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养生有重点,润肺健脾是关键

 孙行者苏 2022-10-27 发布于广东

寒露过后,秋燥将越发明显,呼吸道疾病也进入高发期,因此,养肺润肺是秋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并且,秋季在五行中属金,而脏腑中肺也属金,所以肺与秋气相通,更证明此时应该注重养肺。那么,我们该如何养肺呢?下面这几个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一、寒露节气如何养肺

1、运动健肺

运动锻炼是强健肺脏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日常运动,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快加深,促使呼吸机能活跃,增强心肺功能。下面就推荐几种健肺的方法:

(1)腹式呼吸法: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全身放松。吸气时嘴巴闭紧用鼻子吸气,越慢越好,腹部慢慢鼓起,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这样把气流从嘴里长长的呼出来。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每天坚持练习。

(2)慢跑:呼吸与运动的协调配合,可使全身得到锻炼,同时增强心肺功能。

(3)快步走:抬头挺胸,腰背挺直,跨大步、双臂有节奏地大幅度摆动,配合缓而深的呼吸。

不过要注意的是,寒露过后天气转凉,大家在运动时一定要做好防寒工作,并且不宜过早晨练,以免将冷空气吸入肺部。

2、情志养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忧伤悲,喜胜忧”,这是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即以喜悦的心情战胜忧伤的情绪。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故秋季情志养生的重点是避免悲伤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调气安神,使人体上下气机贯通,这样可以改善肺的生理功能,以抵御秋燥肃杀之气对机体的侵犯,达到《内经》所说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的境界。

可正秋高气爽之时,与亲朋好友相邀一同登山游览,也可散步、逛街,或跳跳舞、唱唱歌等,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放松心情,使心肺气血调和,肺气得护。

3、食补润肺

饮食中要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多吃些梨、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还可多吃一些汤水之类的食物,如雪梨银耳汤、莲子百合粥、山药大米粥等,补充营养的同时还可以滋润补水。

4、补水益肺

深秋时节要润肺,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多喝水。秋季最好晨饮一杯淡盐水、晚上喝杯蜂蜜水,所谓“朝盐晚蜜”,以达到清肠、润肺、养肺的效果,同时还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二、几个养肺的小动作

1、摩鼻: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迎香穴20次。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症状。

2、摩喉: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住咽喉。端坐或站立,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30次为一遍,可连续做2~3遍。这种方法有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

3、吐纳:临睡前或刚起床时,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缓慢地深吸气后再吐气,反复30次。也可以在晚餐后2小时,在室外选择一块空气清新的地方,先慢步10分钟,然后站立,两目平视,两足分开与肩平,全身放松,两手掌重叠放在脐下3厘米处,重复做上述的腹式呼吸。

4、捶背:端坐,腰背挺直,双目微闭,两手握成空拳,沿脊背捶打,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如此一遍。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如此3~4遍。捶背时暂停呼吸,同时叩齿5~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这个方法有助于预防感冒。

5、常笑:笑能使人胸廓扩张、胸肌伸展、肺活量增大,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人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三、养肺莫忘健脾

寒露时节,养肺的同时不能忽视健脾,因为脾与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薛生白医案》中就有“脾为元气之本,赖谷气以生;肺为气化之源,而寄养于脾也”的论述。

五行学说认为,肺属金,脾属土,脾土能生肺金,因此说肺与脾有母子关系,即脾是肺的母亲,肺是脾的儿子。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当脾胃出问题时,脾土不能生养肺金,就会导致肺气不足,皮毛不固,容易感受外邪而引发感冒、咳嗽等。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咳嗽,肺气上逆而会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

因此,我们想要调理好肺气,一定要先调理好脾胃中焦之气。我们常用的健脾养胃方法一般有忌食生冷,胃部保暖,按摩或艾灸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关元等穴位,饮食上可以食用一些如山药、大枣、扁豆等有健脾作用的食物。

寒露时节养生忙,润肺健脾是关键。大家应当遵循此时的气候特点,从起居、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入手,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迎接寒冬时节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