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为何总能打赢?3个办法6个字5场生死战役,诠释思想高度

 衆妙之門 2022-10-26 发布于陕西

站在今天时代的角度,当我们回望过去,那段百年来无数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救亡图存的历史越发清晰起来。

文章图片1

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毛主席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出现,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点,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

在党内,毛主席坚决战胜王明、博古的右倾机会主义,保证了党内的稳定和方向。作战时期,毛主席高瞻远瞩,洞彻历史发展规律,同时又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勇胆识,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论持久战”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指挥人民军队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役的伟大胜利。

在党外,毛主席联蒋抗日,建立起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游击战提高到了战略作战的高度,并借此建立了抗日敌后根据地。在他的领导下,人民军队经过腥风血雨、千锤百炼,最终使得人民军队成长为了抗战的中坚力量。

毛主席始终坚定不移地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伟大的政治智慧,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直至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

毛主席从没有进过任何军事学校,更不曾接受过任何军事作战、指挥培训,但他为什么总是能打出胜仗,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呢?

从古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军事专家,都对“集中兵力”四个字有着深刻的认识,《孙子兵法》中曾提到“我专而敌分”,《战争论》中更是简单直接地提到“在战略上最重要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马克思曾说“战略战术的奥妙就在于集中兵力”。

但是,众所周知,将“集中兵力”这一战略应用在战争中并发挥到极致是毛主席。在人民军队的整个作战时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作战的一个重要原则。

按照常理,南昌起义以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装备上看,我党的人民军队远处于劣势,走“集中优势兵力”这条路的应该是敌军,怎么这六字最后却成为了我党和人民军队的制胜法宝了呢。

文章图片2

在提到关于“集中优势兵力”这一战术方面,毛主席曾有过这样一番描述:

“化零为整是集中兵力的谋略,其好处是集中兵力,以多打少,既能全歼,又能速决。全歼,在敌则士气沮丧,在我则士气高涨;速决,则使人民军队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队,也有可能避开敌军的增援队。”

从秋收起义到解放全中国,在整个军事斗争中,人民军队始终没有抛弃过这一战略战术,甚至在每次生死攸关的战役中,人民军队都借此转危为安,成功化解危机,实现了突围。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五场战役中。

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带领起义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在农村,红军队伍经过三年时间艰苦的游击战斗,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到1930年时,中国工农红军已达到10万多人,全国十几个省内先后开辟了大大小小的根据地,星星之火被逐渐点燃,毛主席曾经在所说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你知道我们中国什么最多吗?农民最多,他们常年受军阀和地主欺压,他们就是遍地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子,那就是熊熊大火。”

起初,在得知毛主席带领队伍上了山时,蒋介石等国民党军官曾嘲笑称:“毛泽东打不过我们,就上山去当'土匪’了。”与此同时,共产国际也不赞同毛主席的做法,甚至还一度指责。因为在当时这些人的眼里,“在大城市发动起义才是共产主义成功的办法”。

但是,如今,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快速发展壮大,蒋介石心中开始有了忌惮,而共产国际的态度也有了一定的转变。

文章图片3

1930年,蒋介石向中央苏区调集大量兵力,对红军发动了大规模“围剿”。这一年10月,12万国民党重兵集结,毛主席指挥红一方面军4万人展开反“围剿”作战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数量,毛主席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将敌军指挥官张辉瓒引诱至预定作战地点,集中红一方面军主力,一举歼敌1.3万人,俘虏了近1万人。

工农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粉粹了敌人的围剿行动,极大鼓舞了全国各省根据地红军的作战信心。

此后,接下来的三次反“围剿”行动中,基本贯彻了毛主席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并取得了胜利。

这三次行动中,红军依然坚持“集中主力,打其虚弱,坚决围歼”的战术,用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等到敌军的增援部队赶到时,红军已经带着战利品离开了。

接连打下胜仗的现实证明,坚持毛主席的作战战术是正确的。然而,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却与这种原则截然相反。

结果,在李德等人的“冒险主义”战略的影响下,红军与数倍于己的100万国民党军队展开正面交锋,面对装备先进、战力优势大的国民党军队,红军由战斗之初的“拼命主义”发展成了“逃跑主义”。

就这样,在历经4年的反“围剿”战争后,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行动中惨败。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突围转移,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漫长艰苦的长征之路。

文章图片4

抗日战争期间,在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115师出动四个团兵力,与号称“钢军”的日本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和辎重部队激烈交锋,击毙敌军1000多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打赢了这场战役。打破了“皇军”不可战争的神话,鼓舞了全国抗日的信心,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计划,彻底破碎日寇妄图长驱直入中国的美梦。

这次作战中,八路军采用的便是“集中优势兵力”作战,朱德在谈到这次作战的经验时,曾写道:

“就八路军而言:以劣势武器要战胜现代化的强敌,在战术上就必须善于灵巧机动地使用自己的兵力和武器,发挥自己旺盛的攻击精神,选择有力阵地与时机,抓住敌人的弱点,集中最优势的兵力与兵器,采取秘密、迅速的动作,出敌不意,突然袭击,进行肉搏,坚决消灭之,否则,即难于成功。”

“抓住敌人的弱点,集中最优势的兵力与兵器”这一战术与此前毛主席在反“围剿”行动中的作战方针一脉相承。

文章图片5

1946年,解放战争打响。

从数量上看,解放军兵力在170万,而国民党的总兵力达到了420万;从武器装备上看,解放军用的主要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的日军武器,没有海空兵力支援,全军装备的是马步枪,而国民党军的装备主要分为三类:美械、日械和国产,辎重武器装备先进,轰炸机、战斗机、舰艇等海空力量强大。

对比实际情况来看,国民党兵力远在解放军之上,面对这一情况,在1946年,毛主席明确提出了应对战略:

“蒋军经过整编,其战斗力一般加强,我军对其作战时,其比例为三对一或四对一,否则不易解决战斗。”

在由粟裕指挥发起的苏中战役中,毛主席的这一战术得到了充分验证。

宣泰攻坚战中,粟裕下令第1师和第6师约1.5万兵力,向守备薄弱的宣家堡和泰兴主动出击,以5倍于国民党守军的兵力歼灭敌军3000多人,取得胜利。

在李堡攻歼战中,考虑到国民党军战线铺得太长,兵力分散,粟裕出动2.5万兵力,攻歼驻扎在李堡的国民党守军新7旅和105旅,前后仅耗时20个小时,便歼灭了8000多敌军。

苏中战役“七战七胜”,充分证明了:兵力、装备落后作战一方,只要战术应用正确、指导灵活,是完全能够战胜优势远胜于自己的一方的。

在苏中战役中,粟裕在每一次作战中都能够集中数倍于敌军的优势兵力,才能够在短时间里便打下胜仗,给敌军造成重创。与此同时,解放军也从战场上捞到了不少先进的美械装备。

1947年1月,31万国民党军兵分两路,从南北两线进犯山东解放区,企图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临沂地区决战。对此,华东野战军在南线佯装攻敌决战的样子,牵制敌军,同时又派主力部队北上莱芜同北线国民党军李仙洲集团决战。

国民党军成功上当受骗,李仙洲集团加入推进,企图从背后攻击华野主力。但是,华野真正的目标正是赶来“送死”的李仙洲集团。

通过对战场形势的判断,中央军委电令华野“诱敌深入”:

“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

到2月19日,随着华东野战军抵达莱芜周边地区,我军已经形成了对莱芜城的合围。20日,我军7个纵队15万兵力南北夹击李仙洲集团,3天后,国民党军5.6万多人被歼,粉碎了国民党军企图南北夹击,歼灭华东野战军的阴谋。

在得知李仙洲集团5.6万人被歼后,国民党将领王耀武曾悲叹:“就算是5.6万头猪,共军用3天也抓不完呀。”但现实却是,解放军三天歼敌5.6万人。

文章图片6

1947年5月,毛主席下达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发起了孟良崮战役,与国民革命军第74师展开作战。

当时,国民党转变作战战术,放弃了此前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的战略,改为了重点进攻。并明确了将向陕北和山东发起重点进攻。在这一背景下,解放军的作战情况也陷入了困境,中共中央军委接连指示前线作战部队,一定要忍耐,等待歼敌机会

“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

“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从中央下达的这两条指示中可以看出,在解放军的作战过程中,“集中兵力”始终雷打不动,成为了解放军一条最重要的作战原则。

5月,根据蒋介石作战指示,74师向山东根据地集中,准备作战。师长张灵甫倚仗74师装备先进,作战实力强,为了争功夺利,与友军拉开了距离,独自冒进,处于较为突出的位置,十分有利于分割围歼。

华东野战军在观察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抓住战机,集中5个纵队和特种兵纵队兵力担任主力,命令4个纵队负责阻击援军,各地方武装则牵制援敌防止敌军后方进行袭扰和破坏。74师被包围在孟良崮山区,与此同时,国民党军也在华野外围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包围圈。

负责攻击的5个纵队主力接近15万人,是74师兵力的5倍。15日13时,华野发起总攻,战至16日18时,全部装备有美式器械的74师全军覆灭,随后,华野带着缴获的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安全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若是华野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在两天内结束战斗,那么,极有可能会陷入到更危险的境地中,不但不能消灭74师,恐怕还会落入蒋介石的包围圈里被全歼。这正是毛主席所说的“速决”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7

在莱芜战役中,华野先是制造了决战南线的假象,引诱李仙洲集团掉入我军提前设好的口袋里。在这一切部署完成后,便快速集中兵力,速战速决,三天歼敌,每一个作战环节紧紧相扣,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完成,那就必然导致作战任务失败。

同样的战术也在朝鲜战场上发挥过重要作用。面对拥有强大海空兵力支援、武器装备先进的世界一流军队,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中国人民志愿军都必败无疑,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中国的作战持乐观态度。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将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原则发挥到了极致。毛主席和彭德怀总司令一致认为,要想打败美军一个师,志愿军至少需要出动2个军的兵力,否则,战斗极易陷入胶着。而在这一局面下,要想和有着绝对制空权的美军论胜负,显然是不可能的,最终也会导致战役目标无法完成。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朝鲜战争中,毛主席才会更加强调集中优势兵力,争取打快速且彻底的歼灭战,避免与美军进行消耗战。

因此,在朝鲜战场上,尽管志愿军在争夺阵地中,从四面八方涌来逐渐逼近,但他们却不着急冲锋。一旦等到守军暴露了薄弱之处,志愿军便会立即向这个方向集中,随后快速发起攻击,只要打开缺口,就意味着美军要开始跑路了。

文章图片8

无论是在哪个作战阶段,集中优势兵力这六个字在我军的战斗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过,纵观这些战役可以发现,在集中兵力的同时,我军指挥员还十分注重灵活部署使用兵力。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难的。灵活使用兵力大致有三个办法,分别是集中、分散和变换。这三点,体现在作战指挥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变换是为了避开敌军进攻,保存主力,也是为了等待时机一举歼敌。

《孙子兵法》中曾写道:“倍则分之、五则攻之、十则围之”,这与毛主席提出的作战原则不谋而合。他在看待向来备受世人推崇诸葛亮时,对他的作战方法并不苟同: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在他看来,诸葛亮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分散了兵力。

从这些作战中,我们至今仍能深刻感受到毛主席无人可与之媲美的军事战略眼光和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