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青铜重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商代晚期·​丙卣

 胡繎文博笔记 2022-10-25 发布于陕西
丙卣,商代晚期,宝鸡市岐山县贺家村出土。通梁高20.6厘米,通盖高18.7厘米,口径8.1×6.7厘米,腹深10.8厘米,重1.8千克。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单独的展柜中展出,灯光明亮。

卣(读“有)为古代盛酒器。本没有“自名”,即,器物铭文上没有给这类器物特别的名称。“卣”源自宋代人的命名——宋代可以说是我们考古学的开端,宋代金石学给大量上古器物定名,沿用至今。“卣”器形大多是“方口或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简言之,口小,腹大,有梁。具体又有圆卣、扁圆卣、方卣。还有动物形卣、筒形卣,大致就是有盖的动物形、筒形容器,再加个提梁——因为有提梁,所以常被称为“提梁卣”——除筒形外,横截面为圆形,就是圆卣,横截面为椭圆形,则为扁圆卣。方形卣则其横截面为方形或矩形。早期的卣,看起来和壶器形非常接近。尤其是圆卣和圆壶,不好区分,如果博物馆不给标签,很容易搞混。这样的壶和卣的区别,资料里有介绍:“卣盖套在器颈之外”,相对的,壶盖则是插入器颈的。之后的扁圆卣,如果去掉提梁、器盖,则其器形又会与“觯”非常接近。

这只丙卣,就是一只椭圆形卣。隆起的器盖,顶端中央有一菌形钮,四道扉棱在盖表面,并有浮雕兽面纹。盖边沿处亦有四道扉棱,四棱之间饰有四只浮雕凤鸟纹。细密的云雷纹为地纹。看起来应该是直口微微内敛,溜肩,垂腹,腹下内收为平底,高圈足。器身四面均有扉棱,接器盖扉棱,从颈部,延伸至整个肩腹部,直到圈足上半部分。颈部饰有四只龙纹,器腹部则是两只巨大的浮雕兽面纹。圈足上半部分四道扉棱中间四只龙纹,下半部分无纹饰。提梁接于器颈部两侧,与颈部相接处是圆雕兽面,梁外侧则是细长的龙纹。器身也是云雷纹为地纹,浮雕兽面纹、龙纹表面,又有细纹做装饰,这样的三层纹饰,被称为“三层满花”,是典型的商晚期西周早期青铜器纹饰。

陕历博的展品标签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丙卣都被标记为“丙”卣,前段时间“丙”被改成了一个不认识的敲不出来的,很像“丙”字的符号。资料显示,这个符号铸在丙卣内侧底部,是某个家族的族徽。而这个族徽在商周青铜器中比较常见,在当时应该也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名门望族。

这是一只做工精良,器形规整,端庄大气且纹饰精美的,非常珍贵的一只商晚期青铜器。河南地区出土的商晚期青铜器,纹饰更接近商代核心区域的青铜器,而陕西地区出土的商晚期器物,纹饰则更接近后来西周青铜。嗯……有一点正确的废话的意思。还有就是,上博展出有河南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看起来也更像商晚期的。所以,可以影响青铜器材料、纹饰、器形的因素中,除时间之外,地域也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均由博主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如感兴趣可亲自去博物馆,一饱眼福

(大宝贝天天见,第一百七十五天)

………… 

都看到这儿了,不点个在看点个吗?
欢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