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场景歌》教后反思

 蓝婷的梦 2022-10-25 发布于河北

       《场景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第一课,学习目标是准确掌握运用数量词。那么数量词所形容的事物,即名词,就需要学生认知。如果都不认识此事物,那么谈何理解呢?怎么能做到数量词与名词的的正确搭配呢?

      本文里面的一些事物,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而文中的插图并没有完全体现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所以引用资源来缩短学生现有认知与文本的差距,是很有必要的。

      在上课之前,我找相关的PPT,并作出相应修改。有用的就用,多余的删掉。比如第一幅PPT上,原课件上没有“港湾”这个图片和文字,我就从网上搜索港湾图片复制粘贴,让学生对港湾有形象感知。

       每讲一小节,我就让学生观察相应的图片,易于学生理解。有的课文与学生认知相接近,就没有必要借助多媒体,有“画蛇添足”之嫌。但有的课文,学生不够熟悉,就很有必要借助多媒体达到教学的高效。

       多媒体有用,就一定要用,力为课堂增色。


       多媒体无用,就一定不用,避免多此一举。

反思二:
       

       生字指导还是慢,快了吧,学生写不好,求速度舍质量是舍本逐末之事,合不来的。


         一个字,要读笔顺,说注意事项,范写,两分钟吧,让学生在书上描一仿写二下,至少得两分钟;本上写三又得两分钟,一个字下来得六分钟,后半节课20分钟时间写字,也就能写两三个吧,因为有的字你讲了,范了,学生写不好,还得再讲,再范,再强调呢。


      写字,这活真是急不得的,因为你急了,学生一慌,肯定就写不好了。

       每课预设两课时讲完,可两个课时根本完不成,得三个课时。
三个就三
个吧,质量最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