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字理论(甲骨文)

 金苹果6 2022-10-28 发布于北京

【前言】: 

        梳理古文字的思路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可以是依据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秦系文字等这样的时间线;二是可以是根据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这样的不同的文字书写系统。我采取的是后一种。

【知识点目录】:

一、甲骨文概述

二、甲骨文的发掘与著录

三、甲骨的占卜与契刻

四、甲骨的分类与分期

【知识点梳理】:

一、甲骨文概述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说:“汉字字体的演变可以分成古文字和隶楷两个大的阶段,前一阶段起于商代终于秦代。”甲骨文盛行于商代,但并不代表商代的文字都是甲骨文,因为这一时期也有金文,正如秦代不仅有属于古文字的篆书,也有尚未成熟的早期隶书。所以当你真的开始系统接触古文字的时候,有些经常听到的说法就要摒弃,比如“甲骨文就是商代的文字”等等。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细致的论述才有助于我们理解古文字的基本概念、内涵。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殷商王室的卜辞,也有一些方国诸侯卜辞和非卜辞。所以严格来说,甲骨文的内涵大于甲骨卜辞的概念。大部分的甲骨文是用刀刻出来的,少部分用毛笔蘸墨或朱砂书写。这也决定了甲骨文在字体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多为方形、勾廓和细笔。按照我个人的概括,象形程度越高意味着被当做正体的可能性越大,这其中的两点原因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里已经提及:一是因为古人对待族名的保守态度造成,二可能是因为记名金文具有装饰性。另外,甲骨文的字形方向大多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向左向右,还是向上向下都表示的是这个字。

二、甲骨文的发掘与著录

        规模较大的三次甲骨文发掘分别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陕西周原和安阳花园庄东地H3甲骨坑。据不完全统计,周原甲骨先后出土了21000余片,其中有字者293片;安东H3挖掘甲骨1583片,有刻辞者689片。可谓数量巨大。

Image  Image

        著录的书籍最具代表性的有《铁云藏龟》、《殷墟书契》、《殷墟书契精华》、《殷墟卜辞》等等。著录的形式大致有三种:拓本、照片和摹本。

拓本
Image
照片
Image
摹本
Image

三、甲骨的占卜与契刻

        甲骨占卜所用的材料大多是龟腹甲、少数是腹甲,经取材、锯削、刮磨等步骤,便会成为合用的材料,占卜的程序大多是:1、钻凿,使甲骨变薄、易于加热见兆;2、灼兆,用火柱灼烧槽穴;“卜”之所以读“pu”的音就是因为其模拟了爆裂声,裂开的纹叫做“兆”;3、刻辞,根据兆而定吉凶,一条完整的卜辞可以包括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个部分。前辞是日期和占卜者,命辞是要贞问的事,占辞是依兆而得的吉凶,验辞是应验记录。4、涂饰/刻兆,有的为了美观而在字的笔道中涂墨或朱砂,一般大字涂朱、小字涂墨,正面涂墨,反面涂朱。有时候在兆的旁边还能看到一些小字,称为“兆侧刻辞”,也就是反复占卜的次数。

四、甲骨的分类和分期

        关于甲骨上刻辞内容的分类,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分类,比如罗振玉将其分成9类,王襄将其分成12类,郭沫若将其分成8类,胡厚宣将其分成24类,陈梦家分为6类(最少)。但无论如何分,有两个大类是可以确定的,也就是占卜类和非占卜类;

        非占卜类大致有三种小类型:1、干支表;2、有关甲骨纳贡、收藏的记事刻辞;3、有关历史事件的纯粹记事刻辞。

        甲骨文的分期最早是由王国维提出,在此基础上董作宾将其分成五期,这样的分法多为学界接受,

第一期
武丁及以前
第二期
祖庚和祖甲
第三期廪辛和康丁
第四期
武乙和文丁
第五期
帝乙和帝辛

分期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世系、称谓和贞人,辅以字形、书体等。

【结语】:释读甲骨文以上的知识是基础中的基础,有了理论我们才能在释读中更加准确。当然,释读除了字形基础之外,还必须有一定量古书阅读的基础,那是另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