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象案例公开课15

 雨华缤纷 2022-10-27 发布于江苏








本文根据李老师在荔枝微课上所讲授的“舌象案例公开课”的音频整理所得,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下为正文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案例呢,是一个胰腺肿瘤患者,我把这个舌象发上来,大家看一下。
 

图片


这个摄像头拍的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大概的特征还是能看出来的。

胰腺肿瘤,就是咱们说的这个胰腺癌呀,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的肿瘤。

那我们知道我们吃的食物需要消化,胰腺是分泌胰液,包括这个胰岛素是吧?它是促进糖代谢消化吸收的,是一个重要的中焦的这么一个器官。

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呢,胰腺的功能,它主要是帮助消化的嘛,它其实是包含在中医脾胃的功能之内,偏于脾脏的这么一些功能,就是温化呀,转化呀,是这些功能。

所以这个胰腺肿瘤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中焦的瘀结所有的肿瘤都是瘀结,胰腺肿瘤属于中医讲的中焦脾胃瘀结,属于这个范畴。

那么中焦脾胃呢,中土生湿,湿气是比较黏滞的,一旦气机不顺的时候,很容易湿聚成痰,很容易痰瘀化火,形成有形的结滞,这是一系列的变化。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患者的舌象,我们看看它主要涉及的问题是不是表现在中焦的瘀结上?

我们还是从三阴三阳的角度来分析,先从大的格局看看这个舌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首先我们来看太阳表气是吧,太阳少阴这个层面。这个主要是看什么呢?主要是看他舌头亮不亮,有没有水汽透出来。那我们看它这个上面还是有一点点水汽的,不是很理想,整个舌头也不够红润,而亮度也差一些。

这说明患者的太阳表气开达已经受到影响了,已经不够通畅了,但是还有一点水汽透出来,还没有完全闭上。虽然受影响,舌面虽然不够亮,但也不是那种晦暗,就是神气也能透出来,说明太阳表气只是受到了影响,还不至于成为一个大问题。

那我们再来看他内在的阳明腑气,就所谓的脾胃中焦,消化道这一块,这个主要通过舌苔来看。

反正这就很明显了是吧,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患者的舌象,他的整个舌苔粘腻不爽,甚至是那种不透气,象一层糨糊一样。虽然这个舌象拍的不够清楚,但是也跟他本身这个舌象是偏执、不透气儿,跟这个有关系,这样的舌象有时候就是没法拍的太清楚的。

也就是说,这个患者在阳明太阴就是脾胃消化道这一块,他这个痰浊是比较重的,整个舌苔是黏腻一片,感觉里面的痰浊是糊在里面,不透气了,臃滞的是比较重的,中焦的问题确实是很明显。

那么外在太阳少阴,内在阳明太阴,夹在中间的是少阳厥阴。不管是太阳还是阳明出问题,这两边任何一边出了问题,中间的少阳厥阴一定就会受影响,就跟着受牵连。所以都不用想,少阳厥阴必然也是有郁结,必然也是有问题的。

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舌尖部有一个小小的裂缝,舌尖部的那个裂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它这个舌头两边儿有气瘀,往外胀、往外鼓。然后呢,舌头中间不是有个舌系带吗,他牵拉着鼓不出来,胀不出来呀,所以尽量不让往外鼓,中间就出不来了,就显得就夹在中间,把中间夹着像一个裂缝一样,是这么形成的。

像这种典型的舌尖的这种裂纹或者是像个小缝隙,其实就是舌体两侧气瘀往外凸出导致的,这是典型的肝气郁滞的一个象,说明他少阳厥阴郁结肝郁也是很明显的。

这个主要是气瘀,那么我们通过他这个舌苔很黏,我们几乎看不到舌苔下面的舌质,但是在舌体的两侧,两侧主肝胆呀,也能看到一点点漏出来的,舌质是偏暗的。那说明它里面其实还是有淤血的,不光有气瘀还有淤血,这都是少阳厥阴层面的郁结,也是很明显的。

所以从这个舌象来看,他整个身体的格局,太阳少阴这个层面不是主要的问题,还能透点气。阳明太阴这个层面,黏滞的快不透气了。而少阳厥阴这个层面,他也受气,也受牵连。你看他那整个舌面还是比较平整的,瘀血的分布也没有明显的瘀斑,只是整体的略微发暗一些。整体的气机还是比较通畅的。

凡是舌面上,整个舌体凡是有不对称的地方,那就是气机流通在某个地方有淤滞,有障碍挡住了,这都属于少阳厥阴的瘀滞。如果整个舌头是大的格局,他还比较平展的呀,相对比较对称的呀,那说明少阳厥阴的瘀滞还不算太严重。它有瘀滞,但还没有到支离破碎、不对称,这种磕磕绊绊还不到这么一个程度,就还好办一些。

所以这个舌象,你看我们分析了一下,发现它确实是阳明太阴这个层次的痰浊郁结是最严重的。这就跟他西医诊断的疾病就吻合上了。西医诊断的胰腺肿瘤也就是中医的中焦这一块,是吻合的。

这种病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知道中焦以脾胃为主,脾主思,五脏藏神嘛。这种人一般都是心绪,心念思绪的事比较多,就是琢磨的事比较多,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处在这种思虑忧结这样的状态时间太久了,慢慢就会形成一个中焦瘀结这么一个格局。

那当然也有一些人,因为现在生活好了嘛,也有一些人他就是暴饮暴食,饮食不洁。中焦脾胃负担加重,老是喘不过气来,每天忙着消化食物,没有休息的时候,是吧。不堪重负,也有这种可能性

总体而言,这种病,从神气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忧思过多。就是忧思忧虑,思虑不解。情绪老是忧结在这个地方,慢慢就导致中焦的湿气不散,凝聚成痰,痰瘀成浊,就变成了痰浊。痰浊郁结久了,这个地方就久而久之淤积的重了,就郁结成形就会形成肿瘤这样的疾病。

所以治疗这样的疾病,化解中焦的郁结,除了用药之外呢,患者自身要宣达,舒展自己的情绪是很重要的,这个需要患者自己也去调整一下。

用药有什么思路呢?中焦属土,土的正气,正味儿取其香,其味甘,这都是土的正常的体现。所以不正常的状态要把它变成正常的状态,那基本上就是芳香化浊,就是用这个清香渲达的药去渲化它就可以了。

那什么样的药比较合适呢?用这个像藿香,佩蓝,这是比较轻柔的了,像薄荷、银花呀,这是比较通透的,可以开达心结走神气的。像这个白蔻、砂仁,这就比较厚重一些,推动气机的力量力更强一些。

所有这些芳香运化渲达的药都是可以用的,可以常用。还有一个药也要给大家讲一下。

凡是中焦有痰湿、痰浊,这种郁结不化的时候,仙鹤草这个药是一个很好的药。仙鹤草这个药长的样子还很奇怪,它的叶子是一对大叶一对小叶,一对大一对小叶儿这么长的交替间隔着长,就像我们锯木头的那个锯子,你看一个往这边歪一个往那边歪。它是交错的,锯齿也是交错的,这个叶子是大小交错,就像一个锯子一样。

所以仙鹤草这个气场到了人体中焦,人体的脾胃这一块呢,就像一个锯子或者像一个刷子,因为一会儿力量大,一会力量小,这个气场忽大忽小,那么这种变化的气场,就很容易把这些黏滞的不容易流通的郁结的气场就给它破了。所以仙鹤草这个药虽然很柔和,但是破气机瘀结,帮着化黏痰效果很好。

有些大夫把仙鹤草当成一个补益中焦脾胃的这么一个药,说用了这个药之后人就有劲儿了。其实仙鹤草本身没有什么直接补益的效果,它更根本的作用就是把中焦的瘀结都给你破了,瘀结一破正气就行动自如没有障碍嘛。他自然就有力气了,是这么一个机理。

所以像这种中焦痰浊特别重的,我们从破气机结滞这个层面来讲,用仙鹤草这个药是非常好的。当然我平时比较习惯用的皂角这样的化痰的药都配合上也都是很好的,都是合适的。

所以这个患者呢,像这种疾病。他的根源其实依然是在中焦痰气臃滞。从心性的角度来讲呢,它的源头应该是就是忧思过度、思虑不减,这是他的这个心性的源头。从调心和调气的两个角度来说,调气主要用药,调心嘛主要靠自己。开降,这两个方面同时治疗,应该还是会有不错的效果。

那当然痰气过重的时候用一些比较霸道的破痰开郁的药,像甘遂这种药。如果病人身体还不是太虚的时候也可以偶尔用一下,那个局面给他稍微破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长用,不能久用

因为一般人到了这个时候,整个身心,不管身体还是心神都是偏虚弱的,不安的,他已经不能很好的耐受这些力量比较大的药。有时候就只能从扶正气的角度慢慢去开化,慢慢帮他运化。劲太大时它有时候反而受不了。

如果说需要用,说这个人身体还不错,正气还可以,用点甘遂这样的比较厉害的破痰化瘀的,甚至像生半夏这样的破痰化瘀的类似这种,少量的用。甘遂因为它不溶于水,只能冲服。一次冲服0.1到一克就可以了,不要多了,就足够了。

如果用生半夏的话,用个五、六克就足够了,也不需要太多,都很好的,都是开破中焦痰瘀的药。

所以很多疾病,如果我们只是从有形的层面去治,这个不是说思路有什么问题,思路也没有问题。西医说有肿瘤给你切掉,这个也没有问题,这个也能很快的改善症状,但是它的源头不在有形的层面,源头只在无形气机和心性的层面。这个层面如果不加以调整,那单纯去切这个东西,那就跟割韭菜一样,这是没有尽头的,是不可能完全去解决问题。

中医的长处是,他能看到一个问题的源头。所以中西医有时候如果配合一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指导着这个西医方向,这种中西医的结合其实是有意义的,或者更好一些。学中医就是学会从全面的角度来看一个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是吧。人家说一句话就把自己吓得没主意了,那这样是没法治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