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天地化生十二形学(长篇)

 无名老熊 2022-10-29 发布于澳大利亚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即敷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而人道生焉。天为大天,人为小天。拳脚阴阳相合,五行和化,而形意拳出焉。气无二气,理无二理。然物得气之偏,故其理亦偏,人得气之全,故其理亦全。物得其偏,然皆能率夫天之所赋之性,而能一生随时起止,止于完成之地。至于人,则全受天地之气,全得天地之理,今守一理,而不能格致万物之理,以自全其性命,岂非人之罪哉!况物能跳舞,效法于人。

人为万物之灵,反不能格致万物之理以全其生,是则人而不如物矣,岂不愧哉!今人若能于十二形拳中,潜心玩索,以思其理,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惟能进于德,且身体之生髮,亦可以日强矣。学者胡不于十二形拳中,勉力而行之哉。十二形者,是天地所生之物也,为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是也。诸物皆受天地之气而成形,具有天理存焉。此十二形者,可以概括万形之理。故十二形为形意拳之目,又为万形之纲也。所以习十二形拳者,可以求全天地万物之理也。

龙形者,有降龙之式,有伏龙登天之形,而又有搜骨之法。龙者真阴物也(龙本属阳,在拳则属阴),在腹内而谓心火下降。丹书云:龙向火中出是也,又为云,云从龙,在拳中而谓龙形。此形式之劲,起于承浆之穴(即唇下陷坑之处,又名任脉起处),与虎形之气轮回相接。二形一前一后,一升一降是也。其拳顺则心火下降,其拳谬则身必被阴火焚烧矣。身体必无活泼之理,而心窍亦必不开矣。故学者,深心格致,久则身体活泼之理,自然明矣。

图片

第一节 龙形起点式

起点三体式。先将左足尖向外扭,斜横著朝前垫步,足心欠起。右足扭直,足尖著地,足后跟欠起。两手如劈拳,右手出去,左手抽回。两胯里根鬆开劲,身子伏下。小腹全放在左腿上,如龙下潜之意。两眼仍看著前手食指,手仍与心口平,腰仍然塌劲,两肩鬆开抽劲,仍如前法式,稳住再换。

图片

第二节 龙形换式

换式,将右手如劈拳搂回钻出,左手出去,仍如劈拳。惟两腿调换,左腿抽至后边,如右足式。右腿进至前边,如左足式。两腿抽换之时,与两手同时起,如飞龙升天之意,落下四梢具要齐。抽换之时,身子不可往上起,头要暗含著顶劲,身子总有上起之形,乃随著意而起也,稳住再换式。

第三节 龙形换式

再换式,两手起落,两腿抽换,两肩两胯鬆开抽劲,仍然如前。惟换式钻手之时,眼跟著手往上看,下颏往前伸,又往上兜劲,取任脉起于承浆之意也。数之多寡自便(见第一节图)。

第四节 龙形收式

收式,仍还于左式。右手左足在前,稳住。再将右手抽回,左手出去,仍还三体式休息(见第一节图)。

虎形者,有伏虎离穴之式,而又有扑食之勇也。在腹内为肾水,清气上升。丹书云:虎向水中升是也。又为风,风从虎,在拳中而为虎扑。臀尾(名督脉,又名长强)起落不见形,猛虎坐卧出洞中是也。其拳顺,则清气上升而脑筋足矣。其拳逆,则浊气不降,而诸脉亦不贯通矣。医书云:督脉为百脉之原,督脉一通,诸脉皆通,即此意也。学者务格其虎形之至理,而得之于身心,以通诸窍。

图片

第一节 虎形起点式

起点仍是三体式,先将左手右手俱往前,往下斜著伸直,身子仍是阴阳相合著抽住劲,不可有移动。左足先垫步,再将右足极力前进,过去左足一二尺,不等落地,左足即提起。紧靠右足踝骨,两手与左足亦同时搂提至小腹处,手心向上(录补:攥拳),两肘紧紧靠胁,腰(往)下塌劲。搂提起落总以腰塌劲为主,不然则身体不能轻矣。顶、提,身体相合仍如前法,稳住。此式无论远近,束身一跃而去,并非纵跳也。

图片

第二节 虎形进步式

再出左足,斜著往前进步,右足跟步与练炮拳相同。两手顺著身子钻上至下颏处,往前连钻带翻,两手腕均向外扭劲,向前扑出,两手虎口与心口平。两肩向外开劲,又向后抽劲。左足直著与手同时前进。右足跟步与练炮拳相同,两眼看两手当中,稳住。

图片

第三节 虎形换式

再进,换右式,先将左足直著往前垫步,与炮拳垫步相同。两手一齐与左足垫步同时落至小腹处,与劈拳单手落法相同,此不过两手齐落,与足如一。两眼再看右边,远近将眼正住,不仰不俯,譬如算学,身为股,地上为勾,眼看处为弦,是为目的,此看法眼不能生浮火也。

第四节 虎形换式

再进,步法与炮拳相同,两手如左式,扑出均皆相同。数之多寡随便,无论多少总以出去右式(右足在前,录注),停住再回身。

第五节 虎形回身式

回身向左转,勾右足,进步与炮拳相同。两手与扣右足时,一齐落在小腹处。两手仍与左足同时扑出,与前式相同。(见第二节图)。再进,仍与前式相同。(原著列为第六节,录注)

第六节 虎形收式 (原著列为第七节,录注)

收式。仍出去右式(右足在前,录注),停住。回转进步,两手扑出,亦仍与回身之式相同。回过身时稳住片时,休息。

猴形者,物之最精最巧者也。有缩力之法,又有纵山之能。在腹内则为心源,在拳中谓之猴形。其拳顺,则心神定静,而形色亦能纯正。其拳谬,则心神摇乱,而形色亦即不和,手足亦必失宜矣。孟子云:根心生色现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亦此气之谓也。此形之技能,人固有所不能及。然格致此技之理,而身体力行之,不惟能收其放心,且能轻便身躯也。学者于此形切不可忽焉。

图片

第一节 猴形挂印式

预备起点三体式,稳住。再将左足抬起,走往右边,垫步极力向外扭劲。左手落至小腹处,与劈拳相同,钻出,身子随著左足向左转,右足极力进步至左足前边,足尖向里扣劲落下。此时身子面向或西南,或东北,总看是从何方起点。若是从北方起点,此式面向东北矣。再将左足与左手同时撤至右足后边,右手再于左手上边出去,此式与劈拳相同。

图片

第二节 猴形捯绳式

再将左足极力往后垫步,右足踏著地,拉至左足处,足尖著地,足根欠起,足后根对著左足踝骨,身子三折形,如图是也。右手拉至小腹处,肘紧靠住胁。左手出至口前二三寸许,手背朝上,两手如同鹰捉形式,五指具张开。肘靠胁,两胯里根与臀尾极力往后缩。头可往前又往上顶住劲,稳住。

图片

第三节 猴形爬竿式

再将右足极力往前垫步,(左手伸直)再进右手,左足同时并出,拉回左手至心口左边停住。再出右足,左手亦同时并出,惟右腿极力上抬,大腿根与小腹相挨,足尖极力上仰,微停。再出右手落右足,左手又拉回。起手落足。回拉手要齐正。此式与劈拳相同,稳住再换式。

图片

第四节 猴形挂印式

换式,再将右足极力往外扭劲。右手亦如左式落在小腹处,往上钻出,身体随著右足右转。左足极力往前进步,又极力往里扣足。此时身子面向西北矣。再出左手,劈拳式仍如左式。往后缩力,又往前进步。出手抬足回拉手,无不与左式相同。数之多寡自便,回式,无论左式右式随便回式,勿拘。

图片

第五节 猴形回式

回式时,譬如面向西北,左手左足身向左转,面向西南。出手起落仍与左右式练法相同。

图片

第六节 猴形收式

收式,仍还于原起点处,亦仍与左右式练法相同,稳住片时,休息。

马形者,兽之最义者也。有疾蹄之功,又有垂繮之义,在腹内则为意,出于心源,在拳中而为马形。其拳顺,则意定理虚,其拳谬,则意妄气努,而手足亦不灵矣。先哲云:意诚而后心正,心正则理直,理直则拳中之劲亦必无妄发矣。学者于此马形,尤须加意。

图片

第一节 马形起点式

预备。起点三体式,将左足往前垫步,足落地如九十度之形式。将左右手卷上拳,两手腕朝里裹劲,手心向上,两肩鬆开抽劲。左胳膊不可回来,仍挺住劲。再将右手向左手背下出去。此时两手心仍向上著,两手分开之时,右手向前推劲,左手向后拉劲,至心口前停住。两手腕皆向外扭劲,扭至手背皆向上,两拳相对。右足与右手同时极力向前进步。左足随后徽跟步,不可离前足太近。两眼看前手食指根节,两胳膊如阴阳鱼形式。两肘平抬起,如图是也。两肩均向外鬆开抽劲,稳住。

图片

第二节 马形换式

再出式,裹手垫步,出手。两手相对,两肩抽劲,两眼看处,均与左式相同,数之多寡自便。无论数之多寡,总出左手再回式。

第三节 马形回式

回式,身子随著右手向右转,两手两足均与劈拳相同。再出手,与左右式均皆相同。

第四节 马形收式

收式。仍与回式,起鑚、转身、垫步、两肩抽劲,亦均皆相同,停住片时。休息。

鼍形者,水族中之身体最灵者也。此形有浮水之能,在腹内则为肾,而能清散心火,又能化积聚,消饮食。在拳中则为鼍形。其形能活泼周身之筋络,又能化身体之拙气拙力。其拳顺,则筋骨弱者能转而为强;柔者能转而为刚;筋缩者易之以长;筋弛者易之以和,则谓顺天者存也。其拳谬,则手足肩胯之劲必拘束矣。拘束则身体亦必不轻灵,不活泼矣。不活泼,即欲如鼍之能与水相合一气而浮于水面,难矣。

第一节 鼍形起点左裹式

预备。起点三体式。将左手裹在下颏处,手心朝上,肘紧靠胁,左足与左手同时回至右足胫骨处。(见上编第六章第七节连环包裹式图)。

图片

第二节 鼍形左裹式

再将左手从口斜著与左足并出,与连环包裹相同。手足似落未落之时即出右手。

图片

第三节 鼍形右裹式

再将右手从右胁裹著劲钻出至口,肘靠著胁,从口前钻出去尺许,手心仍朝上,亦与连环练包裹右手相同。右足同时与右手起至左足胫骨处,似靠未靠之意,不可落地(见上编第六章第七节连环包裹式图)。

第四节 鼍形换式

再将右手右足向前斜著,连翻带横出去,与左式相同。

第五节 鼍形再换式

再出左手左足,仍与右式相同,两眼看所翻之左右手之食指。虽然两手之分合,总如一气连环不断之意,又两手两足分合,总是与腰合成一气,又如万派出于一源之意也。数之多寡自便。

第六节 鼍形回式

回式,横出右手右足之时,右足不落,即速极力同扣。身子随著左手向左转,裹手仍向斜著出去。右手右足随后跟著。亦仍如左右式练习相同。

第七节 鼍形收式

收式。仍如回式,裹钻起落相同,稳住休息。

鸡形者,鸡于世最有益者也。能以司晨报晓,又有单腿独立之能,抖翎之威,争斗之勇,故鸡形拳中之功夫可谓甚大。在腹内而为阴气初动,又为巽卦,在天为风,在人为气,在拳中谓之鸡形。又能起足根之劲上升,又能收头顶之气下降,又能散其真气于四体之中。其拳顺,则上无脑筋不足之患,下无腿足疼痛之忧。其拳谬,则脑筋不足,耳目不灵,手足亦麻木不仁矣。学者于此鸡形中最当注意。

图片

第一节 鸡形金鸡独立式

预备。起点三体式。先将右手从左手下出去。腰胯肩亦随著右手去,右腿曲膝。足后根欠起,右手抽回,肘靠著胁。右足再往前进,至左足前,足高矮与左足踝骨相齐,不可落地。再将右手从左手上边抽回来,左手亦与右手下边出去,两手具是掌。右足落时左足同时提起,靠至右足踝骨处,两足起落皆与两手均要齐一,腰亦同时塌劲为谨要。此时两胯两肩俱阴阳相合著抽住劲。右腿要曲著,左手往前往下斜著推住劲,右手大指根在心口处靠住。两眼看左手大指根食指梢。身子如用标住(注:如绳束缚)一般勿动,稳住(稍停)。再往前进。

第二节 鸡形后金鸡独立式

前进,两手仍勿动,右肘靠著胁,左手极力推住。再将左足极力前进落地,右足亦再极力前进步,未落地之时,左足提起,仍靠右足踝骨,如前式稳住。此式步法与虎形第一步相同,惟两手之式,左手仍推著劲,右手仍在心口(注:脐边)不动,前后两式俱金鸡独立之式。

图片

第三节 鸡形金鸡食米式

将左手仍极力挺住劲,再将右手卷上拳,向前出去,如崩拳形式。左足直著,与右手同时极力向前进步,惟左手不可回来,与左足同时出,同时扣在右手腕上,右足亦随后紧跟至左足处,如崩拳跟步相同。两眼看右手食指中节,两肩向后抽劲,两胯里根亦然,稳住。

图片

第四节 鸡形金鸡抖翎前式

再将两手抱在胸前,手心向里,左手在里边,右手在外边,离胸前二、三寸许。两肘往下垂劲,两肩亦往下垂劲,又往外暗含著开劲,身子如同捆住劲一般。两胳膊如十字形式,将右足撤回,两腿如同骑马式,两足跟向外扭,不可显扭。两膝向里扣劲,不可显扭,两胯根向里抽劲,亦向外开劲,亦不可显露。

图片

第五节 鸡形金鸡抖翎后式

两手分开式,将右手顺著面前正中,往上钻去。至正额处再翻,如炮拳翻手相同。左拳与右拳同时,向下向后拉劲,至左胁后边手心向下,如同劈拳拉手相同。两足扭成顺式。如图是也。身子随著右胳膊扭劲,扭至心口与右膝并右足尖相对为度。此时两眼随著右手,看食指根节,两肩向外均齐开劲。

图片

第六节 鸡形金鸡上架式

再将右手张开,手腕向里扭劲,至手心朝里,却靠著身子,向左胳膊下边极力穿去,手腕紧靠著左胁,左手心仍向下著,与右手同时紧靠身子,往右肩极力穿去,两手如同用绳子将身捆住,二人两头相拉之力一般。两肩往下垂劲,又须暗含往外开劲。身子阴阳相合著,三折形式。左足同时进至右足前,未落之时,右足即抬起,与左足落地同时提起,紧靠住左足踝骨。两手相穿,相抱,两足起落均要相齐如一,不可参差。腰极力塌住劲,两眼顺著左手往前看,稳住。

图片

第七节 鸡形金鸡报晓式

再将右手极力从下边,如同画一圆形往上挑去,高与头顶齐。两眼跟著右手,看食指梢节。左手与右手同时如劈拳式拉至左胁后边。右足与右手同时极力往前进步。两腿两足形式与劈拳相同。两肩前后顺著开劲。两胯根亦前后顺著开劲。此时身体如同一四方物,四面用绳子相拉,均一齐用力相争一般。腹内空空洞洞,如天气之圆,身外如地形之方,此谓内圆外方之意也。

第八节 鸡形劈拳式

将右手仍在上挺住劲,右足垫步,左手左足再出去,与练劈拳相同。惟右手不收回来,不过是左手出之高点。

第九节 鸡形劈拳式

再出手仍是劈拳,此乃形中实有两劈拳之式,劈出右手再换式。

第十节 鸡形金鸡独立式

换式,右手再落再钻,左手出去,仍与劈拳无异。惟右足俟右手钻时提同至左足处。右足落时,左足即提起,紧靠右足踝骨。两手两足起落,仍然齐一。此式仍还于起点之时,金鸡独立之式,稳住。

第十一节 鸡形金鸡食米式

再换,仍如金鸡食米之式。数之多寡,循环自便。

第十二节 鸡形收式

收式,仍还原起点处,练劈拳之时,仍劈拳同身收式,稳住片时,休息。

鹞形者,有束翅之法,又有入林之能,又有翻身之巧,在腹内能收心藏气,在拳中即能束身缩体。其拳顺,则能收其先天之气入于丹田之中。又能束身而起,藏身而落。先哲云:如鸟之束翅,频频而飞,亦此意也。其拳逆,则心努气乖,而身亦被捆拘矣。学者若于此形勉力为之,则身能如鸟之束翅,行之如流水,一律荡平矣。

图片

第一节 鹞形鹞子束身式

预备。起点三体式。两手卷上拳,将右手心向上,往左手下边出去,左手腕向里裹劲,手心朝上。两腿左足先极力直著往前垫步,右足亦极力进步,进至左足前一二尺,未落之时即将左足提起,紧靠右足踝骨,两手起钻,与两足起落,均要齐一。此式之进步,与虎形进第一步起落相同。停住。此式谓之鹞子束身式。

图片

第二节 鹞形鹞子入林式

再进步,两手换炮拳,右手往上钻翻。左手往前出,与炮拳皆相同。惟腿进左足与右足,同时并出进步。此式谓之鹞子入林,又名顺步炮拳,稳住。

图片

第三节 鹞形鹞子钻天式

再进,将右拳向里裹肘裹腕,手心朝上。将左拳腕亦向里裹劲,手心向上。右手与肩平著向左手腕里边极力出去。左手如捋袖一般,捋至右手肘后边,手心向下,左肘紧靠著心口。右足与右手同时并进,手足上下相齐。此式与钻拳左式略相同。两眼看食指中节,稳住,此式谓之鹞子钻天式。

图片

第四节 鹞形鹞子翻身式

回式,将右手从眼前曲回在左肩处,右足与右手同时,勾回足尖。左手在右肘下边,靠著身子极力往下划一半圆形。右手与左手同时分开,往后拉,拉至右胁后边。左手划至前边,与右拳前后相对,如同托中平枪形式。左足俟右足勾时,即提起与右足踝骨相靠,随后即与左手同时并出。身式足法与劈拳相同,惟身式低矮些,两眼看前手食指中节,稳住。此式谓之鹞子翻身式。

第五节 鹞形鹞子束身式

再进步,仍如前鹞子束身式,以后仍如前循环不巳,数之多寡自便。

第六节 鹞形收式

收式时还于原起点处,仍用鹞子翻身,回身收式,稳住片时休息。

燕形者,鸟之最灵巧者也,有取水之精。在腹内即能採取肾水上升,与心火相交。易云:水火既济。儒云:复其真元。在拳中即能活动腰气,又有跃身之灵。其拳顺,则心窍开,精神足,而脑筋亦因之而强。其拳谬,则腰发滞,身体重,而气亦随之不通矣。学者于此尤当加谨焉。

第一节 燕形

预备。起点三体式。先将右手从左手下出去,再由额前拉回,两手两足身法为金鸡抖翎之式。仍将身扭至面朝后,将小腹放在右大腿上,停住(见第六章鸡形第五节金鸡抖翎后式图)。

图片

第二节 燕形燕子抄水式一

再将身扭向前来,扭时身子不可向旁边回来。身子扭回时仍要极力塌劲研回来,如同书字藏锋折笔、折回意思相同。身总有旁边扭回之形式,而内中之气、意与劲,不可有偏回之心思。左手与身子合成一气,向前直伸,手腕向里扭,扭至手心朝上,与足相齐。右手亦与左手同时向后拉,拉至右胁后边,停住。身子往回折形式,身要矮,两眼看著左手食指回来,身子如同伏在地下一般。身子扭过来之时,将小腹放在左腿上,似停未停之时,再往前进步。此式谓之燕子抄水之始。

图片

第三节 燕形燕子抄水式二

再将右手往前进,向左手下边出,手心向上。右足随右手极力并进,至左足前不可落地,停住。次将左手援住右手下边(注:即向里翻在右手下边),手心向下,两手腕如同十字形式,亦似停未停再换式。此式谓之燕子抄水起之中。

图片

第四节 燕形燕子抄水式三

再将右手心扭向外,两手一气举起,与肩相齐,两眼看十字当中。右足极力向前进步,未落地时,即将左足提起,紧靠右足踝骨。两手与右足落时分开,两手如同画上半圆形,向前后分开相对,均与肩齐,亦如白鹤亮翅展开相同。两眼看前手,此式谓之燕子抄水起之末。始中末三式,即二三四式,总是要一气习练,学者要知之。

第五节 燕形金鸡食米式

再将右手往下落,向前直著打出去,与金鸡食米之式手法相同,足法亦相同。

第六节 燕形劈拳式

再将左手左足向前出去,右手向后拉,为劈拳式,停住。

第七节 燕形回身式

回式。与劈拳回身相同,稳住。再进仍是金鸡抖翎之式,以下仍如前循环不已。数之多寡自便,停住。

第八节 燕形收式

收式时还原起点处,仍是劈拳回身收式。稳住,片时休息。

蛇形者,乃天地所赋之性,身体最玲珑,最活泼者也。身形有拨草之能。二蛇相斗,能洩露天之灵机,能曲能伸,能绕能蟠。在腹内即为肾中之阳,在易即为坎中之一也,在拳中谓之蛇形。能活动腰中之力,乃大易阴阳相摩之意也,又如易经方图之中,震巽相接,十字当中求生活之谓也。其拳顺则内中真阳透于外,如同九重天,玲珑相透,无有遮蔽,人之精神如日月之光明矣。其拳谬则阴气所拘,拙劲所捆,身体不能活泼,心窍亦不能通灵矣。学者于蛇形中勉力而行,久之自能有得。如蛇之精神,灵巧奥妙,言之不尽。

图片

第一节 蛇形起点式

预备。起点三体式。将左足先往前垫步,次将右手心向上,往左胁下靠身子极力穿去,右肩如同穿在左胳膊下窝一般。又次将左手曲回在右肩上,手心向肩尖,如同扣住一般。身子阴阳相合著伏下去,小腹放在左大腿根上。

图片

第二节 蛇形前进式

右足再向左足踝骨处进步,不可落地,再与右手同时极力斜著向右前方并出去。手心向里侧著,随后跟步如同虎扑跟步法。左手亦同时拉回至左胁后边停住,手心向下,两手前后相对。两肩向外开劲,两胯根亦然。两眼顺著前手食指梢望前看。

图片

第三节 蛇形换式

再进左式,与右式身法步法均皆相同。数之多寡自便。

图片

第四节 蛇形回身式

回式,出去右式,再回右手,先(由上)曲回在左肩处,手法、足法、身法、起落均与鹞子翻身相同,惟是鹞子翻身是正式,或南北或东西,此式是斜角。再进仍与左式相同。

第五节 蛇形收式

收式仍与回式相同,停住片时休息。

(鸟台)形者,其性最直无他谬巧。此形有竖尾之能,上起可以超升,下落两掌捣物,如射包头之力,在腹内能辅佐肝肺之功,又能舒肝固气,在拳中谓之(鸟台)形,能以活肩,又能活足。其拳顺,则肝舒气固,人心虚灵。人心虚灵而人心化矣。又能实其腹,实其腹而道心生。其拳谬,则两肩发拘不活,胸中不开,而气亦必不通矣。学者于此形勉力而行,可以虚心实腹,而真道乃得矣。

图片

第一节 (鸟台)形起点式

预备。起点三体式。先将左足尖扭向外,身子面向正。将左手曲回。两手卷上拳,手心向里,对在脐中处,靠著腹。

第二节 (鸟台)形进步式

再将两手如白鹤亮翅左右分开落下,两肘靠胁,两拳左拳在左胁下,右拳在右胁下靠住。两肩往下垂劲,右足与两拳分开之时,同时斜著往前进步。左足进至右足处提起,紧靠右足胫骨。腰塌劲,式微停(见第二章虎形第一节图)。

图片

第三节 (鸟台)形进步式

再将两手两腕仍紧靠著胁,直往前出去,手心皆朝上,两拳相离不过二三寸许,左足与两拳亦同时极力并出去。两肩往下垂劲,又往后抽劲,不可显露抽。两眼看两拳当中,右足随后跟步。如同虎扑子跟步相同。稳住再换式。

图片

第四节 (鸟台)形换式

换式,先将左足往前垫步,足尖微向里勾。两拳仍如前式,相对在脐处,次分开白鹤亮翅。两拳落下紧靠两胁下边,两肩仍往下垂劲,右足进至左足踝骨处紧靠住。腰要往下塌劲,微停再进。

图片

第五节 (鸟台)形进步式

再进,将两拳直出,与左足并进。两眼看两拳当中,仍与第三节式相同。以下仿此。

第六节 (鸟台)形回式

回式仍出去右式。先将右足勾回,身子向左转,两拳仍与左右式白鹤亮翅相同。左足提起,紧靠右足胫骨,微停。再出手进足,仍与左右式出手相同。再进仍如前,循环不已。

第七节 (鸟台)形收式

收式,仍与回式相同,停住片时休息。

鹰形者,其性最狠最烈者也。有攫获之精,又目能视微物,其形外阳而内阴,在腹内能起肾中之阳气升于脑,即丹书穿夹脊,透三关,而生于泥丸之谓也,在拳中谓之鹰形。其拳顺则真精补还于脑,而眼睛光明矣。其拳谬则真劲不能贯通于四肢,阳火上升,而头眩晕,眼亦必发赤矣。学者练此形,便能复纯阳之气,其益实非浅鲜。

第一节 鹰形

预备起点三体式。起钻落翻,身法步法仍与劈拳相同,惟手似鹰捉拿之情形,劈拳似斧有劈物之情形,乃两形之性情不同,此故谓之鹰形。

熊形者,其性最迟钝,其形最威严,有竖项之力。其物外阴而内阳,在腹内能接阴气下降,还于丹田。在拳中谓之熊形,能直颈项之力,又能复纯阴之气。能与鹰形之气相接,上升而为阳,下降而为阴也,二形相合演之,谓之鹰熊斗志,亦谓之阴阳相摩。虽然阴阳升降,其实亦不过一气之伸缩也。学者须知前式龙虎单习谓之开,此二形并练谓之合。知此十二形开合之道,可与入德矣。

图片

第一节 熊形起点式

预备。起点三体式。先将左手如劈拳落下,搂回顺著小腹钻上去与眉齐。左足同时回在右足处,足后根对著右足踝骨,足尖点地,足后根欠起。腰往下塌劲,眼往上看手心。手往上钻。项往上直竖,两肩往下极力垂劲,此谓之熊有竖项之力。右手顺著身子往上起,至左手处再往前往下,如鹰捉物捉去。胳膊似曲似伸,左手与右手同时往后拉,如劈拳拉法相同,拉至左胁停住。左足与右手同时出去,右手出去在两腿中间,右手与左足相齐。右足尖点地,足后根欠起,两眼看右手大指根中指梢。裆合著劲,身子似松似捆,似开似合,稳住再换式。

图片图片

第二节 熊形右换式

换式,将右手落下钻上亦如左式。右手往上钻去,左足与右手同时往前垫步,再出左手右足,与左式相同。数之多寡自便。回式出去左手右足再回式。

第三节 熊形回式

回式,将右足尖极力往里勾,左手落钻,与左足同时并起。身子向左转,右手左足出去,与左右式练法,手足均皆相同。

第四节 熊形收式

收式时还于原起点处,仍与回式身法手足式样均皆相同,稳住片时休息。此形谓之鹰熊斗志。

杂式捶者,又名统一拳,是合五纲十二目统一之全体也。在腹内能使全体无亏。《大学》云:克明峻德也。(原注:此譬言似属离奇,然实地练习则知)。在拳中则四体百骸内外之劲如一,纯粹不杂。其拳顺则内中之气独能伸缩往来,循环不穷,充周无间也。《中庸》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原注:喻变化无方)。其劲不见不闻,洁内华外,洋洋流动,上下四方,无所不有。其此拳中之内劲,诚中形外而不可掩矣。学者于此用心习练,可以至无声无臭之极端矣。先贤云:拳中若练到此时,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此之谓也。

图片

第一节 形意杂式捶束身式

预备。起点三体式。次往前进步,是鹞子束身形式,停住。

图片

第二节 杂式捶入林式

前进步是鹞子入林之式。左拳在前,右拳在头正额处稳住。

图片

第三节 杂式捶退步劈拳式

将右手从正额处捋下,至脐旁边停住。肘靠胁,左手同时抽回至左胁处,左足亦同时撤回至右腿后边。两腿足形式如劈拳形相同。此形亦谓之退步劈拳式。

图片

第四节 杂式捶退步劈拳式

先将左手钻至头左额角处,手张开,再往下捋,亦捋至左胁处,在脐左边停住,右足亦同时撤回至左足后边,仍与左式退步劈拳形式相同。左右共练四式,停住。

图片

第五节 杂式捶乌龙倒取水式

将右手从胁往下往后,如同画一圆形,从头正额处顺著身子往下落,至肚脐处靠住。左手同时从左胁处,于右手外边,手心向里往上钻,至正额处平著,相离正额二三寸许。再将右胳膊抬上去,手心向外,手背靠在正额处。左手顺著身子落下,手心向上靠住脐处,身子面向正停住。此式谓之乌龙倒取水。

图片

第六节 杂式捶单展翅式

将左足极力往后撤,至右足后边落下。右足随著亦往后撤,撤至左足处,右足后根紧对左足踝骨。右手与右足同时极力往下落至小腹处。肘与拳紧靠著胁腹,左拳仍在左胁不动。腰极力塌劲,右边小腹放在大腿上,身子亦不可太弯,往下看时,只要鼻子与足尖相齐为度。身子阴阳相合著,肩胯抽劲仍如前法。两眼跟著右手看,停住再往前看。此式谓之凤凰单展翅。

图片

第七节 杂式蛰龙出现式

再前进,先进右足,极力往前进步。左手与右足同时出去,左足亦随后跟步,如崩拳跟法相同。身式高低亦与崩拳式相同。停住再进,此式谓之蛰龙出现。

图片

第八节 杂式捶黑虎出洞式

步法、身法、出手与连环黑虎出洞式相同,稳住再进。

图片

第九节 杂式捶白鹤亮翅式

身法、手法、步法与连环白鹤亮翅式相同,稳住再进。

图片

第十节 杂式捶炮拳式

出手、身法与步法均与炮拳式相同,稳住再进。

图片

第十一节 杂式捶双展翅式

两手一齐落回在小腹处,右手卷拳,手心向上,落在左手心中。两肘紧靠胁,身子如同捆住一般。右足同时往回垫步。足尖仍向外斜著。两眼往前看。此式谓之凤凰双展翅。停住再进。

图片

第十二节 杂式捶入林式

出手、身法、步法仍与鹞子入林之式相同。稳住再退。

图片图片图片

第十三节 杂式捶退步劈拳,乌龙取水式

仍是倒劈拳回退,手法数目如前。退到头,亦仍是乌龙倒取水之式,不可久停,即进。

图片图片图片

第十四节 杂式捶燕子抄水式

将乌龙取水之式,右手过来。落下时紧接就是燕子抄水之式,停住。

图片

第十五节 杂式捶崩拳式

再进步为崩拳,手法、步法与连环第一式第一节相同。

图片

第十六节 杂式捶青龙出水式

再退步,出手、身法、步法与连环青龙出水式相同。

图片

第十七节 杂式捶黑虎出洞式

再进步,仍是黑虎出洞之式,稳住换式。

图片

第十八节 杂式捶白鹤亮翅式

再变式,仍是白鹤亮翅之式,稳住再进。

图片

第十九节 杂式捶炮拳式

再进,仍是炮拳之式,稳住再换。

图片

第二十节 杂式捶双展翅式

再换,仍是凤凰双展翅之式,稳住。

图片

第二十一节 杂式捶入林式

再进,仍是鹞子入林之式,稳住再退。

图片图片图片

第二十二节 杂式捶退步劈拳乌龙倒取水式

再回退,仍是退步劈拳,退到头,仍是乌龙倒取水之式,停住。

图片

第二十三节 杂式捶青龙探爪式

换式,右手从正额处五指张开,往前极力伸去,与眼相平著。两足不动,两肩平著鬆开抽劲。微停住式,再出左手。此式谓之青龙探爪。

图片

第二十四节 杂式捶鹰捉式

换式,将左手从心口处望著右手上边出去,右手抽回右胁。两足仍是原式不动。两手伸去抽回,与鹰捉相同,此式谓之鹰捉。

第二十五节 杂式捶裹手式

再换式,将左毛如连环包裹裹回(左手往里裹时,左足同时至右足踝骨处,足尖点地,足后跟欠起,注),右手仍在右胁不动,微停。此式谓之裹手。

图片

第二十六节 杂式捶推窗望月式

换式,将左手腕向外拧劲,斜著往外往上伸去,左足亦与左手同时出去。身式要往下缩力,又要矮,两腿与骑马裆相同。左肩里根极力鬆开抽劲,两眼看左手大、二指中间,右手仍在右胁下不动。此式谓之推窗望月,停住。

图片

第二十七节 杂式捶三盘落地式

换式,左手曲回落下,与大腿根相平,相离二三寸许,手腕极力往外扭劲,胳膊如半圆形。右手亦与左手同时落下,手腕向外扭劲,两手相同,两腿仍是骑马裆式不动,两眼往左往前看,两肩鬆开往外开劲,又往回抽劲,腰往下塌劲。此式谓之三盘落地。

图片

第二十八节 杂式捶懒龙卧道式

再进,先将左手向前极力撑著劲出去,与心口平。将手卷上拳,手腕朝里拧劲,手心向上。又将手如包裹劲,裹回手至心口处,胳膊紧靠胁。右手极力同时与左手裹回来时,从左手腕上边出去,手心向上。左手心翻向下,右足亦与右手同时出去,两腿与龙形步法相同。两眼顺著右手往前看,两肩极力往下垂劲,又往外开劲,微停。此式谓之懒龙卧道。

图片

第二十九节 杂式捶乌龙翻江式

再进步,先将左腿往前进步落下,与鹞子入林步法相同。左手于右手下边出去,右手拉回,可与左腿出去同时拉回,两手与横拳相同。两眼看前手,停住。此式谓之乌龙翻江。

图片

第三十节 杂式捶崩拳式

再进,先进右手,与崩拳相同,两足不动,停住。

图片

第三十一节 杂式捶龙虎相交式

再右足极力提起,往前蹬去,如画半圆形式,心口相平为度。左手与右足同时出去,与右足相齐。此式谓之龙虎相交,停住。

图片

第三十二节 杂式捶出洞式

再进,将右足落在前边,右手出去,左手拉回,仍与黑虎出洞之式相同。停住。

图片

第三十三节 杂式捶亮翅式

再换,仍是白鹤亮翅之式,停住。

图片

第三十四节 杂式捶炮拳式

再换式,仍是炮拳之式,微停。

图片

第三十五节 杂式捶双展翅式

再换式,仍是凤凰双展翅之式,停住。

图片

第三十六节 杂式捶入林式

再进,仍是鹞子入林之式,停住。亦谓之顺步炮拳。

图片图片图片

第三十七节 杂式捶倒取水式

再后退,仍是倒劈拳,到原起处,仍是乌龙倒取水式,停住。

图片

第三十八节 杂式捶单展翅式

再退,仍是凤凰单展翅之式,停住。

图片

第三十九节 杂式蛰龙出现式

再进步,仍是蛰龙出现之式。

图片

第四十节 杂式捶出洞式

再进,仍是黑虎出洞之式,停住。

图片

第四十一节 杂式捶风摆荷叶式

再将两手一齐从前下落,顺著左由下向上如画一圆形,从后边回来。再从目前,往右前双手推去,两手掌皆立著,与肩相齐。右手极力伸直,左手在右肩处。右足随著两手往回迈步,两腿形与青龙出水剪子股式相同。两手向后推,两眼亦顺著两手向后看。两肩仍如前抽劲,微停。此式谓之风摆荷叶。

第四十二节 杂式捶指路式

再进,将左拳从右肩处往前往左伸去,如崩拳手相同,右手亦随著向下曲回在右胁处。左足与左手同时出去,如崩拳步法,惟后足不跟步。

第四十三节 杂式捶出洞式

再进步,仍是黑虎出洞之式,不可停即回。

第四十四节 杂式捶回身收式

回身式,仍是鹞子翻身之式,停住。立正休息。

安身炮者,譬如天地之化育,万物各得其所也。在腹内气之体言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外之用言之。可以不见而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夫人诚有是气,至圣之德,至诚之道,亦可以知,亦可以为矣。在拳中即为大德小德。大德者,内外合一之劲,其出无穷。小德者,如拳中之变化生生不已也,譬如溥博源泉而时出之。如此形意拳之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至矣。学者知此,则形意拳中之内劲,即天地之理也,又人之性也,亦道家之金丹也。劲也,理也,性也,金丹也,形名虽异,其理则一。其劲能与诸家道理合一,亦可以同登圣域,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学者胡不勉力而行之哉。

图片图片

第一节 安身炮

甲乙二人对舞(甲上手,乙下手。甲起点三体式,乙起点三体式)。

甲先将左手向外拍出乙之左手,即速出右手,进步打崩拳。乙即速先向后撤右足,左足提起,紧靠右腿。再将左手将甲之右手向外推去,即速进步还打崩拳。

图片图片

第二节 安身炮

甲即将右手向后拉乙之右手,左手与右手同时向乙之面劈去,两足不动。

乙即将右手抽回抬起,左手与右手同时即向甲之心口打去,如鹞予入林之式。甲再先将左足垫横,右足进至乙之左足外边,左手曲回,即搂乙之左手向后拉。右手亦同时向乙之面劈去,如劈拳。

图片图片

第三节 安身炮

乙即将左足垫横,急进右足,速将左手抽回抬起,右手同时向著甲之左面劈去。

甲即将右手向里裹劲,手心向上,左手腕向外扭劲。离面一二寸手心向下。两手一齐向著乙之右胳膊截去,谓之双截手,右足同时向前迈步。

图片

第四节 安身炮

乙即速左手向著甲之面劈去,右手拉回在心口右边。

甲即换右双截手,与左边相同,随后用右手从自己左手下边出去,向著乙之心口打去,两足仍不劲。

图片图片图片

第五节 安身炮

乙将左足向后撤,右足提起,先将右手托著甲之右手,向后引进落空,随后再将左手,从甲之手腕底下伸去向后拉,又向后拨,即速将右手向著甲之心口打去。右足亦随著落下,连拉带拨带打,一、二三合成一气不可间断。

甲即向下坐腰,右手在乙之右手上边如同捯物往回捯,左手向自己右手前头亦如右手捯法相同。随后即将右手向著乙之面抓去,连捯带抓一、二、三亦成一气不可间断。

图片图片

第六节 安身炮

乙即速曲回右手,再即向著甲之右手钻去,左手拉至心口处,身式要矮。

甲即速用左胳膊将乙之右胳膊挑起,右手抽回,再向著乙之心口打去。左足与右手同时进步,手足与炮拳式相同。

图片图片

第七节 安身炮

乙即速退步劈拳,用左手将甲之右手扣住,右手抽回在心口处,手心向下。

甲即用左手将乙之左手搂开,右手向著乙之左面,用手背打去,右足与右手同时进步。

图片图片

第八节 安身炮

乙即退右足,左足随著退,谓之后代后,左手抽回,再即速钻出,手足要同时动作。

甲即速进右足,跟左足,将左手拍出乙之左手。右手从乙之胳膊下边,向著乙之左面劈去,谓之偷打。

图片图片

第九节 安身炮

乙即进右足,向著甲之两腿当中落下,右手先将甲之右手向外拍出,左手再向自己之手前头伸,又向外拨甲之右胳膊,右足进半步,同时用右手背打甲之右面反嘴巴。

甲即将右手曲回,向著乙之右胳膊外边钻出,右足即速往后撤,右手再向同拉乙之右胳膊,左手与足同时,再向著乙之右面劈去。

图片图片

第十节 安身炮

乙先往后撤左足,用右手将甲之左手挂回,右足与右手同时提起。用左手将甲之胳膊往下把,右手再往甲之头上抓去。

甲即将左胳膊曲回,向著乙之右手里边钻去。随后将右胳膊如蛇形,向著乙之裆内撩去,右足与右手同时进步。

图片

第十一节 安身炮

乙即往后撤右足,再用右手将甲之右手,顺著往后捋下,左手即速向著甲之脖项伸去,与右手同时向后按著劲拉。

甲即将右手曲回,往外挂乙之左手,左手再向著乙之右颊劈去。两足不动。

图片图片

第十二节 安身炮

乙即将左胳膊抽回在胁,右手即速向著甲之左手里边钻去,两足不动。

甲即抽回左手在胁,右手即向著乙之左颊劈去,两足不动。

图片图片

第十三节 安身炮

乙即将右手向著甲之右手拍去,左手随后向著甲之右胁打去,身子即换骑马式。

甲即坐腰,两足仍不动,随即两手用猴形捯绳式一、二、三用右手抓去。

图片图片

第十四节 安身炮

乙即退左足,右手速用钻掌向甲右手外边钻去,左手在左胁。

甲即用左手向乙之右手里往外拨出,用胳膊挟住,再速用右手向著乙左边脖项切去,左腿与手同时进步,落至乙之右腿外边,攥住乙。

图片图片

第十五节 安身炮

乙却用双截手,将甲之右手截开,两足不动。

甲即将右手抽回,随后用左手向著乙之右颊劈去,两足仍不动。

图片

第十六节 安身炮

乙仍用双截手,随后再用右手偷打甲之左胁。

甲即向后坐身,两足不动,左手将乙之右胳膊,顺著往后捋,谓之顺手牵羊式。

图片图片

第十七节 安身炮

甲先不起身,即用右足向著乙之右腿踢去,右手向著乙之右胳膊捯去,如捯绳一、二、三相似。惟右足不等落地即提起,左足与右手同时起落,如同狸猫上树之式。

乙先提起右腿,再往后退步落下,右手即即曲回,再向著甲之右手外边钻去,左手在心口处。

图片

第十八节 安身炮

甲即用左手挑起乙之右胳膊,右手抽回,向著乙之左颊劈去,两足仍不动。

乙即速抽回右手,在右胁处,左手即向甲右肩抓去,谓之鹞子抓肩式。

图片

第十九节 安身炮

甲先用右手,向著乙之左手腕往外搂,左手紧跟向著乙之左手腕上边往外推,右手随后向著乙之左颊劈去,亦是一、二、三之理,两足不动。

乙即将左胳膊曲回,再向著甲之右手里边钻去,随后往回挂。右手即向著甲之左颊劈去,两足仍不动。

图片

第二十节 安身炮

甲即用双截手,截去乙之右手,两足不动。乙即将右手抽回,再用左手向著甲之左颊劈去,两足仍不动。

图片图片

第二十一节 安身炮

甲即再用双截手,截去乙之左手,即再用右手偷打,仍如前双截手偷打相同。此右手偷打出去,如起点时乙之起手打崩拳第一手相同。

图片

第二十二节 安身炮

乙再退右足,提左足,用左手将甲之右手向外推,右手即速用崩拳,向著甲之腹打去。此为甲之起点第一手,还打乙之第一手相同。再往回打,仍是乙为甲之已来之式,甲为乙之已来之式,循还往来不穷。若欲休息,仍还于原起点处停住,自便休息。

——————————

昔日少年武为尊,而今邻里少传人。冷落多见练武场,人少并非学子贫。

有人甘学跆拳道,喜将韩装着于身。我辈武友勤奋起,弘传国粹万年春。

谢谢各位师兄关注,我们会一直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