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尘暴]1971年北京一位老妇人正在家里打扫卫生

 古稀老人赵 2022-10-26 发布于湖北
1971年北京一位老妇人正在家里打扫卫生,突然一块墙皮掉了下来,让她想不到的是,这墙皮里面,还有一层墙皮,而且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字……

[微风]1971年冬天,临近过年,北京香山的一个偏僻村落里,年近古稀的一位老妇人与往年一样,开始年前的大扫除。

老房子的墙皮有些脱落了,她本想再打扫一下,结果脱落的地方越脱落越多,脱落的墙面后面似乎还有一层墙面。

她本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妇人,但是,她也大概能感觉到墙壁背后的墙壁上有很多毛笔字。

[胡瓜]那年正是特殊的历史时期,她也不便跟任何人说,只能等他家老伴回来。

晚上,老伴回来。老妇人赶紧把他拉到脱落墙皮的墙壁边上,给他指着墙壁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字?我也不认识。”

这位老人是当地的老教师了,而且祖上是清朝正白旗,已经在这座老宅子中住了百年了。

舒成勋跟着老伴看了一眼破损的墙壁,内心一阵波澜,墙壁后面的字是毛笔字,而且字迹清秀,似乎还有很多。

[作揖]他在老伴的帮助下,一点点地撕开墙壁的外层。他发现,其实现在的墙壁应该是有人故意附在原有墙壁之上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墙壁上的文字。

舒成勋知道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声张,他本身也喜欢历史文化,所以他想自己先研究研究再说。

墙壁上的题字很多,但是笔迹却非常秀气,一定是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所写。整体的外形上,有菱形组合、有扇面组合、有竖排、有横排……写的人很似乎是随意而为之。

隔了一天,舒成勋抽时间又去细看墙上的字。发现墙上有几首小诗,其中一首诗引起了他的注意——“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舒成勋家里祖辈是武官,能写这样的诗词的人实属不多。

但是,清朝入关之后,曾经有个规定,为了让满族人不因为进入中原而忽视了骑射技艺,曾下令禁止满人习写汉字,诗词歌赋更是命令禁止。

他想这写笔墨的主人应该是两百年前,自己喜欢此类诗词,但是却又不敢让他人看见。但是,到底作者是谁呢?舒正勋十分好奇。

[微风]其实,墙面上的这句题诗,舒正勋多年前曾经听过。他在仔细端详墙面,上面有个“拙笔”的署名,这个署名让他想起来几年前红学研究专家来香山时的话。

香山曾经还是曹雪芹写红楼梦时的住处,所以经常会有红楼梦的相关研究人员来到这里走访,询问关于红楼梦的传说。

相传,曹雪芹家道中落之后,他不屑于进入朝廷,所以就在家著书立说,生活越来越困窘,家里实在无米下锅的时候,曹雪芹去到自己之前交好的亲戚家借钱买米。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这位旧时的好友并不想搭理他,更别提给他钱买米了。

[下雨]曹雪芹对此心中十分不快,于是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好友,一个叫鄂比的人。相传,鄂比知道后,写了一副对联给了曹雪芹。

这幅对联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那句。

舒成勋内心不禁有些激动,如果这样推算的话,自己的宅子在两百年前可能是曹雪芹的故居啊。

他决定邀请相关的红学专家来自己家里查看一下。

但是,结果令他很意外,红学家们并不认为这是曹雪芹的故居,而这个“拙笔”的笔名也无从考究。

这些红学家的定论让他愁眉不展。他内心还是觉得这应该与曹雪芹有点关联。

[中国赞]过了几年,有一位年轻人来到他们家。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古旧箱子,他说,自己一直很喜欢红学,听闻这里可能是曹雪芹的故居,所以来看看。

他把手里的箱子拿给舒成勋看,箱子的右上角写着“题芹溪居士”,而落款的地方写作“拙笔”二字。

舒成勋看到这两个字之后,内心激动万分,年轻人的这个木箱子上的落款,无疑证明了舒正勋家墙壁上的字是肯定与曹雪芹有关的。

而且从字迹上看,这些文字明显出自一人之手。

所以,这间老屋极大可能是曹雪芹的故居,而墙壁上的文字正是那个年代曹雪芹与他的好友一起留下的墨宝。

这一证明在当时又一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各地的红学家又一次慕名而来。

最后,在多方努力协调之下,在这间老屋被修建成了曹雪芹纪念馆。
参考文献:

[1]曹雪芹家世生平研究述评[J]. 樊志斌. 红楼梦学刊. 2013(06)

[2]试论胡适对曹雪芹生卒年的六次考证[J]. 张胜利. 曹雪芹研究. 2014(01)

作者:理理

编辑:墨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