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这一篇再读《道德经》不难

 希_言 2022-10-27 发布于浙江

前言:

正文3500字左右,阅读约需7分钟。本文是对老子《道德经》的一篇系统性导读,并不能诠释《道德经》的全部内涵,主要对经文中的一些核心词汇作了概要分析,并补充了一些学习和实践的方法,以及客观性的评价。


正文:

《道德经》是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哲学的巅峰之作。从古至今翻译解读老子的行为从未停止过,2011年出版的《老子集成》一书收集整理了自战国至民国时期的重要传本、注疏本265种,据2007年国际道德经论坛统计,《道德经》外文译本已有近500种,涉及30多种语言,在互联网上能搜索到的译本更是不计其数。之所以有如此多人热衷于注解《道德经》,是因为他们认为其他注述都不能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也从侧面反应了《道德经》的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如今是知识爆炸的自媒体时代,来自网络的海量信息更是把我们淹没地无所适从,如果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和正确的指引,难免会误入歧途。我曾遇到一自称道教茅山派弟子的女生,因为我用的竹简帛书版的经文和她师傅传授的经文不一样,就说我“篡改经文要遭天谴,要被洋铜灌口”我听后心痛不已,痛的不是她责我,痛的是一些老师误人子弟。这使我有心将《道德经》作一个系统性的导读,以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经典。另外我要嘱咐初学者的是,道家不等于道教,道家的“道”是入世的“祸福存亡之道”,道教的“道”是出世的“神仙术”。


众多《道德经》版本应如何选择?

由于历朝历代的文字避讳制度,再加上传抄过程中的错漏,传承至今的很多经典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甚者南辕北辙。如果不是古老的陪葬礼制和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发展,我们怕是此生都难以窥见经典的原貌。最典型的案例,《道德经》“大器晚成”原句作“大器免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原句做“百仞之高,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北大藏西汉竹简老子》是目前《道德经》最古老的几个版本,可以相互参考佐证。


读《道德经》前要做哪些准备?

首先要明确一点,先秦时代的词语没有现代这样丰富,句子多是由单个字组成,比如“所以”,今天作为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完整词语,而古代是作为两个字使用的,《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所:语词,以:为,所以:所做的事。而且字的古义和今义也多有不同,我们必须借助古汉语的工具书,像《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这一类。


什么是“道”?

道有多种含义,在地为路,在天为法,《道德经》的道是法则、规律的意思。传统文化的“阴”与“阳”,“刚”与“柔”,“有”与“无”,“中”与“极”,“正”与“奇”……现代科学的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政治、医学……道无所不包、无所不适。道路是前赴后继走出来的,法则则是历代圣贤以人观人、以事观事,书之以文、推之以理,总结千百年的经验教训而来。


“道”的本质是求真务实,是以实用为准则,而不是停留在口中、书上的虚无缥缈的东西。老子说“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道纪”,孔子也说“如有所誉,其有所试”,真理出于实践,用于实践。“道”在道家是“清净”、“无为”、“慈”、“俭”、“不为先”,在儒家是“仁”、“义”、“礼”、“智”、“信”,在墨家是“兼爱”、“非攻”、“节用”、“宗祀”,在法家是“赏罚”、“律令”、“废私立公”……百家之术,各引一端,推崇所善之法,其实是百虑一致、殊途同归,都是讲述“道”的实践方法。


什么是“德”?

德,古字从彳从㥁(音de),“彳”的意思是行,所以德首先表示行为。㥁即悳,直心也,就是心诚直无伪。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诚正的行为,即行为的典范。大到自然法则,小到生活日用,“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德”就是“道”在人行为上的表现形式。所以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德行的体现是完全顺应道的。

什么是“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常赞叹古人造字的精妙,汉字不单单是个符号,字中也蕴藏着“道”,就比如二字是两个一,三字是三个一,这说明什么?“一”是万物最基本的单位,没有“一”便什么也做不成,其实老子的“一”就是指万物的要素、根本。又如正字,上面是一,下面是止,从一而止,意即抓住根本才能不歪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正”,万物的成功都是抓住了根本啊!也有人把“一”理解为“道”,我觉得不然,老子不说“天得道以清”,而说“天得一以清”,还有“道生一”更能说明问题,可见“一”不是“道”。老子用“执一”告诫我们必须重视根本,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什么是“无”和“有”?

“无”是一种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老子将其表述为“守雌”、“柔弱”、“清净”、“无为”、“无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足知止”、“曲全”、“不争”、“慈、俭、不为天下先”、“弗有”、“弗恃”、“弗宰”、“为客”、“退尺”……。“有”也是一种状态和方法,老子将其表述为“进”、“取”、“有为”、“高”、“大”、“上”、“坚”、“强”、“锐”、“多”、“广”、“博”……。“有以为”就是用“有”的方法去做事,“无以为”就是用“无”的方法去做事。老子说“有无相生”,对比才有了彼此,所以它们既对立也相辅相成。


《道德经》用了较多篇幅来赞扬“无”的方法,而“有”的方法是不被老子提倡的。老子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只是益处,“无”才是方法。又因为《道德经》是写给统治者的,统御万民、贵高至极,已经达到《易经》里讲的“九五之尊”,没有再提高的余地了,古谚云“日中则移,月满必亏”,再进一步只能是衰败,所以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搞统治管理更适合用“无”,而不适合用“有”。后代学者称《道德经》为“君人南面之术”,而皆推崇儒学,原因就在这里,初学者要重视这一点。普通人的生存更需要竞争和进取,如果局限于“无”,不异于作茧自缚、画地为牢。太史公司马谈为后来学者指明了方向:“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所以用“有”还是用“无”,要根据形势和具体事物来决定,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顺势而为。


什么是“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一句古今异议颇多,“名”有两种解释,作名词是“名字”,作动词是“称”、“讲”、“形容”。这里的“名”应作动词来讲,“无名”不是“没有名字”,而应译作“无是形容……”。因为是顺着前文“名可名,非恒名”来说的,前后句连起来译为“名字可以称谓,但不是固定的,无是形容天地初始,有是形容万物根源…”这样便觉通顺。另一根据便是我前面所述,《道德经》通篇议论“有”、“无”之法,此句又为经文之首,当然要开宗明义。


什么是“中”?

“中”是《道德经》里除了“有”和“无”以外的第三种形式,“中气以为和”、“损有余而益不足”、“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方而不割,廉而不刺…”,是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天道。这不是老子独创的,其实“中道”早在周代就备受推崇,《周书》中多有描述“允执厥中”、“建中于民”、“克和厥中”、“明本末以立中”、“和非中不立”、“舜既得中”…周朝亡而百家立,以儒家、道家为尊,而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也如出一辙。


中有两层意思,通俗的理解是中间,更深的理解是不超过也没有不及,不及则优胜劣汰、难以自保,太过则盛极而衰、不能久存。物有两极,以中为正。两极是指美丑、善恶、大小、多少、高下、长短、轻重、先后、亲疏、贵贱、利害……所有的分化都是建立在“中”的标准之上,所以中也叫做正。老子是教导我们保持无善恶、无亲疏、无贵贱、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中道”,以更好的保全自己。


《道德经》多久能读透?

学习《道德经》需要岁月的沉淀。读一遍有一分的理解,读十遍有十分的感悟,书读百遍其义才可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道德经》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样,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真不是空话。老子八十岁应尹喜之请才做《道德经》,孔子年逾七十才慨叹“若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没有丰富的阅历和长期的总结,是不能真正体会“道”的。我们学习应常怀谦恭和勤勉之心,不自满、不放弃,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年轻人尤其要明白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所知甚少却又感觉很通晓是最危险的。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偏听则愚,兼听则圣”,凡事不能仅听一家之言,《道德经》也有其局限性,还需广泛的学习百家国学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我毕竟才疏学浅,错误不周之处难免,所以请读者考量取舍,若能得有识之士纠正,幸甚至哉!

本文首发于我的《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p/539567032

(原创请勿转载,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