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勿忘3件事:祛湿、养阴、和补气!

 新用户80382369 2022-10-31 发布于广东
中医讲,湿是夏季的主气,燥是秋季的主气。

最近的天气有点干燥,不少家人们有这样的疑问:“秋季天气干燥,是不是就不需要祛湿了?”

答案是否定的,秋季需要祛湿,严格来说,一年四季都需要祛湿

图片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黄帝内经》有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意思是说,如果秋天受到湿邪的侵袭,到了冬天就会发生咳嗽。这其实就是中医“未病先防”理念的一种体现。

而且,秋天不祛湿,如果冬天一进补,滋补的津液容易被湿气同化,不仅达不到补养身体的作用,反而还会助长湿气

有些人可能就有疑问了,秋季不是燥邪当令嘛,怎么还会有湿呢

虽说秋季是燥邪当令,但这段时间承接着暑天的降雨,秋分前降雨都比较多,湿气较重

加上经过一个夏天的闷热潮湿,身体内积聚了很多湿气、热毒而过多的湿气在体内聚集,则最终成为“湿邪”

事实上,相较于外界的湿气,内生的湿气更容易被人忽略,由于季节转变,贪凉的生活习惯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内湿就会悄然而生

如果经常会觉得浑身软绵绵,没胃口,身体重,关节酸疼,脸上的痘痘迁延不愈,便便粘腻不爽,这都是湿气惹的祸。

图片

说到祛湿,一般人会想到吃薏米,其实在秋天,大自然馈赠给我们了一种更好的食材!

那就是有“水中人参”之称的「芡实」,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

芡实,滋味甘淡。中医讲淡能利水,可以把多余的湿气排出;同时又可收涩,更好地把补进身体的津液和精气收纳到肾里

所以说,吃芡实,等于把全身的湿气,换成了滋养的精气

   / 莲子薏仁鸡头米糖水

食材:薏苡仁15克,莲子15克,芡实15克。

做法

1. 莲子、薏仁、芡实洗净,分别泡水30分钟。

2. 食材放进锅中,加500ml水,中火慢煮35分钟。

3. 盛入碗里,加入一小勺糖桂花,就可以吃了。

功效:《纲目》记载,莲子有固精气的作用,与芡实的搭配,增加了整碗汤收敛的功效,让身体只排出废水,留下滋润。

:脾胃虚寒的人,建议把薏米炒过之后再煮,更能够温宜脾胃。

图片

这里再给大家推荐3个祛湿大穴,更是随时随地就能用的祛湿法宝,特别适合不方便烹煮,脾胃寒凉,以及懒人。

承山穴

寻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用力踮起脚尖时,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

通过按揉承山穴能够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帮助人体排出湿气

按揉方法:承山穴按上去会非常的酸痛,如果手法重了,人会受不了,所以,揉按承山的时候,我们开始只能轻轻地按,轻轻地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

阴陵泉穴

寻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

经常按揉阴陵泉穴可健脾化湿,解决体内有“湿”或者水肿的问题

足三里穴

寻穴位于小腿,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经常按揉,可调理脾胃,疏风化湿,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想要学习【阴陵泉穴,足三里穴】的寻穴方法,按揉方式,添加下方养生助理微信哦图片图片

“三分治,七分养”,想要了解更多穴位按揉、食疗方法、健身功法等养生知识;

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家人们,添加下方养生助理好友,入群学习哦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添加好友)

已在“【甘草慧养】健康群”

的家人们无需重复进群

另外,“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饮食是感受湿邪最直接的途径,肥甘厚腻之品困脾胃,容易产生内湿之邪,出现脘腹部胀满,甚至郁而化热。

所以,大家在饮食上要多多留意,以清淡为宜。

图片

滋阴润燥,温养驱寒

秋天气候干燥,如果祛湿的力度过猛,反而会使身体出现“缺水”的情况,所以在这时候祛湿,我们还要注意滋阴润燥

特别是秋分过后,燥气更盛,易伤津液,容易口干舌燥、咽喉疼痛、毛发干枯、大便干结等,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就重视起来。

此时,可选择吃一些多汁、甘味、酸味的食物。其中甘味食物性质滋润,具有缓急、和中、补益的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

而且酸性食物和甘性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产生「酸甘化阴」的作用,起到滋养津液、生津止渴的作用,比如酸梅汤等。

另外,还可多吃一些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柚子、蜂蜜、雪梨等食物,以缓解秋燥症状。

今天为大家推荐这款「百合鸭」,我们在养阴的鸭肉中,再加入了百合、陈皮、蜂蜜、菊花食材来调制,以加强滋阴的效果

   / 百合鸭

食材:鸭肉500克、百合10克、陈皮6克、蜂蜜15克、黄菊花3克,1片姜。

做法:除开蜂蜜外,所有食材入锅炖煮,大火烧开改小火炖至鸭肉熟烂,加适量盐调味即可,待汤晾温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图片

百合是很适合秋天的一种食物,它味道甘甜,而甘味入脾,在滋阴的同时还能补益脾胃,只润该润的地方,是容易生湿,但又想润燥的朋友首选的食物~

说到养阴,有些人又要问了:“既然秋天要养阴,那是不是不能用艾灸补阳了?”

这里要告诉大家,其实人体最重要的是阴阳平衡,如果你本来就阳气不足,到了秋冬还只是一味地养阴,只会造成阴阳失衡,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

而阳气不足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一年四季空调吹不停、无节制地大饮大食、喝冷饮、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多虑多思、工作压力大……每一件都在消耗大量的阳气!

再加上,秋天天气变化多样,寒热交杂,早晚温差大;皮肤腠理开合,易受寒凉,此时若人体阳气不足,很容易受天气刺激而出现各种不适。

此时我们就要通过艾灸来培元固本、温养驱寒,从而调气回阳,使阳气充足

图片

给大家推荐3个适合在秋季艾灸的穴位

关元穴

寻穴:在脐下3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

艾灸此穴,具有调和气血、培元固本、增强肾中精气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命门穴

寻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

艾灸命门穴,具有强健腰膝、温肾益阳、固摄肾气、调节机体活力

太白穴

寻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艾灸此穴以清热祛湿、健运脾胃,起到保健防病的效果。

“三分治,七分养”,想要了解更多穴位按揉、食疗方法、健身功法等养生知识;

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家人们,可以扫码入群学习哦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添加好友)

已在“【甘草慧养】健康群”

的家人们无需重复进群

此外,民间素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入秋后的作息应逐步调整为“早睡早起”的状态。

早起可吸收自然界晨露滋养之润(在空气质量适宜时),利于人体适应入秋后的“燥气”;早睡则可滋养人体阴精,对补阴有莫大的益处

图片

好好补气,提升免疫

经过一个夏季,我们身体里的“气”会被耗损不少,古人说的“一夏无病三分虚”,其中以「气虚」是最突出的。

气在身体里面是负责防御(免疫力)和供能的。一旦身体里面气处于亏损状态,人体防御能力减弱时就会出现鼻部过敏、容易感冒;当气虚影响到胃肠消化功能,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大便稀溏

因此,秋季想要提高免疫力,防止气虚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补气。

说到“补气”,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人参之类名贵补品。

其实不然,秋季补气「黄芪」就足够了,可提高呼吸系统免疫能力,还可以用于治疗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

一般来说,经常有心慌气短、神疲乏力、懒言少语这类症状的人,都可以考虑用一点黄芪。

黄芪的吃法多样,可以泡水、煲汤煮粥、也可在做饭时加入少许黄芪,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到黄芪的茶饮。

   / 黄芪大枣茶

黄芪60克,大枣30克,加水浸1小时后,煎煮30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大枣可嚼食。

本茶饮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养血作用,虚劳不足、面色无华、头晕眼花、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动辄汗出者可代茶饮用。

图片

平时虚不受补、容易上火的朋友,如果担心用黄芪会容易上火,可以改用「五指毛桃」来补气。

五指毛桃性平、微温,味甘,归脾经,能健脾补肺,行气利湿,具有补气的作用,其效果不亚于黄芪。

   / 五指毛桃瘦肉汤

食材:五指毛桃15克,瘦肉50克,蜜枣1枚

做法:瘦肉切块,焯水;五指毛桃、蜜枣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30-40分钟;加入适量盐调味,晾温饮用。

接下来,气候会越来越干燥,燥邪伤肺,肺司呼吸,我们会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复发等病症。

因此我们一定要抓紧时机,滋阴润燥,温补阳气,提高免疫力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深秋,以及冬天里,平安无事

图片

顺时生活健康营

甘草慧养,顺应四时

《黄帝内经》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顺应四时变化,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不过于操劳,就能够形神俱旺,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

那么不同的时节,怎样养生才是正确的呢?

甘草医生联合专业中医师,根据24节气不同气候、天时的变化,制定了一份顺时养生方案,并且免费在公益社群内进行分享

★ 顺时调养:养生要点每日更新
★ 强身健体:学习各类养生功法
★ 循经按摩:中医师手把手教学
★ 专业靠谱:内容经中医师审核

“三分治,七分养”,想要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者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家人们,可以扫码入群学习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