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福寺耶稣会士碑演义(3)

 新用户8926AVU2 2022-10-26 发布于北京

第五回:宽容敕令终实现,给点阳光就灿烂

康熙二年(1663年)汤若望等耶稣会士撰写了《天学传概》,杨光先控告汤若望三大罪状:一是潜谋造反,二是邪说惑众,三是历法荒谬。天主教是邪教,《天学传概》是妖书。

朝廷从康熙三年八月初六日至康熙四年七月,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审理此案,最后作出了禁止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播天主教的决定。

拘捕外省传教士30余人解京,判汤若望绞刑。

由于当时北京接连五天发生地震,加之'太皇太后(顺治母后)力主开释',汤若望才免于一死。

朝廷要求各地方政府对天主教传教,收徒,建堂严加防范。

这就是康熙初年发生的有名的'教案'。

康熙八年(1669年),颁布了禁止中国人传习天主教的谕令,史称“八年禁教谕令”。

康熙皇帝禁止中国人传习天主教,但他对西方科学知识的学习相当勤奋,也达到相当深的程度,每天早晨由上驷院备马接传教士们进宫,傍晚送其返回寓所。为了便于讲授,皇上在皇宫内赐给传教士们一个房间。

梁启超在评价康熙帝对学问的态度时称赞说:“……他把许多耶稣会的西洋人——南怀仁、白晋、徐日昇、张诚等放在南书房,叫他们轮日进讲——讲测量、数学、全体学、物理学等等。……专用西洋人绘成一部《皇舆全揽图》。这些都是我们文化史上值得特笔大书的事实”

随着与传教士关系的密切,以及看到西洋人在华所作出的贡献,康熙皇帝对天主教的态度逐渐转变,先是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承认天主教不是邪教,与白莲教不同。随后又于三十一年(1692年)颁布了允许天主教在华自由传教的敕令,这是天主教自明末入华100多年以来获得中国官方正式认可的第一个文件,史称“宽容敕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