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和家长须知道: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名师……

 亦可读书 2022-10-27 发布于安徽

2015年,电视剧赵薇、佟大为主演的《猫爸虎妈》至今难忘。剧中的父母为了女儿能够在名校就读,绞尽脑汁,历经希望、失望、绝望、屈辱、愤怒……最终不得不放弃。很多家长朋友说,这部剧没有夸张的水分,现实比起剧情,精彩多了。

为了不让儿女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一些家长不但择名校,还要在名校中选择好老师、选择名师,甚至还要弄清楚科任老师的毕业院校,性别,是否婚育,性格特点、业余爱好……其考察点之多,令人毛骨悚然。

近几年,全国各地名师工作室纷纷成立。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名师工作室”一词,出现上千条的信息,输入“名师”两字,相关宣传报道数以万计。名师一词已然成为教育界的风尚,已然有名师头衔者的,为参加各种名师活动客串走秀,忙绿奔波、疲惫不堪;未能成为名师者的一些教师,为了成为名师也是千回百转、殚精竭虑、心有戚戚,生怕被边缘化。

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能成为名师是一种荣誉,但不该是终极追求。单位或组织只能给你名师的称号,却无法让你成为真正的名师。欲成名师,窃以为首先做“明”师。

那么,什么是“明”师呢?我认为,一个明白、明智、明悟、开明的教师,就是一位明师。达到明师的境界,成为名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教师,要做明白的教师。这里的明白是指教师能了解教育的宗旨、目的,掌握教育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全面、科学的教育;能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的特点、特有的教学目的,进行有序、有法的教学;了解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所在班级的 学习心理气场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个性化的教学。这一点在这里提出来似乎是多余的,哪个教师不应该能知晓这些?可违背教育基本原理、违逆教育基本规律的教学,我们时时看到;盲目效仿他人、全搬照抄的教学时时存在。不少教师师拿着别人的教案亦步亦趋,拿着别人的课件一字不改,这样的教师就是一个不明白教育本质规律的教师。

教师,要做明悟的教师。有人说,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民族是危险的;我想说,一个不会反思的教师也是危险的。教师,不仅仅是个解决生存的职业,而更是关乎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力量。二战后的日本,一片废墟。日本高层,闭门反思,从强势振兴教育开始。三十多年后,日本综合实力就跻身于世界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跟教育、教师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每一节应该有所反思,每一天应该有所反省。有反思,就会发现存在的已有问题;有反省,便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刚刚仙逝的小语泰斗于永正老师就曾说过,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只是我每天都在反思、省悟,然后把反思的过程、省悟的结果写下来,再带到以后的教学中,于是就成了你们口中的大师于永正、名师于永正、特级教师于永正。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总结于永正老师取得成功原因是也说,一个是“悟”,一个是“做”,是于老师修炼成名师的两大法宝。

教师,要做明智的教师。明智的教师懂得取舍与扬弃,懂得抓主要目标,懂得扬长避短,懂得生成重于预设,懂得学生是课堂主体。其实,明智就是我们熟知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因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教学情境随意且巧妙的解决课堂问题的能力。明智,不生拉硬拽,不强学生所难,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是自己演绎教学环节服务。

教师,要做开明的教师。开明不仅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更是一种宽厚的气度。做开明的教师,对学生,要民主,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更要接纳他们相反的意见;对家长,要平等,不以孩子师者身份自居,积极有效沟通,争取家长教师目标一致,方法趋同,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同行,要有开放的胸襟,要有海纳百川的姿态。不该有流派、门户之见,尊重彼此的差异,欣赏彼此的不同,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共赢、共荣。

做“明”师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圣神使命,成名师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无上光荣。试问,成了“明”师,名师还会离你远吗?

(本文原载于《合肥教育》2018年第六期卷首,关于如何做“明”家长,亦可读书另专题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