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物&光电:玫瑰痤疮到底该怎么治?

 新用户0753Ruur 2022-10-30 发布于陕西

玫瑰痤疮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面部皮肤病,表现为面中央隆凸部为主的阵发性潮红、持久性红斑及面颊、口周或鼻部毛细血管扩张、丘疹或丘脓疱疹,伴或不伴眼部症状以及主观症状如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晚期可出现皮肤增生如鼻赘等。

图片

现以2017版为国际通用标准。2017 版诊断标准提出,面中部可能周期性加重的持续性红斑及增生肥大改变为玫瑰痤疮的2个诊断性特征,符合1条及以上,就可以诊断玫瑰痤疮;阵发性潮红、丘疹和/或脓疱、毛细血管扩张和部分眼部表现(睑缘毛细血管扩张、睑缘炎、角膜炎、结膜炎和角膜巩膜炎等)为玫瑰痤疮的主要特征,2 条及以上的主要特征可提示玫瑰痤疮诊断。

玫瑰痤疮与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症状相似,患者往往深受持续性红斑的困扰,甚至在此基础上反复出现小丘疹、脓疱和瘙痒,还因为皮肤的高敏感状态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反复出现潮红、干燥、灼热感及刺痛感,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甚至影响睡眠。

玫瑰痤疮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相关机制:

1、遗传。

2、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外界各种物理或化学因素可直接刺激感觉神经元,促进其释放神经肽;还可通过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TRVP)促进神经肽的释放。这些神经肽包括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等,不仅可引起神经源性炎症,还可诱发脉管舒缩调节紊乱,从而引起潮红、红斑等症状。

3、天然免疫功能异常:玫瑰痤疮皮损中,多种天然免疫相关分子和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各种外界因素如紫外线、病原生物定植或感染等可可以加重炎症反应和诱导血管生成,是导致玫瑰痤疮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4、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有研究表明,玫瑰痤疮患者面颊部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下降,多数患者皮脂含量减少,经皮水分丢失增加;皮损处乳酸刺激反应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提示皮肤敏感性增高。玫瑰痤疮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多源于疾病本身的炎症损害以及环境因素、不恰当的外用药物、护肤品或光电治疗等的影响。

5、微生态紊乱:大量毛囊蠕形螨可通过天然或获得性免疫加重炎症过程,特别在丘疹、脓疱及肉芽肿为主要表现的玫瑰痤疮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药物治疗现状

对于玫瑰痤疮患者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或减轻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图片

1、对于阵发性潮红:暂时性红斑的处理,α受体激动剂溴莫尼定在国内外指南中均为首选外用药物,同时可通过收缩血管周围平滑肌而达到收缩血管的作用,并有一定抗炎作用,2017年美国FDA批准1%盐酸羟甲唑啉乳膏用于成人玫瑰痤疮持续性红斑的治疗。外用甲硝唑对红斑也有一定效果。争议较大的药物是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有部分报道其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中的疗效,在2016中国共识中推荐其应用,但因其激活TRVP,与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相近,故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在国外一些指南未推荐该类药物,在2021中国指南中也删除了其推荐。

图片

2、系统用药方面国内外指南建议可系统口服B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卡维地洛兼有α1受体阻滞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作用,可作用于心肌β1⁃肾上腺素受体而减慢心率,减缓患者的紧张情绪,主要用于难治性阵发性潮红和持续性红斑明显的患者。其他如羟氯喹及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也被使用于红斑的治疗,对于 8 岁以下及四环素类抗生素不耐受或者有用药禁忌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对于长期精神紧张、焦虑过度的患者,有报道抗抑郁药米氮平和帕罗西汀等均可试用。

图片

3. 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国内外推荐的外用药为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甲硝唑、壬二酸和伊维菌素。系统用药方面,抗生素、甲硝唑、异维A酸、羟氯喹等药物对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有明确疗效。

图片

4. 对于肥大增生型玫瑰痤疮患者除系统用异维A酸外无其他推荐药物。

上述治疗中,长期过度使用抗生素存有菌群失调的风险,而异维 A 酸的副反应包括对肝肾功能及生育系统的影响也限制其临床应用;大部分口服药物治疗虽然能减轻症状,但是起效慢,且对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善没有作用;外用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以控制炎症,短时间内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但是长时间使用仍然不利于皮肤屏障功能完整性;且药物起效较慢,大部分患者用药不规律,服药、涂药达不到起效量。要达到一肯定、持久的疗程,需配合适当的光电治疗。

常用的治疗和改善玫瑰痤疮皮肤的光电设备如下:

1、强脉冲光(intense pluse light,IPL):靶目标为血红蛋白、皮脂腺等,可减少毛细血管扩张或增生,能够抑制皮脂分泌、抗炎、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部分设备配有Acne滤片及双波红光滤片,能够加强抗炎、抑制皮脂腺功能及封闭血管的作用。可有效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

2、脉 冲 染 料 激 光(pulesed dye laser,PDL,585 nm/595 nm):常用波长 为 585 nm 和 595 nm,其波长因正好位于血红蛋白吸收最高峰值附近,PDL 可被皮肤大量吸收,因此 可更有针对性地凝固皮肤微小血管,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目前也有双波长PDL应用的报道,可有效改善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

3、CO2激光或铒激光:靶目标为水,通过气化剥脱作用去除皮肤增生组织,软化瘢痕组织,适合轻中度增生肥大表现的患者。

4、1064 nm Nd:YAG 激光:以色素、血红蛋白和水为主要靶组织,作用靶位较深,对丘疹脓疱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发光二极管光源(light-emitting diode, LED)靶目标为原卟啉Ⅸ、血红蛋白等。红光对炎症性丘疹脓疱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黄光可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LED光作用温和,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玫瑰痤疮,尤其是炎症明显的玫瑰痤疮,可有效缓解患者皮肤不适。

6、射频(radio frequency):射频修复治疗仪通过涡流电场的物理特性,利用热能的抗炎、真皮重建、抗微生物等作用治疗玫瑰痤疮。中国指南推荐可用于红斑型玫瑰痤疮,但射频可能加重皮肤肿胀,故肿胀患者应避免应用。

7、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通过光源与光敏剂相互作用释放氧自由基,从而作用于皮肤组织,尤其是毛囊皮脂腺单位,可试用于其他疗效不佳的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

根据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我们可以正确选择光电治疗项目,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玫瑰痤疮的光电治疗可根据临床类型选择相应的技术:

1、对于炎症明显的玫瑰痤疮需舒缓、温和、抑制炎症为主,选择红蓝光治疗或强脉冲光治疗。

图片

2、对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的玫瑰痤疮,需通过封闭和破坏增生的毛细血管并消除症状,有效改善潮红和灼热感受。对于轻度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可选用强脉冲光,文献报道对于顽固性毛细血管扩张脉冲染料激光效果更明显。

3、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主要以抗炎为主,可选择红蓝光治疗,红光对炎症性丘疹脓疱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蓝光可通过对原卟啉Ⅸ的作用抗炎,同时抑制螨虫生长。强脉冲光也是很好的选择。反应不佳的病例可使用射频治疗。

图片

4、涉及增生的鼻赘期玫瑰痤疮,主要应处理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问题,可以通过抑制、破坏和去除增生组织实现组织损伤的重建,采用点阵激光、手术磨削等方式加以改善。

综上所述,玫瑰痤疮是一个多因素诱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需要长期管理,在基础皮肤护理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适当的光电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体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