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崇效寺

 娄旭在玩儿 2022-10-28 发布于北京


老北京曾有几处赏花木胜地
有意思的是 大多和寺庙有关
报国寺的双松 法源寺的丁香
崇效寺的牡丹 天宁寺的菊花
大觉寺的玉兰 极乐寺的海棠 ......
尤以法源寺丁香 崇效寺牡丹
和极乐寺的海棠 最为人称道

国色天香的牡丹是国人最爱
崇效寺的牡丹曾经声名远播
寺中有许多极珍稀品种牡丹
据说民国时期 为方便来赏花

北宁铁路局甚至特开观花专车 游踪所至 莫不以一瞻崇效寺牡丹为幸——<鲁迅日记>

可惜的是 后来寺庙改为学校
牡丹大量枯萎 经叶恭绰提议
市政府将牡丹移入中山公园
并开辟有专门的花畦来栽培

这些故事 我其实早就听说过
但也只在法源寺欣赏过丁香
并不知道崇效寺的具体位置
偶尔查电子地图 惊讶地发现
原来它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
那还等什么 骑上车便寻了去

跟着电子地图指引 来到白广路

拐进一条胡同 原以为很快就到

结果胡同的尽头却是大门阻路

大门的一侧看到别致的文保牌

西城区文保单位 崇效寺藏经阁

看来路是没走错 地方算找对了 

可另一侧的牌子是 白纸坊小学

那根本就没戏了 门里面是学校

现在学校管理最严 绝对进不去

从门缝往里瞧 看到了一座古建
但应该不是楼阁建筑的藏经阁

实在不甘心 在周围转悠了半天
旁边的小区中 发现了一些石雕
它们也许就是崇效寺中的旧物

看地图 南边有一条崇效胡同

到跟前发现 胡同里站满了人

看着应该是来接孩子放学的

进到胡同里 看到了一座大门

果然就是白纸坊小学的南门 

大门一侧矗立着一棵老槐树

校园内也有一棵更大的槐树

它们应该是崇效寺的老人了

透过学校的大门向北望去

终于看到了藏经阁的部分

阁前还有一棵茂密的古树

看身影是棵少见的金丝楸

树龄也应该有几百岁以上

崇效寺是始建唐代的古寺

幽州节度使刘济舍宅为寺

为追思先父 取名为崇孝寺

后来慢慢谐音成了崇效寺

寺中曾经植有枣树千余棵

枣花香气远播 亦称枣花寺

枣林前街等名也因此而得

崇效寺一直以花誉满京城

先以枣花名 后以丁香著称

再从山东曹州移来牡丹花

尤其以绿 墨牡丹闻名京师

无数文人名士曾来此赏花

也留下了许多的诗词歌咏

今天的崇效寺只剩藏经阁

和几棵老树 包裹在校园中

幸运的是 那些珍稀的牡丹

还一直在帝都某处绽放着

崇效寺

崇效寺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唐代幽州节度使刘济舍其住宅建为寺。初名崇孝寺,后谐音为崇效寺。又因寺中有枣树千余棵,故亦称枣花寺。明天顺年间重建,嘉靖时于寺中建藏经阁。崇效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主殿、大殿、后殿、天王殿等。天王殿供奉韦驮、四大天王、弥勒佛等。主殿两层,楼上供奉三世佛;楼下供奉观世音菩萨、关圣、韦驮。大殿供奉无量寿佛,两旁十八罗汉。后殿供奉观世音。现存藏经阁,又名藏经楼,为嘉靖三十年掌丁字库太监李朗所建,原在崇效寺中央,万历年间改建时将其移建寺院的后部。藏经阁分为上下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出廊,硬山式屋顶,阁楼为磨砖对缝木结构建筑。1990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