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张仲景《伤寒论》“辛开苦降”为核心,论麻黄杏仁配对作用机制

 东海蓝鲸 2022-10-26 发布于浙江

辛开苦降一法,主要运用在脾胃病及肝胆等消化类疾病比较常见。由于脾胃互为表里,同时又归属中焦,中焦主运化平衡升降,如果发生病变,多表现为升降失衡,脾气不升则泄泻腹胀,胃气不降则恶心呕吐,心下痞塞。脾胃互相影响,一般会同时发病。所以在发病时,脾湿容易伤及胃腹,另一方面,胃热又会侵及脾脏,从而造成脾胃湿热交结难除的错杂证。

文章图片1

经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辛开苦降法体现了苦以清降,辛以宣发,苦辛合用,升降得复的治疗原则。总之,仲景开创的辛开苦降法是调理气机升降,恢复气机正常运行的首选方法,遇到此类病证,均可斟酌使用。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则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代谢产物下输膀胱。肺气失于肃降,则可现呼吸短促、喘促、咳痰等肺气上逆之候。辛开苦降法运用在肺系疾病少有提及,依据药性所属,愚认为但凡苦温之味之品,如吴茱萸、威灵仙、生麻黄、苦杏仁等,皆味苦气温,各尽其性,可升可降。

文章图片2

在外感病中,卫气郁闭过重,营气亦必郁而不行,杏仁味苦而下气,能破营中之滞。可见苦杏仁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横扩(横窍之往来出入之气)和直降(竖窍之阴阳升降)的特性, 但杏仁本身的力量较弱,仅能作为佐使,协同君药,《素问·标本病传变》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在阳气郁闭过重之时,显肺气上逆之证,故症见喘而胸满,面赤怫郁,无汗发热而恶寒等症状,岂不都是皮毛外闭,肺气不得宣散之故?仲景不再兼调肺气,急食辛以散之,而是用麻黄辛温微苦,开腠理以通气。

麻黄与杏仁配对的功能作用

《本草经解》:杏仁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杏果本苦,且属核仁而有小毒,则禀火性,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升,阳也。肺为金藏,气上逆乘肺则咳,肺苦气逆,急食苦以泄之,杏仁苦而下泄,所以止咳也。

火结于喉,闭而不通,则为喉痹。雷鸣者,火结痰壅,声如吼也,杏仁温能散结,苦能下泄,甘可缓急,所以主之也。杏仁味苦制肺,制则生化,则肺金下行,所以下气。肝藏血,血温则流行,故主产乳,血既流行,疮口亦合,故又主金疮也。心阳虚,则寒水之邪自下,如豚上奔冲犯心君矣,故为寒水奔豚,其主之者,杏仁禀火土之气味,能益心阳而伐水邪也。

文章图片3

简而言之,麻黄味辛微苦而气温,辛能散能升,苦能降能泄,为肺经专药,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效;苦杏仁味苦而气温,苦能降能泄,温能升能散,归肺与大肠二经,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二者一宣一降,相互为用,咳嗽、气喘,肺寒肺热皆可用之,止咳如治感冒风邪之三拗汤,治风寒无汗之麻黄汤,治伤寒无汗而烦躁的大青龙汤等;平喘如治肺中邪热壅滞的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利水如治疗风水的越婢汤、治肾炎水肿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等,都是麻黄、杏仁同用。

麻黄与杏仁配对的作用机理

从中医学而言,肺的生理功能是主宣发肃降,调整呼吸,调节水液代谢和宣发水谷精微,与肾存在密切关系。阴中之太阳,是动则病,传变厥阴是病,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木大虚,强克脾土之土。天三生木,地四生金,青龙者东方木,金伐木赖少火以宣发。

文章图片4

河图洛书与八卦

麻黄味辛微苦而气温,五行属性为水中之木,入肺与膀胱二经,犹如足少阴经之涌泉穴之功。辛散能宣畅肺气,透达郁热,故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苦杏仁味苦微辛而气微温,五行属性为金中之土,归肺与膀胱二经,犹如手太阴经太渊穴之功。杏仁之苦泄能肃降上逆之气,以复肺之宣发肃降,肃降肺气之中又有宣肺之功,故有宣肺而止咳平喘,降气以润肠通便之功效。辛开苦降,使宣降相依,升降相因,清扫长空之阴霾。

文章图片5

麻黄之辛散,偏走于表,通过宣肺、温肺,兼降气而止咳平喘;杏仁之苦降,偏行于里,通过降气、温肺,兼宣肺而止咳平喘。麻黄、杏仁配对则一宣一降,调节肺的功能;一表一里,以恢复肺之宣发肃降之常,宣则肺气得以呼浊,降则肺气得以吸清,使升降有序,水津得以敷布,气机升降出入正常,则诸证皆消。可见两者相配,性味相投、同气相求、相使为用,使风寒去,肺气宣,逆气降,咳喘消。

麻黄与杏仁配对应用点睛

依据麻黄与杏仁配对的功能与作用机制,愚在临床实践中对麻黄、杏仁的认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三拗汤亦是张仲景处方中的经典配伍。拗者,违逆不顺之谓也。“三拗”指所用三药皆违常法而用,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而生用,本方与古法相悖而行,故名“三拗汤”,主要取其发汗、平喘力著之义。麻黄配杏仁相使,一宣一降,独具宣降肺气而利于达邪外出。然四时流感,风寒疫疠,闭塞肺气,咳嗽声哑者,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者,用麻黄、杏仁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

麻黄杏仁配对之代表方有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厚朴麻黄汤、文蛤汤,皆麻黄、杏仁并用,则可谓麻黄之于杏仁,犹桂枝之于芍药,水母之于虾也。《古今录验》用麻黄、杏仁配对,佐入川椒、细辛、藁本治年久寒咳,咳逆上气。

《千金方》麻黄引气汤用麻黄、杏仁配对,佐入半夏、石膏、紫苏、白前、细辛、竹叶、橘皮等治疗“肺劳实,气喘鼻张,面目苦肿”之证;朱丹溪之九宝丸以麻黄杏仁配对,佐入薄荷、陈皮、肉桂、紫苏、桑白皮、大腹皮、甘草,用于治疗“咳而身热,发喘恶寒”。

文章图片6

以上种种均由麻黄、杏仁的功能与作用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于是,愚也善用麻黄、杏仁配对发挥于临证,辄湿温病亦用麻黄、杏仁配对佐入方中,如湿温之咳嗽者,予以甘露消毒饮佐入麻黄、杏仁施治;湿热之淋证者,予以八正散佐入麻黄、杏仁,效如桴鼓。

《伤寒论》46条文又云:“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解释该条:“阳气太重,营卫俱实,故汗血并出,邪气乃解,方中本无一味血药,能泄营之热,杏仁而已”。肺主治节,能助心行血,在外感病中,卫气郁闭过重,营气亦必郁而不行,杏仁下气,能破营中郁滞之理。故而把握麻黄与杏仁配对的剂量是医者最关键的技能,在剂量上予以肺气郁闭则宣肺平喘而开郁,故重视麻黄剂量;肺寒郁闭则降气平喘而消郁,故着重杏仁剂量。由斯以观,把握麻杏配对剂量,一切了然于胸。

文章图片7

根据《伤寒论》两药在配伍剂量中可以看出其中的奥妙,虽然都是治疗外感病, 但两药的配伍剂量差别很大,大青龙汤中麻杏比约为7∶1;麻杏甘石汤中为4∶1;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两者比例约为3∶1;其余均约为2∶1。杏仁这味药在《伤寒杂病论》中一共出现26处,多数注家及医家认为麻黄以杏仁之力臂助。

愚临证从不主张将传统观点、注家、全国教材作为真理的佐证,因疾病不按书中而生,然师古不泥古,倡导从临床角度出发,用张仲景的思维去解读《伤寒论》。仲景云:“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通过中药学和中医学的理法归纳麻黄与杏仁配对在《伤寒杂病论》中的用药法式,体会到谴方用药之道,不在一成不变之方,而贵在因时、因地、因人,灵活斟酌以胜病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