非必要的抗过敏药物出现。

在丁香园论坛搜索关键词可以查询到,不少医生曾分享过关于「过敏性紫癜」的病例。

在一例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病例中,医生考虑「细菌感染毒素引起过敏」,给予了氢化可的松钙剂即抗组胺抗感染治疗,病情无缓解后,改用甲强龙、西米替丁,并继续酮替芬、扑尔敏抗组胺治疗。

另一例「发现双下肢皮疹 2 天」的病例中,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疹,伴双踝关节肿胀疼痛,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头孢呋辛抗感染、静脉应用肝素、西咪替丁、维生素 C 等治疗,同时,也使用了西替利嗪进行抗组胺治疗。

还有例 52 岁女性患者,初步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关节型)」后予以甲强龙 40mg 静滴治疗 5 天,钙剂静推,扑尔敏、维生素 C 口服。

可以看到,以上三个病例无一例外都对患者给予了抗过敏治疗。在其中一例的评论区里,有医生这样回复:

丁香园论坛截图

2013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于《中华儿科杂志》发表《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其中提到:

「HSP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小血管炎,从已知 HSP 发生机制上抗过敏及抑酸治疗并无理论基础来支持。通过检索关于 HSP 的抗过敏治疗后发现,大多数文献将抗过敏治疗作为 HSP 的基础治疗,却对研究对象几乎均没有给出过敏的基本定义标准,按 Jadad 量表评价文献均为低质量文献,结论的可靠性低,所以抗过敏治疗的作用缺乏相应的高质量试验依据证实。」

在一般治疗部分,《建议》写到:「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证明食物过敏是导致 HSP 的病因,故仅在 HSP 胃肠道损害时需注意控制饮食,以免加重胃肠道症状。」

共识建议中对于抗过敏治疗的循证分级研究,正是当时天津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胡坚教授带领团队进行的。

作为《建议》执笔作者之一,胡坚教授表示,早在 2009 年前后,他已经多次提出,「过敏性紫癜」应该被更名。

胡坚教授认为,可以沿用Henoch-Schönlein 血管炎。「这也是符合医学命名基本原则的名称。IgA 血管炎是一个病理诊断,如果严谨来说还是需要皮肤活检才最准确。但实在不应该再用『过敏性紫癜』这个名字,确实有很大误导作用。」

同时,胡坚教授认为目前国内常用的关于「过敏性紫癜」的分型也缺乏逻辑性。「事实上,这个疾病一经诊断就是『混合型』的。」

吴小川教授则表示,作为指南的执笔者,他对于目前临床对 HSP 的认识程度依然不满意。

「在当时那版共识建议中,我们反复提到,抗过敏治疗是没有循证依据的。我们后来也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很多宣讲,起到了一些效果。」

「但我还是不满意目前的情况。」吴小川教授说。「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现在仍有一些不符合发病机制的、无效的治疗。我们的教材中也写入了一些缺少证据的发病机制,可能会造成误导。」

在第九版《内科学》中,「过敏性紫癜」被归类于血液系统疾病,在病因部分,教材表示食物和药物也可能是致病因素之一。而在治疗部分,也将抗组胺药纳入了一般治疗中。

第九版《内科学》

而在第九版《儿科学》中,「过敏性紫癜」被归类于免疫性疾病。

第九版《儿科学》

「我们的教材在提到过敏性紫癜这个话题时,说得非常模糊,既没有给到确切证据,也没有给到明确否认。」吴小川教授说,「这种没有证据的内容不应该被教材收录,否则会影响很多年轻医生。」

吴小川教授表示,目前,他和其他业内专家正在筹备新的指南,并计划在这一版指南中改掉「过敏性紫癜」这一错误称谓。

「改名字这件事,我们专业组在发指南的时候需要考虑;我们的教科书、工具书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同时,学界在做研究、发论文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吴小川教授说,「不仅要改变疾病名称,更要改变临床医生的认知。」(策划:z_popeye|监制:gyouza)

致谢:本文经上海新华医院小儿肾脏内科主任医师 郭桂梅 专业审核

参考资料:

[1]ALLEN DM, DIAMOND LK, HOWELL DA. Anaphylactoid purpura in children (Schonlein-Henoch syndrome): review with a follow-up of the renal complications. AMA J Dis Child. 1960 Jun;99:833-54. doi: 10.1001/archpedi.1960.02070030835021. PMID: 13792721.

[2]JENNETTE JC, FALK RJ, BACON PA, et al. 2012 revised international chapel hill consensus conference nomenclature of vasculitides[J]. Arthritis Rheum, 2013, 65(1): 1-11.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1(7):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