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船形彩陶壶,中国的精神从这里走出

 那个老撕机 2022-10-26 发布于广东

禁止出境文物之一

在中原的裴李岗文化如日中天的时候,陕西的关中地区的老官台文化也在蓬勃发展。两者在今天河南三门峡地区相遇后互相结合,产生了仰韶文化。

前文介绍过的裴李岗在7000年前消失,仰韶文化从7000年前起步。那是不是在7000年前咔嚓一声裴李岗就变成了仰韶呢?肯定不是,这中间一定有相当长的共存阶段,直到一方同化吸收了另一方。

1958年,在宝鸡北首岭第IV区的98号墓出土了一件十分少见的船形彩陶壶,其造型之奇特放诸整个新石器时代都不遑多让。陶壶质地为细泥红陶, 高15.6厘米, 口径4.5厘米, 宽24.9厘米,在同时期的陶器中尺寸并不算小。


船形彩陶壶 北首岭M98 - 中国国家博物馆

船形的造型两角尖尖肩部有两个凸起的耳用来穿绳悬挂用,中间是壶嘴用以进出水,可以想象这件东西当初的用途是像今天的水壶一样挂在脖子上。

 壶身腹部有黑色彩绘网格纹饰,网格两侧各有7和8个三角形。这个纹饰究竟是何意,目前主流意见认为是渔网,笔者认同这种观点,那些三角形个人猜测可能是被渔网网住的鱼的抽象表现,寓意渔获丰富。


鱼纹踩踏盆 半坡遗址出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无论何时,水源对于人类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所有聚落都在水源旁边,其主要原因有四:1.人畜饮水,2.农业灌溉,3.渔猎,4.交通。北首岭先民已经以农业为主,渔猎并不如狩猎业那么发达,但整体而言,鱼纹作为仰韶彩陶的主要纹饰持续时间超过一千年。

 1977年,另一件船形彩陶壶出土于VI区,均为北首岭中期,距今年代大概为6800到6100年前,与西安半坡遗址的年代相当。另外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各有一件。


另一件船形彩陶壶 图片来自《宝鸡北首岭》考古报告

船形彩陶壶的的造型不仅是北首岭先民对生活的观察,同时也是制陶和造型艺术的重大进步,是先民们对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进一步开发。有了他们的开创性尝试,随后一千年间庙底沟,马家窑文化才有了更多富有想象力的彩陶制品,诸如不规则形,人形等等。


陶塑人半身像 图片来自《宝鸡北首岭》考古报告

同样的探索还出现在纹饰上,早期对于陶器的应用一般在于器型上刻画绳纹等,彩绘和抽象的鱼纹和几何纹代表简单的刻画已经无法满足先民们的表达欲。

同时北首岭的社会产生了分工,有些墓葬出土了石钺,有的出土了制作骨器的工具,有的出土了颜料,有的出土了箭头,然而还有更多的墓葬里面啥都没有或者陪葬品十分寒酸,这些墓葬间悬殊的差距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中有少数人掌握了大多数的资源——阶级和特权开始冒头了。



人面鱼纹盆 半坡 - 中国国家博物馆

特权是艺术进步的源动力,因为特权需要自己的东西与众不同,所以更精湛的工艺,更丰富的颜色,更独特的器型,更精美的彩绘都会出现在特权阶级享用的器物上,比如另一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鱼鸟纹彩陶壶便是中国史前艺术卓越的代表。

鱼鸟纹彩陶壶 北首岭 - 中国国家博物馆

4000多年前,所有的新石器文化最终被龙山文化所兼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诞生。然后延续4000年直到今天。

龙山文化相当于我们的身体,决定了我们看上去是什么样子。仰韶文化则是这个躯体里的大脑和神经,我们的思想,看待世界的方式,最初的信仰都来自于仰韶。

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等等则是我们的每一块骨头。也许它们今天在我们身体中的占比不大,很多时候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没有它们,我们的身体就不完整。中国人就是如此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今天的我们。

北首岭下层与秦安大地湾一期(一般认为属于老官台文化)有部分相似之处,与西安著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则有着极大的相似,碳十四检测结果看来北首岭下层晚于秦安大地湾一期,早于半坡,也就是说,北首岭是仰韶文化的前身,如果仰韶文化是当今中国人的精神来源,那么宝鸡北首岭就是中国精神的出发之地,船形彩陶壶则是这块出发之地的闪耀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