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表药: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山水书阁 2022-10-29 发布于四川

名称:白芷

类别:解表药

拼音:BAI ZHI

拉丁: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别名:香白芷、川白芷、杭白芷、禹白芷

药用部位:根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命白茝(音柴)。

白芷

产地:四川、浙江、河南

采收加工: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炮制:切片生用。

白芷图片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又含比克一白芷素、新比克一、白芷醚及白芷毒素等。

药理作用:解表、祛风、止痛。

1、镇痛。

2、兴奋中枢。动物实验证明,少量白芷毒素可兴奋延脑的呼吸中枢,血管舒缩中枢,故可见呼吸增强,血压上升。可作为延脑兴奋药,对毒蛇咬伤后由于蛇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有治疗作用。前人对本品兴奋中枢的作用也有一定认识,认为“其气芳香,能通九窍”;

3、抗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又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且对人形结核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中药白芷

性味归经:温;辛;归胃、大肠、肺经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禁忌:气虚血热、阴虚阳亢者禁服。

临床应用:

1、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前额部痛用之尤好,配羌活防风同用,能加强效果。妇女胎前产后的感冒头痛用之亦佳,可配川芎

2、用于治疗由风热引起的眉棱骨痛和压痛(即眼角和眼眶上的骨痛,常由感冒、上呼吸道炎引起),配黄芩

3、用于治疗由鼻渊(鼻窦炎)引起的头胀痛,作为辅助药,配辛夷苍耳子等同用。

4、用于治疗毒蛇(如金环蛇等含神经毒的毒蛇)咬伤,在中草药蛇药方剂内往往加有白芷,可能是取其兴奋中枢作用。

此外,还用于治疗牙痛(由烽火引起的牙痛,配石膏清热药)。的肿痛(配蒲公英银花等清热解毒药),取其有镇痛作用,抑菌方面可能也其作用。头部挫伤或脑震荡后的跌打肿痛,用白芷缓解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一般认为白芷性燥烈,发散较甚,因此,血虚所致的头痛不宜应用。

解表药:白芷

处方举例:

驱风上清散(《审视瑶函》):黄芩6g、白芷4.5g、羌活3g、防风3g、柴胡3g、川芎3.6g、荆芥2.4g、甘草1.5g,共研细末,每服12g,水煎,食后服,治风热所致眉棱骨痛。

(来源:中华秘方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